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旅行的意義

我們總絞盡腦汁地賦予旅行各種美好的意義和說辭,但早已有現實派定義"旅行,不過是從自己住膩了的地方,到別人住膩了的地方去。"乍一聽這一話有道理得讓人無法反駁,但細咂摸又覺得這只是其一。如果是走馬觀花,"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那我倒是覺得是這麼回事了。但如果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是想要用力地感受城市的性格、歷史、文化風物呢?既是一個旅人,又是一個在地者,那怕是不同的了。這倒不是什麼文人矯情,我還是堅持認為無論年紀,葆有對世界、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熱情是十分必要且難得的。(注意,這裡說打卡拍照發定位,沒什麼錯,不過是求仁得仁。)

博物館——一種具象化的宏大敘事

初到一個城市,我通常偏好從兩個地方去探索和了解,一是菜市場,一是博物館。菜市場,大概是除了公共廁所之外,最接地氣兒的一個公共空間了吧。當地的風味、地理位置優勢、飲食習慣、當地人的性情和社交網絡,幾乎都能在菜市場裡感受到,只要你留心。博物館,大概就是另外一種更用具體的物品展現宏大敘事的一個空間了。

維基百科中對於"博物館"的定義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築物或機構",主要功能是"典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我覺得過於書面化和刻板,博物館更多的意義在於展現一個城市或地區的過去和現在,並連接和暢想未來。平時講故事只是靠二維的語言、文字,那博物館就是在用一件件實在的藏品、模擬場景、影音資料描繪一個地區的過去更迭、現狀的成因和奇人軼事,更像是那種立體圖書,打開每一頁,你都能更真切地去觸摸書裡的故事。

瞭解一個城市的過去有什麼用?首先"是否有用"僅僅是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二元論評判標準;其次,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用,那可能有個人審美體驗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讓你更瞭解是如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只有這樣,大概才能繼續朝向未來。既往,開來

目前,國內大部分博物館是作為公共文化設施對公眾免費開放,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對知識大眾化普及的促進。因為,無論你是什麼目的、什麼身份、什麼年齡,都可以到博物館裡逛逛。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成都,除了玉林路小酒館的情懷,除了各種熱辣辣的火鍋串串缽缽雞,它還有個美妙的名字,"錦城"。對,就是杜甫那首家喻戶曉的《春夜喜雨》中所唱"錦官城"。

深處西南內陸,不像沿江城市水利交通,也不似港口城市的繁華開放。成都,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在過去3000年城名未改,經歷了朝代更迭,依然繁盛又充滿生機?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靠西部,兩側有龍門山和龍泉山,兩座大山相夾,經年累月,中間形成了成都平原。自然景觀豐富奇特,在夏季既可以看到常見的青松翠柏鬱鬱蔥蔥,西望又能看到白雪皚皚巍峨雪山。多崇山峻嶺帶了發達的水系,也助成都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不僅如此,雖然緊鄰地質活動活躍山區,但成都卻因其周圍山體地塊構造穩固,沖積平原有數百米厚度的沉積層,極少會發生破壞性地震。如此先天條件,大概真是應了那句"老天爺賞飯吃"。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成都:繁華都市與雪山遙望

成都博物館——在城市中心講故事

作為一個遊客,如果你厭倦了燈紅酒綠、網紅打卡景點、人山人海的寬窄巷子,那真的,在盛夏時節成都博物館一定要去。先不說藏品展覽,單只是"冷氣開放且充足"一項就足夠吸引人了。

和其他很多城市都不太一樣,成都把城市裡最心臟的地方留給了公共設施而沒有轉賣給商業地產商。成都中心的天府廣場、四川科技館、四川省圖書館、錦城藝術宮、成都博物館等等都匯聚於此,基本可以算得上是一片文娛聖地了。不僅如此,博物館一類的建築通常佔地面積要比實際館藏品所佔空間大得多的多,能夠把公共文化設施一直保持在市中心,這樣的城市不值得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麼?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坐落在天府廣場西側的成都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最初建於1958年9月15日,中間幾經輾轉,面貌一新的成都博物館於2016年9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成都博物館位於市中心天府廣場西側,佔地面積約17畝,總建築面積約65000平方米。

坐落在市中心,成博的開放時間友好到什麼程度?

成都博物館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小河街1號(天府廣場西側)

入場方式:憑身份證在入口處掃描進入,未攜帶證件的觀眾可在非身份證取票點進行登記後取票。

開放時間:

1、5月1日—10月31日

每週二至週日9:00-20:30,19:30後停止進館。

2、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每週二至週日9:00-20:00, 19:00後停止進館。

3、每週一(法定節日、小長假及黃金週除外)、除夕、正月初一閉館。

成都博物館無論是建築風格、環境還是冷氣溫度都太讓人喜歡了。博物館的整體敘事邏輯線非常的清晰,主要按照時間發展順序進行展廳佈置,共六層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均為展覽展示用,無辦公區域,總展陳面積近2萬平方米。館內各展廳的標識極其清晰,每層有哪些展廳,每個展廳的主題均有所標註。

地面層位置顯眼,主要安排了服務檯,大廳、放映廳、特展廳隨時變換展覽內容;地下一層為人與自然專題展;地上二層至四層均為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展廳,按照時間順序分為 "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二層、三層),"近世篇"和"民俗篇"(四層);五層為"中國皮影木偶展"。

