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我們養孩子,最頭疼的是什麼?當然是孩子不聽話啦!每當這個時候,老母親們都很撕裂,有沒有?

有的想要成魔的,恨不得揍掉這小子三層皮。有的想要成佛的,恨不得拋去這無盡煩惱出家算啦。還有的想要成仙的,請默唸"權當我在下凡歷劫,這些劫難我都得忍"。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是什麼帶來這些磨難的?是什麼讓孩子這麼不聽話的?就是這些要成魔、成佛、成仙的老母親自己。

What?!

沒錯噢,真的是我們自己。

人往往是有多重需求的,面對這些需求,孩子也想要聽從自己的心,做出自己的選擇。

本來呢,如果我們不干涉,孩子做出的選擇可能恰好是我們想要的。但是我們急急出手,讓這小魔頭聽話,按照我們的選擇來,他那麼沒被滿足的那些怎麼辦?他當然不幹啊!

(一)

有次我出去遛彎碰到一個媽媽,她跟我訴苦,"孩子都要上幼兒園大班了,出去玩還總要我關注她,不讓我跟別人說話。我以前一直忍著,那天實在忍不住了,我就狠狠的訓斥她。"

"我已經跟她講過很多遍了,'媽媽也要和朋友說話的,這時候你不要打擾我',她怎麼就不懂呢?!"

我跟這個媽媽這麼說的。

你看啊,你的小仙童仙途漫漫,她現在需要兩個法寶,一個叫做"媽媽關注我",一個叫做"媽媽帶我出去玩"。

你呢,現在下凡歷劫法力不夠,你就跟她說清楚。

"媽媽願意滿足你這兩個願望,可是如果遇到我的朋友了,我想跟她聊天,而且我不想被打斷。要不然我的面子就咔嚓碎了一地。沒面子的時候我的心情很差,我就不想出去玩了。"

"你更想要哪種情況?要是特別想要媽媽關注你呢,我們可以在家玩。要是還想出來玩呢,我遇到朋友聊天的時候就暫時關注不了你。"

孩子眨了眨眼說,"媽媽,你要聊多久?我忍不住了怎麼辦?"

我說,"你忍不住了可以拉拉媽媽的衣服,這樣媽媽可以主動中斷一下聊天,來看看你,好嗎?"孩子同意了。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我跟媽媽說,你看,孩子要兩個東西,你講清楚了讓孩子選擇,孩子知道自己更需要什麼。如果你們倆就只在"應不應該關注她,應不應該打斷你"這一件事上說,那隻能槓上了。

當媽媽只是提媽媽的期望和要求,"你不要打斷我",這樣的溝通相當於替孩子做出選擇,"你別要我的關注,你這個需求我不能滿足"。

這時候,孩子就強烈的感受到,我的這個想法不能被滿足,我只能被迫接受,可是我不想接受。對抗的局面就很容易形成了。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要聽從自己的心。

(二)

有一天,我帶孩子出去了半天,很晚才回到家。他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雖然出去玩也很開心,但是孩子喜歡的節目還沒有看呢。

可是真的很晚了。我提醒他,"做作業的時間到了"。

孩子明顯還不想走,他才看了一小會兒。

時間更晚了,我也有一顆老母親的心,想催促他趕緊寫完作業去睡覺啊。可是,我又不得不提醒自己,這樣做只是適得其反。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孩子當下有兩個矛盾的需求。一個是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放鬆自己和享受生活,另一個是完成今天的作業,滿足父母和老師的期待。

如果我頻繁催促他去寫作業,那麼"電視沒看成"的不滿足感就會被放大,反而拽著孩子更難離開。

這時候,我說,"很晚了,我想去洗漱睡覺了。你要一起來嗎?"

孩子想了幾秒,說,"不,我要去寫作業。"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我們不替孩子選擇,其實孩子會選出最適合自己的。

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與孩子自己的選擇,往往是一致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相信這人性中向好的天性呢?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所以,怎麼做呢?是要反其道而行嗎?我們想要孩子趕緊寫作業,就勸他"咱們趕緊睡覺吧",是這樣?

別逗了!這麼初級的障眼法術,很容易失靈的。

我們只是幫助孩子去看清楚,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都有哪些選擇,寶貝,你想怎麼做?

就拿寫作業的事來說吧。他如果選擇了我們想要的,皆大歡喜。他如果選擇了我們看來不理智的那個選擇,就要玩,就不寫,那我們就陪著他經歷他的選擇。陪著他體驗沒寫完作業時面對老師的壓力,陪著他體驗熬夜寫作業的難受……

相信人性中向好的天性,也陪伴他體驗每個選擇的結果。每一份經歷都會有收穫。在這樣的選擇和體驗中,孩子經歷的就是更加真實、更加完整的生活。

(三)

在2018年暑假,北京12歲的雙胞胎女孩參加夏令營被教練猥褻,這個案例觸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在遭猥褻的事後,家長生氣的責怪雙胞胎中的姐姐,教練凌晨三點把你帶出去,你為什麼要跟他走?孩子說,"不是你叫我要聽老師的話麼?"家長當時心如刀絞。

在現在這個年代,父母們都很注重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比如,告訴孩子隱私部位不許別人碰。又比如,告訴孩子,壞人可以騙。

這些安全意識方面的教導很重要,但是並不足夠。

我們還要為孩子保留他內心的聲音,為他保留聽從自己內心聲音的能力。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讀懂多重需求,打開親子溝通之門

人的心理訴求是多重的、立體的。比如孩子想要聽老師的話,讓老師喜歡自己,這沒有錯,同時,孩子本能的也會有聽從自己的想法、讓自己舒服的訴求,這也沒有錯。

所謂拒絕的能力,說"不"的能力,其實就是聽從自己的心聲,堅持自己的選擇的能力。

我們的家庭教育,不知不覺中把孩子心裡的天平推向了哪一邊?當孩子邁出家門,走進人群和社會,這時候,我們為他所作的準備夠不夠?

孩子本來要聽從的就是自己的心。

當我們放下這個"要聽話"的期待,陪著孩子去看清楚,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可以有哪些選擇,我們會發現,孩子其實充滿了智慧。

孩子會用他的選擇告訴我們,媽媽,你可以相信,我本來就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