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的小說,這點沒有人會否認,無數故事和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民間廣為流傳。

但千百年來,卻也有一個對民眾的大毒害:就是將古代複雜的軍事對陣簡化成武將的武力值的對抗。甚至許多人還幼稚地認定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用所謂的不等式來推論三國時誰武力排第幾,這就是這種觀念的極端體現。其實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將軍"的本意是"率領、指揮軍隊"的人。一個好的將軍真正的作用是帶領軍隊取得勝利,而不是自己衝到最前面當一個對方的靶子。雖然像項羽這樣勇猛的戰將經常自己上陣衝殺的事例是有,但歷史上是絕不多見的。


在冷兵器時代,通常主要對抗的是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當然還有水軍,但是隻限定在特定的區域,在北方根本沒有存在的條件。冷兵器時代的對陣,如何佈陣和排兵對野戰來說是關鍵。在步騎對抗中,騎兵在這個時代的作戰中肯定是處於絕對優勢的。直到二戰時期,騎兵在一些國家都還在使用。甚至包括前蘇聯。


騎兵如此重要,但歷史上中原大地的騎兵為什麼這麼少?這就要說到一個成本問題了。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我們知道,自先秦以來,我們中原就已經進入了農業社會,和遊牧社會不同的是,對農業社會來說,養馬代價非常高昂。在耕作上,馬用來拉犁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馬的耐力不足。最關鍵的是馬對草料要求比牛高。馬匹對攝入的蛋白質,其中75%被排洩掉了;而牛隻排洩15%。因而養馬在農業區是一種低效的投資。


古時候中國農業區養馬,一般是用穀子秸稈餵馬,而小麥秸稈、靡子和別的秸稈都不拿來餵馬。推測應當是它們不適合餵馬。而戰馬在飼料上要求更高。在中國古代,一般是養一匹戰馬,可以養五個士兵。養一匹戰馬,一年就需要飼料一千多斤。所以可以確認,農業社會要擁有大量的騎兵,是有巨大的財政壓力的。


所以就不難理解了,在中國歷史上兩千年時間裡,在各種混戰中,多數時候,步兵人數都是遠多於騎兵。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說完成本問題,現在回到野戰中的佈陣上來。


古代的佈陣,就是騎兵和步兵、弓箭手、標槍兵(三國時期真有,馬超的軍隊就善於使用標槍,是從西域傳來的技術,曹操就非常害怕馬超的這隻部隊)、弩機隊和盾牌兵之間如何佈置,如何變換和照應的具體動作或運動規則而已。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大家可能有的還記得那個場景,鄧艾和姜維之間作戰,姜維扯了一句:"汝可識此陣否?"接著,若干士兵排成幾列稀稀拉拉的隊形,傻乎乎地亂跑幾步,就成了什麼陣!簡直就是地地道道的兒童遊戲!看得出導演對古代戰術是完全無知的。


當然,這個確實知道的人也不多,小編也不例外,不過曾亂翻過幾本中國古代的兵書。其中也畫了具體佈陣的圖。那應當是實戰的教科書。諸葛亮的兵書中也有詳細的佈陣說明。比如:"三陣凡用一十四萬九百三十人。十一萬二百八十人步,內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萬六百五十人騎,內六百五十人充探馬。"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不過看後反倒有個疑點,蜀漢在最鼎盛的時候,全國的兵力才十五萬多一點的。還分兵各處,自己能集中的兵力也就十萬左右,這個陣怎麼布的出來?諸葛亮難道去偷三萬多部隊?既然布不出來又怎麼知道這個佈陣的實用性?而在一個局部戰場上能完成這個佈陣規模的恐怕只有魏國,估計諸葛是在教魏國如何佈陣,說不定還是故意給魏國挖了一個坑。


