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李世民一生的“道德”枷鎖

禁錮李世民一生的“道德”枷鎖

說到唐太宗,小編腦海中出現的就是《隋唐英雄傳》裡鄭國霖扮演的李世民。他溫文爾雅,驍勇善戰,足智多謀,體恤民情。由於受到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迫害,無奈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最終高宗李淵自願退位,李世民登上最高帝位。翻看一些史家著作,會發現對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大致跟電視劇情相似,然而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來一起來探究探究。

殺兄弟於殿前,囚慈父於後宮

禁錮李世民一生的“道德”枷鎖

《唐太宗入冥記》這本著作中運用虛構的手法向後人暗示了一些唐太宗李世民想要隱瞞的歷史真相。故事內容大概是,在太宗離世後,來到陰間,這時候負責審判他的判官叫就是陰曹地府的頭號人物,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的崔玉子。此人遊走於陰陽兩界,白天管理陽間事,夜晚審判陰間案。他告訴太宗,李建成和李元吉到了陰間後向其鳴冤。他讓太宗回答一個問題,如果回答上來就可以再次回到陽間。太宗心生竊喜,暗示崔玉子問個簡單一點的問題。然而崔玉子的問題讓太宗無言以對,啞口無言。他問:“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九年,為甚殺兄弟於殿前,囚慈父於後宮?”

血染玄武門

禁錮李世民一生的“道德”枷鎖

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淫亂後宮,勾結嬪妃在高宗李淵耳邊說秦王壞話。朝堂上二人繼續煽風點火,從而導致李淵對李世民產生懷疑,削弱其勢力,將李世民旗下的一些賢士趕出秦王府。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李建成和李元吉決定乘勝追擊,直接殺掉李世民。然後這個信息被李世民安排在東宮的內線王晊傳到了秦王府。眼看危險馬上就要到來,在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杜如晦和房玄齡等人的勸說下,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第二天,進宮像高宗稟明太子齊王二人淫亂後宮之事。高宗震驚,決定次日將三人聚齊,當面對質。次日凌晨,李世民收買禁軍首領等人,攜眾將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到達後,命部下留在門外,兩人騎馬入宮。剛走不久,就發現形勢不對,想要掉頭往回跑之時,李世民已從後拉弓上弦,箭心直指李建成心臟,一箭擊出,太子當場死亡。李元吉在幾番掙扎後也被尉遲敬德射死。很快,玄武門發生的事情傳到了東宮,太子親信薛萬徹帶兵前往玄武門營救,然而卻被張公瑾擋在門外。當薛萬徹決定掉頭去打幾乎無武將的秦王府時,尉遲敬德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首級,舉起震懾太子部下。眾兵見大勢已去,便紛紛投降,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勝利結束。

永遠的道德包袱

禁錮李世民一生的“道德”枷鎖

“殺兄弟於殿前”是李世民承認的,但是他只是承認了自己美化後的版本,就是上訴我們講解的那段內容。歷朝歷代都沒有皇帝可以干預史官記載歷史,然而太宗李世民卻明確地給史官們定了一個編寫框架,簡而言之就是三點。第一:醜化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美化自己,凸顯玄武門之變是自己被逼,走投無路之舉;第三,弱化和刪減玄武門之變的一些細節。在這樣的要求下,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歷史”。但其含水量有多少,千百年後的學者們仍舊在考察。

那“囚慈父於後宮”那?殺死兄弟只是第一步,這場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是進入皇宮,控制住高宗李淵以及朝中重要人士。大唐締造者,一代君主,難道說退位就退位嗎?所以李世民當時有沒有逼宮,其實不難想象。然而更加不孝的是,高宗死後,其葬禮非常倉促簡單,就連高宗的陵墓都比李世民長孫皇后的陵墓差很多。所以我們一代偉大的君主頂著“貞觀之治”的美名,卻永遠揹負著殺兄囚父的道德包袱。這一世,多少個午夜夢迴,你都因慚愧,噩夢而無法入睡 ......

感謝大家閱讀,小編定會持續更新。如您有想要了解的歷史事件或者人物,可以評論留言,小編會為您寫文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