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王后以及走上斷頭臺的囚徒

女王、王后以及走上斷頭臺的囚徒

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的開篇提到: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這一年的2月18日,統御英格蘭全島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以叛國罪處死了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一如半個多世紀前,她的母親安妮·博林被父親亨利八世以通姦罪斬首。與赴死前誠惶誠恐的安妮·博林相比,瑪麗·斯圖亞特明顯鎮定的多,她身著一襲緋紅色的絲質長裙,向世人昭示自己是一位天主教血紅色的殉教者。

被斬首的這一年,瑪麗·斯圖亞特45歲。

她的表姑媽伊麗莎白一世比她年長十歲。兩人的祖先要上溯到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三世,瑪麗的祖母英格蘭公主瑪格麗特是伊麗莎白的父親亨利八世的親姐姐,他們都是都鐸王朝開國之君亨利七世的子女。兩姑侄的權利鬥爭整整持續了30年。

1542年12月8日,瑪麗·斯圖亞特出生於離愛丁堡不遠的林利斯戈宮。僅僅六天後,作為父母唯一存活的孩子,她就繼承父親詹姆斯五世的王位,成為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在她出生前,歐洲大陸興起的宗教改革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基督新教的創立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政治、軍事衝突。1532年,英格蘭建立了新教聖公會,但彼時作為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疲於和強大的鄰居即他親舅舅亨利八世治下的英格蘭(亨八為了休妻另娶安妮·博林與羅馬教廷反目,隨後推行新教改革)以及由英格蘭支持的蘇格蘭貴族勢力對抗。1541年,詹姆斯五世的母親英格蘭公主瑪格麗特·都鐸的去世,使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維繫斷裂,戰爭在所難免。可孱弱的蘇格蘭加上國內貴族勢力的見風使舵,她根本就不是英格蘭的對手。

詹姆斯五世鬱鬱而終後,亨利八世想把蘇格蘭納入自己的版圖,迫使剛剛出生的瑪麗·斯圖亞特與自己的兒子愛德華·都鐸(即愛德華六世,1537年出生,9歲即位,16歲就去世,是亨八與第三任妻子簡·西摩的兒子)締結婚約,並要求將瑪麗·斯圖亞特送到英格蘭宮廷撫養。但是,瑪麗來自法國貴族的母親瑪麗·德·吉斯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強烈的反對婚約,她不希望女兒落入異教徒的手中,另外,她很清楚亨利八世的為人,女兒去了英格蘭,性命堪憂。於是在瑪麗5歲的時候,被送往法蘭西,與當時的法國王太子弗朗索瓦(比瑪麗還小一歲,論起輩分,瑪麗是他的表姨)締結婚約。

1558年兩人正式結婚,此時瑪麗只有16歲。同年,英格蘭都鐸王朝第四任君主瑪麗一世女王(“血腥瑪麗”)駕崩,她的異母妹妹即位為伊麗莎白一世。1559年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去世後,他的兒子即位,是為弗朗索瓦二世,瑪麗·斯圖亞特也就成為法蘭西王后。但是好景不長,體弱多病的弗朗索瓦二世在即位後的第二年就去世了,17歲的瑪麗·斯圖亞特成了寡婦。

瑪麗·斯圖亞特從5歲進入法蘭西宮廷,意大利文藝復興和法國古典主義的結合,使法蘭西宮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豪華最輝煌的宮廷之一。於是,漸漸長成亭亭玉立且又聰慧伶俐的瑪麗·斯圖亞特深諳豪奢的生活作風以及宮廷社交禮儀。但是,自從她的丈夫去世以後,她在法國宮廷的生活並不如意。她的來自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婆婆凱瑟琳·德·美第奇(法國電影《瑪戈王后》中的法國王太后,瑪戈王后的母親)時常給她冷眼,對她充滿敵意。

早在她的丈夫去世前,她的母親瑪麗·德·吉斯就於1560年6月在蘇格蘭去世。母親以攝政的身份給她治理國家,但此時蘇格蘭國內局勢極為動盪,為此她於1561年回到蘇格蘭親政。

