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項目概念草圖

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位處深圳寶安區文化核心區域、中心區的中央綠軸上,南面向海濱開放。與深圳市中心的都市繁華相比較,寶安海濱區展示了休閒、與生態融合的都市田園景象。寶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亦是打造優秀文化設施的條件。

三座公共文化建築由許李嚴建築師設計團隊設計,許李嚴建築師設計團隊設計過眾多有名的建築,如廣州的廣東省博物館、香港政府總部。寶安三座公共文化建築分別座落於三個獨立地塊上,建築形態以最簡樸的長方體出發,再根據三座建築不同的功能空間要求及與景觀的關係,塑造出具有獨立個性但理念統一的形體。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項目概念草圖


設計概念

方案塑造寶安海濱的流動風景;牽引中央綠軸的人文氣息;融合水景林萌的自然生態。建築造型中的波浪起伏與幾何直線有機地融為一體,融匯了傳統書法柔中帶剛的筆意。建築群本身就是陳列於寶安中心區的藝術品,連貫成中央綠軸的獨特風景、承載文化生活的空間。

流動的意象:以自然流動的意象,象徵著文化與智能不斷交流與累積的過程,表達了恆久不息的生命力,與未來寶安中心區生氣勃勃的人文景緻互相呼應。

水與石的景緻:項目座落於大海與陸地的交匯處,故取形自水流沖蝕石塊的形象,轉化出海與陸地和諧相生的景緻。海與岸、水與建築,不再是彼此疏離的空間。曲線起伏的建築形態反映著水流沖洗的力量與動感。三組建築的造型一脈相承,混然一體而又呈現獨特的個性,仿如變化萬千的天然石景。

傳統的禪意:水與石,蘊含傳統哲學與藝術中虛實共生的禪意,隱現中國園林石景中“漏、皺、透”的韻味。

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旨在加強三座建築的聯繫,使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一氣呵成,成為寶安區人民文化活動的中心、中央綠軸臨海有力的亮點。建築佈局亦配合規劃中的海濱廣場發展,倚地塊西面而建,確保城市綠軸的開敞性。建築與綠化環境互相輝映,繼承寶安片區綠色生態的開發理念。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功能/ 城市設計功能結構

三座建築以文化平臺相連,構成一條明亮的文化建築軸線。這些可合併的文化平臺增加了建築群的彈性和前瞻性,旨在使該文化區域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空間。

除主軸線以外,演藝中心與東側的慶典廣場延伸成另一演藝焦點,打破了戶內與戶外表演空間的隔膜,促進城市空間的流動性。

位於地塊東部的海濱廣場則提供了戶外休閒活動的場所。廣場以水文景觀及書城地景為背景,營造一條柔性的生態軸線,與文化建築軸線相輔相成。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項目地圖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項目地圖


圖書館

圖書館位於建築群的最北端,整體造型如長方體石塊。體塊縱向呈現出細長的裂縫,形成建築的室內中庭。共享的室內中庭成為整座建築的中軸,並巧妙地劃分了東西兩翼的不同功能。

東翼為圖書館,開闊的閱讀區連接著各種輔助設施。它面向東面的生態公園,使廣闊的水景及綠化盡收眼簾;同時天然光線得以充分利用,使閱讀倍加舒適。西翼由展覽館及博物館設施、展示場館組成,其空間強調連貫性與流暢性,充裕的層高給予該區域恰當的尺度。

首層中庭大堂結合了公共設施、茶座等功能,其南面延伸至室外的文化平臺,產生互動的生活空間。中庭高二十多米,垂直貫通整座建築,並從天窗引入天然光線,在兩端透過玻璃與室外景色融為一體。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位於建築群中間,分為青少年宮及文化藝術中心兩個功能,因此建築造型如分裂成兩半的長方體石塊。體塊向東張開了一個缺口,橫向分割出南、北兩座獨立的建築實體,卻依然緊緊圍合,形態完整。兩座建築以樓層劃分不同功能,佈局清晰,通過平臺展廊連接各區域。其中,青少年宮由二層的多功能演藝廳及分佈在各層的不同活動室組成;文化藝術中心則以各類音樂、藝術培訓及體驗功能為主,在二層設置小型演奏廳。

建築首層以開放的展示空間為主,與中央的戶外廣場並列;辦公與輔助功能則集中於地下一層。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青少年宮的陽光中庭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夢劇場

中央的戶外廣場是兩座建築的焦點所在。虛空間向開放的室內展示空間伸延,強化了室內外空間的聯繫。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演藝中心


造型概念

演藝中心貫徹流動形態的整體概念,於南端臨海處如石壁般驟然上升,以昂然的姿態作為三座建築的總結。

室內設計延續了“水流蝕石”的建築概念,從建築體量中提煉空間形態。在石與水的對比中,通過實與虛、剛與柔、靜與動等矛盾的屬性,提煉出體量與空間、力量與韻律、穩定與變化等元素。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演藝中心鳥瞰效果圖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功能佈局/ 內、外部空間環境關係

建築以南北向的半室外長廊分為東、西兩個功能部分。西邊的主樓為演出部分,包含1500座的大劇場和600座的多功能劇場。

建築主入口中庭位於東北端,樓高四層的中庭分隔南北兩個表演場區。大劇場設於南側,其塔臺為三座建築物外形的高潮所在;北面側是多功能劇場。各表演廳的前廳均與中庭相連,而後臺及技術配套則設於建築的南端和西端,務求將觀眾席與後勤功能分隔。辦公室和行政區位於西側三四層。售票窗則設於首層入口中庭旁。

東面的副樓為配套部分,主要分為三個功能:商業配套;劇務用房,藝術培訓教室、琴房等;舞蹈和聲樂排練廳的入口大廳。

大劇場配套的舞蹈和聲樂排練廳設於臺塔上方。入口設置在福樓東南處,連接大劇場後臺區域,方便演員排練進出。同時設置獨立出入口,需要時可單獨對外開放。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演藝中心夜景效果圖


空間分析

主樓演出部分為整座建築的主體,東面的副樓部分與主體部分平面呈十五度角。兩者之間以室外露天劇場過渡,在演藝中心入口前提供聚集活動場所,同時帶領人們通向海濱。

主樓內開放的前廳與連貫的中庭組成一體化的共公空間,入口大廳與各個表演廳的前廳在水平上分隔,但在空間和視線上又連成一體,互相滲透,將內向的表演空間與戶外公共空間連繫起來。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作品:

廣東省博物館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香港政府總部大樓

寶安區中央綠軸總體規劃及公共建築-圖書館、青少年宮及演藝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