在歷史上步騎的對抗中,騎兵基本是屬於碾壓步兵的,漢初劉邦出征匈奴,三十萬人被對方十萬騎兵圍於白登就是一個例證。但歷史也有偶然,三國曆史上也出現過步兵與騎兵對抗完勝的戰例,這裡就要說到佈陣的重要性了,這是一次陣形搭配完美的典型戰例,可惜這位出色的將軍因為死的太早在三國曆史上一直被湮滅了。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次步、騎混合兵種的一次大規模陣地戰,結果是步兵取得完勝。這次戰例對理解古代戰法有相當作用。此戰就是是袁紹與公孫瓚著名的界橋之戰。錄於下: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紹自往徵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陣,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匹。白馬義從為中間。亦分為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麯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驕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陣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此戰中,公孫瓚步兵三萬、騎兵一萬。就人數及裝備而言,大約和當年創建橫跨歐亞非大帝國的亞歷山大所率的軍隊相當。而公孫瓚為遼西人。他常年和遊牧民族打交道,常與他們作戰,自然非常熟悉他們的戰法。他在戰鬥中的佈陣也與亞歷山大的軍隊很有相似之處。


其手下的士兵也勇猛強悍。我們前面說過,養戰馬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中原亂的一塌糊塗的時候,公孫瓚的軍隊看來很富有、居然有一萬裝備精良的騎兵。這支部隊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白馬義從。瞭解那段歷史的人應該知道,這是一支騎兵中的騎兵,精銳中的精銳。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在當時的軍閥中應該是最強大的,這是一支絕對可怕的打擊力量。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這裡先說下公孫瓚具體佈陣的方法。步兵為方陣,在中間。騎兵在兩翼。騎兵應當是楔形的,尖頭朝前。所謂的"左射右,右射左",大概是左邊的騎兵斜對著右翼的騎兵;右側的騎兵也是斜對著左翼的騎兵。互為犄角之勢。這樣佈陣的想法是左右翼騎兵先衝擊對方的步兵,中間的步兵和弓箭兵加以配來殺傷敵人。


公孫瓚多次和胡人交手,連強悍的遊牧民族的部隊都害怕他的騎兵。他也曾將數倍於自己的黃巾軍(估計多為步兵)打得落花流水。這一切自然使公孫瓚不把純步兵的袁紹部隊放在眼裡。在和袁紹交手前,他一定是信心十足:我一定會消滅袁紹,獨霸整個華北平原。


而這裡就要說到這位將軍了,他的名字麯義,此戰中被袁紹任命為先鋒,麯義作戰勇猛,足智多謀。而且久在西域,深通羌人戰法。大家關心的武力值我們不知道,但戰場臨場指揮能力卻堪稱名將,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看這場經典的步騎對抗。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麯義針對公孫瓚的佈陣,先讓少數步兵出戰,人數少的可憐,就八百人。目的是誘敵深入。真正強大的弩機部隊藏於後面。


當這些少的可憐的步兵伏於盾牌下,緩慢地推進時,公孫瓚果然中計,也許他壓根就沒把這些步兵放在眼裡,所以他臨時改變主意,讓兩翼的騎兵單獨出擊,先來一場屠殺。但這一改變,完全打破了他原來佈陣的戰術預想。他的三萬步兵完全被棄之不用。步騎結合的優勢完全變成了騎兵單獨作戰。


客觀地說,公孫瓚臨時變陣大概是出於他豐富的作戰經歷。他那支鐵騎在對付黃巾軍的烏合之眾甚至西北遊牧騎兵的時候:一次衝擊就基本上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屢戰屢勝。這樣的慣性思維很容易使他再一次用同樣的戰術對待眼前的這些步兵。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但這一次的對手完全不同。袁紹接手的是冀州的正規軍隊,訓練有素。強弩是當時的重裝備,有幾千張之多。在漢代的弩機就有瞄準裝置,有的甚至需要幾個兵才能拉開,射出的箭穿透力極強,是對付騎兵的有效武器。


但一般來說,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遠程打擊力量只有達到一定密度,對付騎兵才能有明顯的戰果。密度如果不夠,第一輪打擊還沒完騎兵就衝到身邊了,那就會是一場災難的開始。然而公孫瓚沒想到的是,偏偏袁紹也很富有,雖然騎兵不多,但架不住人家強弩、弓箭多,軍隊的遠程打擊力量密度足夠。


