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對於vivo手機來說,拍照尤其是自拍一直都是自己的看家本領。作為專攻自拍的機型系列,vivo S系列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發佈的機型款數並不多,但每一款在自拍方面都有亮點滿滿:

vivo S1系列前置攝像頭採用了升降式方案,定製美顏方案,美顏效果優秀自然;vivo S5帶來全新的“5重超質感美顏”算法,可針對人臉五大區域進行更全面的專屬優化,帶來寫真級拍自拍效果。

就在前不久,vivo發佈了S系列新一代機型vivo S6。除了進一步提高外觀顏值之外,vivo S6在自拍方面也做了升級,成為許多自拍達人手中的利器。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軟硬件升級,強化夜景自拍

vivo S6官方的宣傳文案上有非常醒目的“柔光夜景自拍”的字眼,點明瞭這款手機在夜景自拍方面會有較好的表現。因此它在軟硬件方面都進行了升級,採用f/2.08光圈的3200萬高像素前置攝像頭,加上RAW域降噪算法,解決了此前手機在夜景自拍方面難以取得良好成像效果的問題。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3200萬高像素帶來的好處是擁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記錄更多的細節。比如人像自拍時對頭髮絲的記錄,高像素相對於低像素肯定有優勢。f/2.08光圈在如今手機後置攝像頭裡並不算突出,但放在前置攝像頭,這就屬於大光圈。大光圈的優勢在於較短的時間內可以獲得更多的進光量,這對於提升畫面亮度,改善夜景成像的好處不言自明。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RAW域降噪技術,就是系統會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拍攝多張照片,通過多幀優選、多幀對齊、多幀融合、空域降噪以及細節增強等功能對畫面進行比對,然後對照片噪點進行消除,達到消除噪點,保留畫面有效信息的效果。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此外,vivo S6還有多級曝光融合,人景分離處理,超清美顏等通過軟件算法實現的多項提升自拍效果的技術。多級曝光融合類似於RAW域降噪技術,通過多張不同級別曝光的照片進行算法融合,使得畫面暗處不欠曝,亮處不過曝;人景分離技術是將人物與背景分離開來,分別單獨進行算法處理,保留人物主體清晰的同時,實現更好地背景亮度調整;超清美顏,在五重超質感美顏算法基礎上,針對夜景場景單獨提供適配參數,使夜景自拍美顏的效果清晰細膩。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夜景自拍往往意味著自拍時的環境亮度較暗,通過以上講到的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畫面質量,不過仍然是被動改善,拍照閃光燈則屬於主動改善。vivo曾經在X9系列機型上設置前置柔光燈,夜拍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在全面屏時代,這種方案無法實現,但vivo並沒有放棄對提升夜景自拍方案的探索,在vivo S6上為我們帶來了“屏幕柔光環”功能。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自拍時系統會在屏幕上顯示一個白色柔光環,通過柔光環發出的亮光代替前置柔光燈來照亮人臉,達到暗光自拍時補光的效果。

在暗光情況下,屏幕柔光環能夠根據環境色溫自動適應冷暖光,同時提供實時的自拍美顏效果顯示。更柔和、均勻的光線,能夠大大提升暗光和夜間自拍的成片率。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通過實際體驗,在不增加前置柔光燈的情況下,屏幕柔光環可以在自拍時起到很好的補光效果,提升畫面亮度,縮短曝光時間,成片率大大提高。如果說以上技術上的提升是我們難以直觀察覺到的,那麼vivo S6帶來的“屏幕柔光環”功能則是肉眼可見的。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更多美顏玩法,不化妝也能拍出美美的自拍照

對於vivo最拿手的美顏功能,在vivo S6上當然也不會缺席。vivo S6帶來了自然、清新、膠片、質感和高級灰五種人像風格,通過對人物和背景的分開處理,對人物進行針對性的美顏算法調整,可以實現更自然得人像美化效果。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相信很多女生有這樣的煩惱:週末無聊的時候想拍張自拍照發朋友圈,但是宅在家裡又根本不想化妝,尤其是最近出門需要戴口罩的情況下,根本就失去了化妝的動力。

但如果你使用的是vivo S6手機,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vivo S6貼心的帶來了“元氣美妝”功能,支持獨立的眼妝、口紅、6個組合妝容、美貌等多重功能。不化妝也能在朋友圈大展風采。

那些稱霸朋友圈的夜景自拍照怎麼拍的?試試vivo S6

作為vivo S系列的最新產品,vivo S6保持了該系列在美顏自拍方面的一貫優勢。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獨家技術與功能,比如RAW域降噪技術,屏幕柔光環等,使得vivo S6在此前容易被忽視的夜景自拍方面進步明顯。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粗略體驗到的幾個功能,更多功能還需要用戶自己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