她所面對的蘇格蘭,與她父親治理下的蘇格蘭並無兩樣。宗教改革也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複雜。貴族們為了爭權奪利,國王或女王甚至宗教信仰只是他們手中的砝碼,他們的反對或支持只不過為了從英格蘭或者法蘭西獲得利益。對於只在法國宮廷習得掌控社交場面的訣竅而非政治經驗的瑪麗·斯圖亞特來說,治理蘇格蘭是極度困難的。

自她母親死後,攝政的身份由她異母兄——信仰新教的梅里伯爵詹姆斯·斯圖亞特(詹姆斯五世的私生子,除了王位繼承,享有一切王室權利)擔任,他實際也是蘇格蘭的掌權者。然而,瑪麗回國後,曾向羅馬教皇表示,她要在蘇格蘭國內重建天主教的信仰。但她此時發現,她已經不能擺脫這個異母兄,為了獲得他的軍隊支持,依舊任命他為首席顧問,盡數的滿足其對財富和權勢的貪慾。女王的舉動讓國內天主教派甚感失望。儘管女王自己信仰天主教,鑑於她親切溫柔、隨和寬厚的性格以及當時蘇格蘭國內的形勢,她給臣民信仰自由的寬容。然而,這卻換來一些新教狂熱份子對她作為女王的王權的輕蔑和挑戰。

瑪麗·斯圖亞特此時感到身為女王的委屈和無奈,也漸漸明白真正的權利不是從父母手上繼承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屈辱和鬥爭中不斷獲得的。

但畢竟瑪麗·斯圖亞特有著出眾的外表,另外她的其他特質,例如騎馬射箭、文化藝術造詣等等讓這位女王更加光彩奪目。她似乎對權利並沒有太多的眷戀,當他的異母兄在管理朝政時,她完全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在她的內心,窮困渺小的蘇格蘭並不在她的心上,她甚至可以拿蘇格蘭換取任何歐洲國家的王位,蘇格蘭只是她謀求巨大權勢的跳板。英格蘭方面,早在伊麗莎白即位之初,當時身在法蘭西宮廷的瑪麗·斯圖亞特在她的舅舅們的攛掇下以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婚姻不合法且安妮·博林最後被廢為由主張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位(只是口頭上說說,並沒有訴諸武力或者其他方式)。為此,伊麗莎白一世一直視瑪麗·斯圖亞特為最危險的敵人,一直留心著她的行動狀態。她沉迷玩樂的消息傳至英格蘭後,伊麗莎白一世多半也放下陰謀詭計,與領國親善,與自己的表侄女溫情脈脈,一度讓世人以為這對姑侄之間的感情是真摯的。

罅隙自於瑪麗·斯圖亞特簽下承認伊麗莎白合法性的愛丁堡條約的同時必須讓她成為伊麗莎白的繼承人。雙方僵持不下,此前的溫泉脈脈變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此後,伊麗莎白想要通過為寡居的瑪麗挑選新的丈夫,以此達到控制瑪麗的目的。但最終在1565年,23歲的瑪麗出人意料的嫁給了達恩利勳爵亨利·斯圖亞特,他是瑪麗的表弟(瑪麗的祖母瑪格麗特·都鐸與第二任丈夫的外孫)。達恩利也同時擁有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血統,他和瑪麗的結合,同時讓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的異母兄梅里伯爵都感受到了威脅。

然而,達恩利並不是什麼善茬。瑪麗在婚後給了他很多特權,贈給他“國王”的名號,一度甚至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丈夫身上,為此冷落她的異母兄(其後叛變投靠了伊麗莎白)等人。當達恩利獲得這一切之後,就變得傲慢自大、厚顏無恥起來。瑪麗在懷孕之後,一直躲避丈夫的親近,她對自己的第二次婚姻極度失望。原本她以為可以仰賴丈夫來脫離朝中梅里伯爵等人的監護,從而可以以自己的意願治理國家。但自達恩利以威脅的勢頭開始到後來以笑話而終結,瑪麗已經心灰意冷,她在蘇格蘭宮廷倍感孤獨。

