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疫情後或將進入全新時代

正如17年前的“非典”催生了京東和淘寶,過若干年後看,一定也會有行業頭牌把他們起家或發跡的原因和新冠肺炎疫情聯繫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讓幾乎全體中國人在長達數個月的時間改變了生活方式。這種改變有的時候,可能隨著疫情結束而結束,例如餐飲,雖然人們感受到在家做飯廚藝提升的樂趣,但到疫情煙消雲散之後,能夠想象得到,人們會從家裡衝出來呼朋喚友去餐廳大快朵頤。

有的改變則由於某種習慣的形成而成為孕育新的商業模式的沃土,比如便利店。

一篇題為《一家“封城”中的武漢便利店》的文章中這樣描述:街頭巷尾和社區裡的24小時連鎖便利店,成了封城後武漢民眾的“諾亞方舟”。人們從最初的採購米麵油、方便食品,再到後來用上了“買菜送菜服務”。便利店在此次疫情中扮演的角色,已經遠超出了一家零售商店的範圍。

據統計,在武漢包括中百羅森、Today、可多、蘇寧小店、美加宜、7-11、崑崙好客、易捷等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總數達到2131家,平均1家店覆蓋近5200個常住人口,覆蓋率遠遠高於全國水平。

便利店長期打造的鮮食供應鏈和零售雲平臺以及比傳統小賣部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貨源組織能力,讓他們能夠在疫情初期供應混亂的時候依然保持正常的運營。在第三方物流癱瘓的非常時期,能保持營業的都是擁有製造鮮食的工廠及配送鏈的便利店,而24小時“不打烊”的營業時間,更是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不僅在武漢,全國各城市的連鎖便利店都成為疫情期間保障供應的零售主力,由於便利店365天24小時無休的商業模式,讓便利店在春節前就充分做好了員工繼續上班的準備。無心插柳,便利店成為幾乎僅有的能夠全員在崗的行業。疫情期間,便利店讓人感受到城市的呼吸,讓出來透口氣的市民心頭有了一份暖意。

連續幾個月的隔離生活,讓很多原本在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和傳統零售店解決日常生活購物的城市居民得以高頻次光顧便利店,體驗了這種零售模式的方便、衛生。消費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一旦習慣於更高檔次的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就很難回到過去。疫情過後便利店勢必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

便利店在災害等特殊時期的作用,在其發展過程中,已經有過非常具體的體現。近四十年來日本所發生的幾次大地震中,便利店在防災、救災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995年阪神地震發生後,羅森派出直升機向受災地區的店鋪供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4分鐘後,7-11就成立了抗災應急指揮部,每天3次向災區運送商品,確保店鋪供貨充足。羅森則利用自家物流鏈配送原材料進入災區,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產。特殊時期連鎖便利店提供的方便和及時性,自然大大促進了人們平時對便利店的依賴。

早在20年前,有人就認為日本便利店已經飽和,但在電商已經充分發達的今天,日本便利店的總數依然處於增長當中。

在日本,便利店甚至被稱為“第四基礎設施”。甚至一些政府的公共服務也會通過便利店提供,2017年7月起,7-11、全家、羅森等日本幾家大型便利店公司被日本政府認定為發生災害時應國家要求提供緊急資助的“指定公共機關”。

門口結賬處的櫃檯,上邊擺香菸,下面放安全套,這幾乎是所有便利店的招數,這種擺放,把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必要性彰顯出來。

和所有傳統小賣部不同的是,每個便利店內都會有大概佔店面面積20%~30%的鮮食廚房。鮮食廚房意味著,每間便利店的周圍必須存在大量沒有時間精力在家做飯的人口,他們的基本特徵是:工作繁忙、時間不能自主並且有相對較高的收入。

鮮食廚房既是便利店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也是傳統小賣部無法實現的業務——鮮食意味著便利店必須建立穩定的食物半成品供應鏈。因此無論從需求還是供給上看,便利店都是社會進入到工業化後期、高度城市化的產物——白領成為城市就業主體。

上世紀70年代是日本便利店迅猛發展的時期。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實際GDP 增速平均達9%以上,但在70年代GDP增速放緩至年均4.8%,自此,日本結束工業化中期的高速發展階段,進入工業化後期的消費社會。1970年,日本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

1971年,伊藤洋華堂的員工鈴木敏文在美國出差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便利店這種不同於傳統小賣部的新業態,併力主公司引進到日本。此時正是大型超市在日本火熱的時候,公司大部分人反對引進這種業態。反對的理由很充分,和大型商超比,這種小店單位面積的銷售額肯定更低,同樣的銷售額也要僱傭更多的人工。但鈴木最終用便利店未來經營上與大超市的差異化和更高效的管理計劃說服了公司。

1927年,7-11的前身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國達拉斯誕生,由一家制冰公司創立。冰塊銷售點夏季天天開業,每天營業16個小時,公司發現居民在購買冰塊的時候還希望能順手買到牛奶、雞蛋、麵包等家常食物。於是冰塊銷售點就順理成章地轉型為小賣部。1946年,因為當時店鋪的營業時間是每週七天從早上7點一直到晚上11點,公司乾脆更名為7-11公司,此時公司開始進入擴張期,1963年,公司開始實現全天24小時的營業,此時才真正迎來了連鎖便利店的大發展機遇。

羅森在日本的規模僅次於7-11,羅森同樣誕生在美國。1939年,羅森成立,最早是一家牛奶店,也是上世紀70年代進入日本,後被日本人收購。

便利店的大規模擴張期,在美國是“二戰”之後,在日本是上世紀70年代。現代零售模式大體經歷了百貨商場、超級市場、郊區折扣店、便利店和電商這幾個發展階段。作為後發國家,中國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全過程。電商的橫空出世讓中國零售業進入了幾種模式並駕齊驅的狀態。

電商憑藉技術優勢,直接壓制了以沃爾瑪為代表的郊區折扣店在中國的發展,使這種模式尚未大面積普及便進入萎縮期。但便利店所擁有的特性卻很難被電商所取代。以Today、便利蜂為代表的本土連鎖便利店能夠快速崛起就是基於這種判斷。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便利店總數約12萬家,平均每家店覆蓋1.1萬餘人,銷售額達22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據商務部統計,便利店銷售增速在實體零售業態中排第一。

目前進入行業統計的本土連鎖便利店品牌已經接近上百家。這些新型零售企業正在飛快地取代夫妻店。

貝恩諮詢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消費者行為和偏好的改變,將進一步影響消費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將會加速提升,馬太效應可能愈加明顯。面對疫情,規模更大的連鎖便利店,顯現出更高的反應速度、調度能力、運營彈性,在後疫情時代,品牌效應將得以進一步彰顯,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同樣由於後發,中國本土連鎖便利店一開始就和電子商務相結合,將數字化融入了經營模式。因此,這種取代速度會比發達國家的過程走得更快。

作者為央視財經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