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魔T快訊】當李昊桐在世錦賽聖裘德精英賽出場時,國內各方專家又開始鼓譟起來:“這將是李昊桐爭取明年美巡賽全卡的最後機會”、“李昊桐只能通過贏下這場世錦賽才能拿下明年美巡賽資格”、"贊助商的壓力下,李昊桐只有美巡賽一條路可以走"。筆者看來,各路看客希望李昊桐打美巡賽的願望,遠遠比李昊桐自己想打美巡賽的意願強烈得多!

當下,筆者認為李昊桐對馬上打美巡賽並沒有外界想象的有那麼深的執念。從當初放棄韋伯網巡迴賽(光輝國際巡迴賽前身)資格的選擇來看,已經有一個完整韋伯網賽季的李昊桐,應該已經意識到通過常規的方式和渠道,達到進軍美巡賽的目的,風險並不在他的可控範圍內——很多美巡賽冠軍回到韋伯網巡迴賽後,並沒有表現出可觀的實力,反而深陷韋伯網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漸漸銳氣耗盡。

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經歷過韋伯網巡迴賽的李昊桐,當然知道這個巡迴賽的成本有多高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失去美巡賽資格的前美巡賽冠軍,往往寧願祈求一張又一張的贊助商外卡,甚至參加週一資格賽的方式來參加有限的美巡常規賽,以此來掙聯邦杯積分,也不願意老實本分地按照韋伯網的賽程安排自己的巡迴賽生活。他們門清的事情是,在韋伯網中脫穎而出,要付出超高的成本和風險,他們耗不起。當初以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冠軍的身份,做出以完全會員資格征戰歐巡賽的決定時,李昊桐應該已經想好了,通過兩線參賽的戰略曲線救國,從非會員積分方向著手解決美巡賽的資格問題——得隴再望川,來日方長。

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潘普林就是一位不斷申請美巡賽參賽卡,而不願下沉到次級巡迴賽的冠軍球員

現階段的李昊桐,完全能夠制定一個比美巡賽中堅球員更具吸引力的賽程表。如果將近十場勞力士系列賽、四場大滿貫賽、四場世錦賽和球員錦標賽等大賽,在自己的年度賽程表裡放進去15場,然後在歐巡賽賽程表裡再挑選300萬歐元以上級別的賽事5場,李昊桐全年的賽程設計就已經非常具有吸引力了。李昊桐2018賽季打了26場歐巡賽(本賽季迄今13場,含多場歐美聯合認證的賽事),收穫了超過250萬歐元的賽季獎金,排在了迪拜競賽的前十位置。能夠交出這樣的年度成績單,就能夠讓李昊桐的世界排名穩居在世界前五十。

通過兩個歐巡賽季的嘗試,李昊桐其實非常喜歡這樣的賽程設計,兩年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本賽季暫時有待下半賽季的表現出爐)。所以,李昊桐現階段以歐巡賽會員參與主流巡迴賽,賽程設計的含金量遠比一般美巡賽會員要高。而一旦李昊桐選擇以一個美巡賽菜鳥的身份(如果世界排名屆時下滑嚴重)參與美巡賽,他將很難兼顧到歐巡賽的重要比賽(這樣的反面例子特別多),很容易陷入被動。所以,目前的巡迴賽規劃,是李昊桐能夠選擇的最經濟實惠的方案了,只要在美巡賽認可的大賽場取得佳績,他就能以最小的代價達到進軍美巡賽。

贊助商沒有理由主動給李昊桐施加必須打美巡賽的壓力。李昊桐目前的幾家大讚助商中,國際品牌顯然更看重的是李昊桐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號召力。這就好比奔馳贊助阿根廷球員法比安.戈麥斯,絕對不是希望戈麥斯幫他們在佛羅里達提升品牌形象、多賣幾輛車,他們看中的肯定是戈麥斯在拉普拉塔河三角洲的影響力,希望品牌影響力更多地在阿根廷落地。所以,只要李昊桐能夠交出足夠好的功課,保持住足夠高的排名,他身上的國際品牌就沒理由不滿意,美巡賽並非必選項。

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奔馳公司看重的肯定是戈麥斯在阿根廷的號召力

至於中國國內的贊助品牌,是希望李昊桐多在歐洲大陸參賽,還是鎖定在美國大陸參賽,以提升其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呢?筆者覺得歐洲甚至是個更優的選項。首先,美國和歐盟兩個市場的體量難分伯仲,並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其次,李昊桐相同的成績,在歐洲收到的關注度絕對要勝於在美國的關注度,畢竟美巡賽的流量明星是如此之多,轟動性成績的延續效應很容易就被覆蓋掉。贊助商完全沒有必要厚此薄彼——美巡賽肯定不是贊助商要求李昊桐綁定的必選項。

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在歐洲保持知名度,比前往美國可能更合國內贊助商的意

這幾個賽季,很多歐巡賽表現不如李昊桐的球員(比如牛肉安德魯、南非弗瑞特利),都通過大賽賺取足夠聯邦杯積分後,在韋伯網季後賽中獲得了美巡賽全卡,再看看他們兩人的表現(安德魯被退貨後身心俱疲,弗瑞特利的成功背後是幾乎丟掉兩個巡迴賽參賽卡的巨大風險),李昊桐做出目前的折衷的安全選擇,其實無可厚非。所以,李昊桐大概率也會放棄本賽季的光輝國際巡迴賽季後賽資格——他沒覺得現階段必須要一張美巡賽會員卡。當然,因為剛好8月份沒有值得參加的歐巡賽事,如果李昊桐選擇參與光輝國際巡迴賽季後賽的爭奪,那說明筆者的觀點與李昊桐的想法相悖。

為什麼說現階段美巡賽並非李昊桐的必選項?

現階段,只要能保持在世界前五十,其實昊桐未必要急著打美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