除展廳外,館內藏品也主要根據時間序列進行分佈,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訖民國時期,總藏品數近20萬件,類型涵蓋青銅器、金銀器、畫像磚、石刻、陶瓷器、書畫、傢俱、皮影、木偶、道場畫、面具、木雕等,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已形成規模和體系。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岷江上游的古蜀人最先發現了成都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大約公元前367年的時候,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遷往成都。自建城伊始到現代數千年曆史中,大部分時期均保持著高度繁榮和發達,是全國生活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成都的城名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因名成都,沿用千年。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先秦時期成都的展陳廳

二層、三層的古代篇展廳把成都的歷史脈絡和朝代更迭都展陳得非常詳細且生動。今年,"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從全國80個參評展覽中勝出,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在展覽佈置方面,主要以大事件凸顯城市發展節點的方式,在成都的文明進程中講述歷史,並用考古出土文物(有較準確時間)來形象化地呈現當時成都的歷史風貌和生活。成都城千年來朝代交錯更迭,著力突出古蜀文明的獨特神奇、兩漢天府之國的富饒、唐宋西南都會的繁華、明清省會成都的海納百川,從其所經歷朝代完整地展示成都城文化、歷史的豐富、多元和趣致。

更為別緻的是,古代篇展覽共分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題名稱皆摘選自關於成都的詩句。

第一部分,"九天開出一成都"(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古蜀文明的磅礴。

第二部分,"西蜀稱天府"(盧思道《蜀國弦》),代表著秦漢成都。

第三部分,"喧然名都會"(杜甫《成都府》),唐宋成都成的繁華。

第四部分,"丹樓生晚輝"(楊慎對成都的形容,借指明清時期成都歷經劫難而重生。

展品方面,豐富的青銅器、陶俑、碑刻,無一不在講述成都這座城市的繁盛過往。此行我發現比起其他文物,比如漆器、石雕、陶俑等等,我真的是太喜歡青銅器了。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為銅這種材質比較容易氧化,銅器本身和附著在表面的綠色氧化銅物質水乳交融不分彼此,那種經年累月之後的綠色真是好看啊。除了顏色之外,青銅器表面的紋飾也是非常精美了。我會盯著一件喜歡的展品看,在腦子裡天馬行空地想象當時雕刻工具的簡陋和匠人是如何能夠在銅材質上雕出柔潤的形狀,又能在器具表面紋刻繁複的花紋。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除了青銅器,陶俑也是值得一說的。在成都及附近地區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和陶製動物(比如陶豬、陶熊之類的),有成漢時期的,也有後來出土的兩漢時期陶俑。陶俑主要是古代墓葬中陪葬用品,通過陶俑的形態和其所被賦予的角色,不僅能夠了解墓主人所處的社會階層和地位,還可以挖掘其所處年代的喪葬習俗。出土的陶俑,形態雖各異,但整體動作多歡脫生動,表情傳神極具喜感。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蜀錦——寸錦寸金的匠人工藝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蜀錦(來源: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

展廳內還有一些關於手工技藝的介紹,如必須要提到的“蜀錦”。成博裡對蜀錦的介紹僅限於文字,實際上這項織錦工藝非常的複雜和傳奇,每織1釐米,要投梭120次左右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成都博物館內對蜀錦的介紹

把一個兩斤重的梭子在經緯細膩的絲線裡流暢地甩出來,僅這一項技能的練習就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兩個熟練的織造工人一天能織多少蜀錦呢?最多也就7、8釐米,這還得是非常順利的情況。全球能夠生產蜀錦的傳統織機——花樓木織機全球僅有6臺。這麼看來,傳說中形容蜀錦“寸錦寸金”絲毫不為過。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織錦匠人在將斷了的絲線重新連接(來源:《了不起的匠人》)

強烈建議各位感興趣的去杜甫草堂裡面,有蜀錦織繡的現場展示(對,就是正在織蜀錦),另外強烈推薦去蜀錦織繡博物館(在草堂附近)。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花樓木織機(來源:《了不起的匠人》)

錦城風味

成博的四層主要是近現代和民俗風味。比較有意思的是民俗館。館內主要是陳列展示成都的一些飲食、文體、休閒娛樂等內容。如川菜口味的流變歷史,常用香辛料是如何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併為西南地區用作日常炊羹。另外還有一些關於成都當地的小吃小食介紹,民間傳統娛樂活動以及極具成都特色的“吃茶”和由茶館所構成的社群空間是如何和本地文化互動的。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成都博物館內關於飲食風味的介紹


初到成都的傍晚,走在武侯祠公園裡,溼度高帶來的水汽在鬱鬱蔥蔥的松柏之間瀰漫,天將晚,忽地就想起"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這一句,心裡暗喜覺得實在是美妙。走在路上,那些原來語文書裡背過的課文兒詩句、歷史課本里學的平面文字,就這麼出現在你身邊變得活生生的,也終於和那些原來總覺虛無縹緲的文字有了那麼點千絲萬縷的聯繫。心下一喜,竟都笑出了聲兒。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成都就是這麼一個城市,會讓人隨時隨地有種穿越感,那些背過的早都忘光的詩句竟然會莫名地撲面而來。那些動人的詞句,在腦子裡不停迴響。好像走在這城市裡的每一步,都是聯通過去千年歷史的接口。

成都好,蠶市趁遨遊。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燈火上紅樓。

車馬溢瀛洲。

人散後,繭館喜綢繆。

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

立馬看風流。


走走停停 | 玩味成都之——成都博物館逛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