於是在麯義故意示弱,只為誘敵深入;公孫瓚果然上鉤。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當公孫瓚看到他的騎兵衝近袁紹的步兵陣時,他大概感覺到的是一柄大鐵錘正在砸向雞蛋,勝利即將在望了。但接下來出現的戰況卻讓他目瞪口呆:對方步兵忽然散開,露出背後那一排排黑壓壓的強弩與弓箭和麯義臉上那冷酷和嘲諷的笑容,天空迅速昏暗下來,空中立即佈滿密集而強有力的箭雨,公孫瓚辛苦打造的鐵騎就像一排排稻草一樣的倒下去。


最後,鐵流竟完全被遏制住了,開始潰逃,又衝擊了己方戰陣。當袁紹的大軍沖過來的時候,他的精銳部隊就只有逃命的份了。這裡順便提下的是,勇冠三軍的常山趙子龍此時正在公孫瓚軍中效力,《三國演義》中界橋之戰子龍一槍挑麯義於馬下純是胡扯。不過倒是不知道逃跑的人群中有沒有這哥們。


此戰是決定當時中原格局的一場大戰,公孫瓚從此元氣大傷。後又經幾戰,終被袁氏所滅。麯義在後來的戰鬥也表現異常出色,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為袁紹奠定當時中原第一勢力的地位立下了首功。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這次大戰算的上是一次步騎之間的經典戰例,麯義的軍隊經常與周圍的遊牧民族交戰或來往,因此經常學習他們的戰法。一個成功的將軍是善於向對手學習自己所不足的東西的,從而才能置對手於死地。這次成功就是對西北的騎兵戰法的瞭解加上中原先進的弩機技術與詭計戰術的完美結合。


後來袁紹與曹操在一起,他問曹操"若事不濟,則方面何所可據?"曹說:"足下意以如何?"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


這是當時還是朋友的袁、曹聊天對話,應是袁的內心世界及潛意識的真實流露。他說的第一條是地理的優勢,第二條是他有遊牧民族的士兵。想來這有兩種意思:一是擁有遊牧民族士兵;二是他有熟悉遊牧民族戰法的將軍。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袁只說了這兩條,可見他對熟悉遊牧民族戰法的重視。界橋大戰中袁紹就是啟用了這位領悟到了遊牧民族戰術精髓的麯義,才戰勝了同樣擁有遊牧民族騎兵強悍風格的公孫瓚。


當後來袁紹率軍與曹操在官渡對陣時,他根本沒把曹操的軍隊放在眼裡,就像當年公孫瓚沒把袁紹的軍隊放在眼裡是一樣的。袁紹的驕傲是有幾分道理的,至少從表面上看是這樣。但有一條他忘記了:那位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麯義將軍,因居功自傲,袁紹早已把他給殺了。而一個有天分和充滿自信的人,通常是有幾分驕傲的。


在人格分析上來說,自信、有創造性和低聲下氣、觀顏察色、小心拍馬這些特點是無法在一個人身上統一的,但袁紹卻要求部下必須做到。而曹操對於為他立下過功勞的將領絕對是信任和厚待的。三國曆史上曹操手下那些立下過大功的將領你見過有誰被曹操殺過?沒戰死的一個個基本都是安享晚年。對比曹和袁對待部下的態度,就明白了袁失敗的根本原因了。

史書上說是因為麯義驕傲放縱、心懷不軌,所以被殺。但為什麼曹操手下也猛將如雲,卻無一人心懷不軌,想來這才是這二人差距的根本原因。

三國曆史著名的一次步騎對抗的經典戰例,一位被湮滅了的天才將軍


麯義,一個天才的將軍,在奠定袁紹的基業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史料可查,相信十個顏良和文丑也比不上,這樣一位優秀的將軍就這樣早早被殺了,甚至歷史上連他的生卒年月都不詳,在三國這樣一個恢弘博大的歷史下就如同一顆小水滴,連浪花都沒翻起就被湮滅了。相信在袁紹殺害麯義那一刻起,後來官渡之戰失敗的陰影就已經投下。但這已經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