後來,瑪麗移情於自己的私人秘書——大衛·裡齊奧,妒火中燒的達恩利夥同蘇格蘭的反叛貴族進入宮廷殺死了大衛·裡齊奧。就此,女王夫婦的婚姻走向了破裂的邊緣。即便1566年,他們的兒子(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英格蘭詹姆斯一世)出世,這種關係始終在惡化。

也許是命運的使然,多年前,新教徒博斯韋爾勳爵為了捍衛瑪麗的母親瑪麗·德·吉斯的利益不惜觸怒梅里伯爵,隨後逃離蘇格蘭。如今,梅里倒臺後,他率領自己的黨羽又回到了蘇格蘭,投奔女王。大衛·裡齊奧死後,他成了女王最重要的心腹。此後,又在女王的作用下與梅里伯爵和解。作為一位無所畏懼的軍人,博斯韋爾鋼筋鐵骨又熱情粗曠,從過去到如今的蘇格蘭宮廷,許多女人心甘情願的為他寬衣解帶,但女人對他來說從來都是第二位的。

年輕的女王,在前兩次失敗的婚姻中,被激發的感情並沒有得到滿足。儘管起初她並沒有發現博斯韋爾身上的男性氣質,在博斯韋爾眼中女王也並非一個可心的女子。他們之間的激情源自一次魯莽的強暴,可隨後,女王深陷對博斯韋爾的愛戀而不能自拔。

以後發生的事,雖然至今看起來依舊令人迷惑,但卻是瑪麗·斯圖亞特命運的分水嶺,是她變得瘋狂以及最終毀滅的起點。

女王的丈夫達恩利被炸死,女王事先是否知情或者是否參與其中,這件事已然讓她的名譽受損,且博斯韋爾脫不了干係。當她向世人表明自己被博斯韋爾強姦,懷孕之後不得不嫁於他,蘇格蘭的臣民對她不再信任,並且視她為淫婦。

博斯韋爾的性格註定了瑪麗·斯圖亞特的悲劇,攫取權力才是他的人生目標。所以婚後,瑪麗並不感到幸福。此時,蘇格蘭的貴族開始反叛她的統治,最終把她囚禁在列文湖城堡,博斯韋爾也被囚禁在另外的地方,他們的孩子在城堡裡流產。1567年,她被迫把王位傳給了她只有一歲大的兒子詹姆斯。

雖然,經過種種努力,女王從列文湖城堡逃脫,最終在1568年5月逃到英格蘭向她的表姑媽伊麗莎白求援。然而這一求援卻成了她囚徒生涯的開始。

在權力的鬥爭中,親情往往是不值得一提的,更何況是威脅自己王位的人。在伊麗莎白一世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兇險,相比於瑪麗·斯圖亞特的優柔寡斷,她的性格堅毅的多;相比於瑪麗·斯圖亞特總是以權勢來維繫感情的無知天真,而她卻是捨棄感情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即便她不願意殺死自己的侄女,她身邊的股肱之臣也不允許任何威脅她王位的人或事的存在。

無論之後瑪麗·斯圖亞特或參與或被人利用來推翻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的陰謀是否真實,伊麗莎白一世都不再能夠容忍她的存在了。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於是,在英格蘭被囚禁18年後,1587年2月18日,瑪麗·斯圖亞特被伊麗莎白一世,她的親表姑送上了斷頭臺。

瑪麗·斯圖亞特死後的第二年,伊麗莎白一世統治的新教國家英格蘭打敗了天主教國家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初步奪取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此外,伊麗莎白一世44年的統治開啟了英格蘭的“黃金時代”,對後世的英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歷史的奇特在於,她總是以讓人意想不到的步伐開啟她的另一段進程。

終生未婚的伊麗莎白一世晚年總是為繼承人的問題憂愁,最終她屬意那個跟她鬥了一輩子的表侄女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詹姆斯。1603年,詹姆斯一世(蘇格蘭詹姆斯六世)開始了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的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最終,瑪麗·斯圖亞特的遺體被她的兒子遷葬至威斯敏斯特教堂,離她的表姑媽伊麗莎白一世只有9米之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