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拼的是,格局

人和人不一樣,拼得是格局

格局不一樣的人,到底哪裡不一樣?

小趙比小袁後進公司,可卻是小趙先升了職。
問起原因,公司經理說,小袁只盯著自己眼前那點事,其它工作就撒手不管;

小趙除了本職工作外,還是多面手,人際關係不僅處理得好,還能幫著領導分擔其它工作,有了他的協助,領導覺得輕鬆很多。


誰更適合升職,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

有的人只顧眼前利益,亦趨亦動。

有的人目光長遠,不光看到一棵樹木,還看到一片森林。

這就是格局。

我們拼的是,格局

大格局的人,往往有著較為縝密的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就好比盲人摸象,你可能摸到的是一條腿或者一隻耳朵,但有人能感覺到它是一頭象。

系統思維又好比搭積木,你可能只看到手中零碎的幾個小部件,但在高手眼裡,卻已經看到整個模型。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們並不是不在乎小節,而是他們看到更高遠的利益,他們懂得取捨,懂得統籌安排,懂得拎取最主要的東西,然後精準發力。

所以,無論是在職場、商場還是生活中,有系統思維的人,往往走得更遠。

我們拼的是,格局

如何提升格局

道理都懂了,可是如何培養系統思維,讓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提升格局呢?

我們可以從四個維度進行學習應用。

第一,從長度上培養“時間認知”。

設立一個長期目標,時間跨度越長,意義越大,忽略中途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捨棄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然後表現出來的就是大格局。

培養時間認知說到底就是把目光放長遠,那麼如何把目標放遠呢,這裡有兩個小方法。

  • a.首先是壓縮法:

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提出“24小時”理論,他將人生等價於24小時,假如你能活到80歲,那麼1年相當於0.3小時,30歲是上午9點鐘,一天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正在經歷困惑,感覺山窮水盡的時候,其實這些問題,在你人生的24小時裡,時針只輕輕地動了一點點,根本不算事兒。

所以,只要你重頭再來,還會有無數次機會。

這種時間觀,可以幫助我們從容淡定地度過很多危機,變得樂觀積極。

我們拼的是,格局

  • b.拉長法

相對於縮短法而言,還有一種是拉長法,那就是從未來看現在的自己。

比如,你目前的困擾是被上司數落了一頓,你正鬱悶,這時候,試想一下,二十年後你的樣子,你可能會豁然開朗:“二十年後,誰還認識誰呢?”

二十年後,你的上司已經是一位老人,沒必要和他較真,而你也許正處於事業巔峰,這些小事更沒必要去生氣了。

這麼一想,所有的委屈都風輕雲淡了。

第二,從高度上培養“大局意識”。

談到思想高度,最好的方法是學習。

首先是向成功人士學習。

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最主要的是他們高瞻遠矚的目光、廣闊的思路和活躍的思維方式。

平時,我們都習慣於用自己的經驗做事,但往往容易墨守成規。如果不更新現有的知識體系,那麼提升格局就比較困難。

如何提升格局,最好的捷徑就是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思維方式,然後儘可能地落到實處,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格局。

其次是和高手過招。

如果有機會,多接觸圈子裡的高手,看他們如何處人與事。一件事情發生了,他們是怎樣作出反應的,又是怎樣處理問題的,然後把他們的方法拿來學以致用。

再次是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提升自己。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走入舒適區,思維容易僵化,這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應該做出改變了。

給自己確立新的目標,學習新的技能,並且把計劃落到實處,督促自己更進一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層次。

第三,多角度培養“空間認識”。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感慨:

人們之所以寂寞,是我們心中築起了高牆。

看待事情往往只從自己角度出發,必定在心中築起藩籬。

所以看問題應當從各個角度去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世界是多面的,你不抬頭,怎麼能看到星星?

如果我們學會多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格局會更高一籌。

我們拼的是,格局

第四,從廣度上拓展我們的“認知空間”。

喜歡那句歌詞: “你是我的眼,帶你領略浩瀚的書海。

多看書意味著什麼?不是你看了多少字,而是經歷了多少種人生。

書本是拓寬生命的一條捷徑,更是提升格局的重要通道。

多看歷史類書籍。可以以史為鑑,知興衰。

多看名人傳記。可以學習偉人如何思考,學習他們的膽識氣魄和高瞻遠矚。

多看哲思類的書。可以讓你掀開事物表層的面紗,直接還原本質。

成大事者,往往擁有大格局,學習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