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天子之車

之前一篇文章《 》中聊到蘇洵給自己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的取名都和天子之車有關,這期咱們就談談古代的天子之車。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特意手繪圖一份~~

古代的天子之車

駕車用的車,為一根稍曲的圓木,長一般在2.8—3.2米之間。輈(音zhou,一聲)和轅是同義詞,其區別是單根稱輈,雙根叫轅。

輈前端一根用以縛軛駕馬的橫木。周代車衡為曲衡,長度達2.5米。衡的正中部位裝有“U”字形或橋形鈕,縛衡的革帶穿過鈕將衡繫結於輈頸之上。衡的兩側還裝有四個“U”字形銅環,用以穿馬韁繩。

古代的天子之車

駕馬的人字形叉木。外表全部或局部包銅飾,軛首系在衡左右兩側,軛腳架於服馬頸上。驂馬的軛不縛在衡上,而是直接架在馬頸上。

又稱“輿”,是乘人的部分。車廂平面皆為橫置長方形,即左右寬廣,進深較淺,車廂四周圍立欄杆,名車軡(音qian,二聲),而構成車軡的橫木叫軹。車廂後部的軡留有缺口,即登車處。車身上拴有一根革繩,供乘者上車時手拉,名綏。貴族男子登車要踏乘石,婦女則踩幾。車廂左右的軡因可憑倚,故又稱輢(音yi,三聲)。在立乘時,為了避免車顛人傾,在兩邊的輢上各安一橫把手,名較,形如曲鉤。車廂前端置一扶手橫木,叫軾。這種橫木,有的車三面皆有,形如半框。行車途中對人表示敬意即可扶軾俯首,這種致敬動作也叫作“式”。車廂底部的四周木框叫軫,軫間的木樑稱桄,桄上鋪墊木板,構成輿底,名陰板。陰板上再鋪一塊席子,名車茵。早期茵席為葦草編織,晚期則用錦類絲織物編織而成,豪華的車則以獸皮輔墊。講究些的車,輿上還立有車蓋,形似雨傘,因此又稱傘蓋,用以遮陽避雨。

古代的天子之車

用以安輪的圓木槓,橫置在輿下,固定方法是在輿兩側的軫與軸交接部位,各安一塊方墊木,因為其形狀像伏著的兔子,所以又叫伏兔。用革帶縛結,以防輿、軸脫離。軸外為車轂,轂外的車軸末端套有銅車軎(音wei,四聲)來固軸阻轂。軎呈圓筒狀,上有穿孔,用以納轄。轄俗稱“銷釘”,銅製,上端鑄以獸首或人像,約三四寸長。車輪貫在軸端上,為防其外脫,就要用轄插入軎孔裡。轄是古代車上關鍵的零部件之一,沒有轄,車就不能行駛,故為保險起見,轄端還有鍵孔,以穿革帶,縛牢防其脫落。

多用堅木製成,輪徑多在1.4米上下。由轂、輻、輞等部件組成。轂是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中心孔名壺中,用以置軸。為了美觀,轂上刻畫有各種紋飾,稱篆。由於轂是車輪上最吃力的部件,所以在其上加裝金屬飾件,用以固轂,套在轂兩外端的銅帽名輨。車輪的外圓框,是用兩條直木經火烤後揉為弧形拼接而成。兩者的接合處鑿成齒狀,以求堅固,所以輞又叫牙。牙邊還裝有銅牙,其上有孔,以細皮條穿綁,遂使牙木互相接牢而成一圓輪。轂與牙構成兩個同心圓,其上均有榫眼,名鑿,用以安輻。輻是接連轂和牙的木條,近牙一端較細,稱骹,接轂一端較粗,名股。插入牙鑿的輻榫叫蚤,裝入轂鑿的輻榫名菑(音zi,四聲)。

古代的天子之車

關於古代天子之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講述,例如最近大火的電視劇《清平樂》中有關於駕牛車還是馬車的問題等等,此外以上的內容感謝《中國古代交通史》一書作為參考,其中生僻字較多,不認識的已標註拼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