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共讀,相偎相依

同頻共讀,相偎相依

“花開三月”成長計劃第七週(2020年4月27日至5月3日)。

第一部分 聆聽花開的“儒道互補”

周廣玲

四月的春天,春意盎然。每日早起,走進自然,欣賞花兒,觀察葉兒。自熱而然地把“自然”與“道德經”聯繫起來了。自然與道,道與自然,自然即道,道即自然。不認真觀察自然,或許不會覺得“道”的奧秘;當然,如果不讀《道德經》,或許不會覺得自然是原比我以前觀察的更加美麗。

相對於桂芝,我的生活悠閒很多,在與桂芝共讀《老子》第七十一至七十五章的同時,我重讀前面的十七章第二十三章。前後對照,與自然結合,再與桂芝的心得參照,這種感覺如同一個小小的讀書交流會,感覺很妙。

自然是一本書,朋友是一本書。與友同讀,一本書變成了兩本書,或許更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二部分 三月的芬芳的“遇河架橋”

劉桂芝

本週我們這裡已正常上班第二週,尤其是這一週,學生已復學上課。每天早上學習《道德經》的學習時間特別緊張,容不得有太多的時間反芻和領悟。於是,我改變了一下學習方案。每一章的學習都是前一天晚上先自學一遍,做到心有所想。姐姐會準時在頭一天把誦讀和感悟發給我,我就先誦讀幾遍,達到熟讀,再結合姐姐的感悟去思考。睡覺之前把內容在腦海裡過一遍,第二天早上起來再學習就不覺得難了。

我覺得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只要心裡想學習,學習就不會成為一個負擔。

以下是我們本週的共讀體悟。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心得:

周廣玲:宇宙無限,人生有限。故有“不知”是常態。“知不知”是高明,“不知知”是愚蠢。如孔子所說:“過而不改,是謂過也。”有“過”正常,改之為貴;無“過”不可能,不改才是“過”。

這段話啟示我們,正視不足,知道“不知”才可不斷修正自己,才可孜孜以求追求新知。新知無限,雖不能全知,儘可能多知。

劉桂芝:這一章老子告訴我們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也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聖人把無知、不知作為真知,我們要學習聖人這種心生萬法的知見,這種知見沒有固定的模式,是隨方就圓的真知。

老子提出要正視自己的無知,將其當作一種弊病,只有如此才會不斷超越。老子所說的“無知”絕不是一種不思進取,而是具有了一種韜光養晦的含義。能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錯誤是避免進一步犯錯的必要前提。也是符合他的大成若缺的觀點。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心得:

周廣玲:老子主張“以慈臨民”,我覺得和孔子、孟子等主張的“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是一致的。當然,老子的提倡 “無為而治”,比如“不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等,是“無為而治”不多幹涉之意;孔子等儒家的“仁政”思想,多提倡“以身作則”。比如,“其身正,不令而從。”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等等。 仔細思考,兩者略有區別,但是期望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有“民為貴”思想。不知這樣理解是否合適。

劉桂芝:本章也是老子對統治者提出的建議。老子所謂的“聖人”應該含威不露,瞭解並愛惜自己絕不自抬身價。統治者只有具備聖人的智慧,才能夠善待民眾,不被民眾所厭棄。這是一種具備足夠的自知與知人之明的人。世人多數會沉迷在各種欲求之中,因此迷失自我,無法得知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人應該自尊、自愛、更要有自知之明,這樣人性才會完善。

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相反的兩個方面共同構成的。所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君於民並非對立的兩個方面,合則兩益,分則兩傷。高壓暴政只會引起反抗鬥爭,故而暴力明顯是不符合“道”的,只有不壓迫才不會遭到反抗。

老子的理政思想和老師管理班級、老闆管理員工、領導管理下屬、家長管理孩子是一樣的,“民為貴”則和諧,和諧之後才能談發展。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心得:

周廣玲:“勇於不敢是順應自然的規律”,我們平時崇尚“敢於”,把“敢於敢”當做美德。其實,有些時候,“敢於不敢”更是需要勇氣的。至於什麼時候要“敢”,什麼時候要“不敢”,這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而這個“具體情況”,我覺得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然規律”。根據事情發展的規律來判斷。當我們還沒有弄清規律之前,就需要敢於“不敢”。

比如,對於不符合教育規律的行為,要敢於“不敢為” 等等。“敢於不敢”全在一念之差 。大道至簡,順其自然。“不敢”是“弱”,也是另一層面的“強”。

劉桂芝:老子主張為人處世應當順天道而行,只有順應天道才能做到不動用武力而取得勝利,不用語言表述就能做出回應,不必呼籲召喚就會自動出現,內心坦蕩不存智謀而做好安排和謀劃。為人處世也當如此,以柔弱勝剛強,以退為進,以柔克剛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這一章的核心語句是最後八個字“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說自然法則看似散漫,其實不然。只是由於太過博大,以常人的眼光根本就無法端倪罷了。

按照上天的道理。要不爭、不言、不召、饞然才能善勝、善應、自來、善謀。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心得:

周廣玲:讀本章內容,我的總體感覺還是闡釋老子“無為而治”和“以慈臨民”思想。老子警示統治者不要以高壓政策的“有為”而破壞了“司殺著殺”的自然淘汰規律。如果硬要“為奇”,就會像替木匠伐木一樣,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容易傷自己的手。老子用的“代大匠伐”的比喻特別有意思,很容易理解。

把這種思維推廣到管理的任何層面道理都是一樣的。比如,管理學生,教育孩子。如果採取高壓強硬手段逼迫, 等學生或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怕我們的所謂的方法,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高明的管理還是“無為而治”,慈悲為懷。以人為本。

劉桂芝: 這一章是順應73章的最後一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而講的。老子表達了當時對諸侯王實行嚴刑酷法,置人民生死於不顧的譴責和不滿。人的生死是有上天來決定的,是上天對世界最美的饋贈。生命因“道”而生,自然也就要順應“道”的規則走到盡頭。

本章的第一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經做過引用。是說人連死都不怕,還會怕什麼呢?這就告訴統治者,人如果沒有了敬畏之心,肆意違反規律,自然就會承擔很多的惡果。沒有畏懼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則是不明和貪慾。比如現在生態環境的惡化,就是人們不遵守自然而至。再比如:因為暴政所造成的企業的衰亡、班級的墮落等等。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心得:

周廣玲:這章內容比較好理解,老子還是針對統治者而言的。他勸戒統治者要自己的生命和人民的生計緊密聯繫起來。減少賦稅,少對人民為利施為。“無以生為”才“賢於貴生”。老子的“道”,具有普遍意義,所以能推而廣之。對所有的居於相對“上位”之人,都有借鑑意義。道理很好懂,不再多言。

劉桂芝:在這一章中,老子用“夫唯吾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來闡述清晰的治國理念。意思是隻有為政者不貪圖享樂,才能被人敬仰推崇。統治者的治理需要遵守“大道”的規律,對待百姓不能只顧索取,要給百姓活路,給百姓希望,百姓才會服從管理,否則百姓必以死相搏,霍亂必生。

居於上位者以身作則不是影響他人的重要手段,是唯一手段,所以“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很重要。社會難治理、企業難管理、孩子難教育,都是處於上位的人太聰明、有為,所以難治,此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同頻共讀,相偎相依

備註:轉自“三月的芬芳”劉桂芝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