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汕頭一火鍋店內,出現了這樣一幕:
火鍋店的櫥窗內,兩隻老鼠正在悠閒地啃食牛肉,看到有人駐足拍照也不怕,甚至還站立起來,啃得津津有味。
執法人員隨後趕到,發現火鍋店防鼠設施不全、有鼠跡、廚房一片髒亂。
換句話說,被拍到是偶然,沒拍到的,後廚或許早已鼠患猖獗。
視頻一出,底下罵聲一片,畢竟,火鍋早已深入千百萬中國人的胃裡,指不定哪一天就要“中招”。
要知道,說到吃,中國人的花招不盡其數,
但問一會兒聚餐最想吃什麼,他多半會告訴你——火鍋。
《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火鍋超越小吃快餐,成為消費訂單量佔比最高的餐飲,高達20.3%。
沒有什麼是吃頓火鍋不能解決的,尤其是在寒風凜冽的秋冬季節。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能變成鍋裡的。
至此,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人們對火鍋的愛,萬物都在火鍋化。
但,那些鍋裡煮的,我們吃進胃裡的,真的那麼美味可口嗎?
被曝衛生問題的火鍋店,遠不止一家。
某知名火鍋店內,蟑螂的屍體明目張膽的躺在調料旁。
更滲人的是,還有顧客吃出了老鼠屍體,當場就噁心的不行。
被發現的尚且如此,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屍體”?這一切都只是意外嗎?
去年,重慶接連5家火鍋店因違法回收使用“老油”被查。
所謂“火鍋老油”,又稱為“口水油”。
就是將客人吃剩的鍋挑去剩菜,直接將鍋底油瀝在一個大桶子裡——火鍋油回收。
小火將回收的油慢慢熬製致沸騰,撇清上浮泡沫雜質再重新煉一下,透紅透紅的“口水油”就再次上桌了。
其實,這早已是不成文的規定,甚至有這樣的說法:“火鍋香不香,全靠老油調。”
網紅火鍋店也不例外,“口水油”就這樣成桶成桶擺在天台。
在被問到為何這麼做,他們回答的理所當然,“一次性肯定用不起,所以循環利用。”
更可怕的還在後面,不僅火鍋底油,食材也不讓人放心。
比如,售賣即將過期的肉。
如果客人發現“肉酸了”,處理方法簡單又粗暴:拿回去用豬血蘸一下,上上色。
進後廚一看,衛生環境更讓人目不忍視:
喝水的杯子和拖把,用一個盆清洗,不消毒,切肉的刀用來清潔地面,店員甚至不需要健康證......
更令人心驚的是,這幾乎成為了“行業潛規則”。
老鼠在後廚地上亂竄、爬進裝食物的盒子,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
還有的火鍋店用牛血兌水冒充鴨血。
要知道,要把劣質的牛血做得非常像鴨血,就要注入大量添加劑。
不法商販還可能加入甲醛、工業色素等,會對人體的肝臟和腎臟造成傷害......
人民日報也曾多次提醒,火鍋里人們最愛點的丸子,含十幾種添加劑,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13歲的小文因全身血斑、尿血住院,經化驗發現他的血液裡竟然有老鼠藥。
詢問得知小文出事前在路邊火鍋店吃了肉丸。
醫生表示,這不難解釋,毒死的老鼠肉被加工成肉丸,人吃了就會導致間接服食鼠藥,從而中毒。
看到這裡,顯而易見,壞的不是材料,而是人心。
人心還能壞到什麼程度呢?
人民日報曾發佈的一則新聞,差點看吐了所有喜愛吃麻辣燙的人:
一家麻辣燙店裡,所有食材全部放在地上,看起來像是用來洗衣服的盆裡,放著一些肉丸。
店主的兒子坐在一旁擺弄手機,雙腳極其自然地在裝肉丸的盆中又踏又踩。
整個過程持續了15分鐘,這期間,店家在一旁眼睜睜看著,也未曾上前勸阻。
不知店家的良心,是否也像那丸子一般,早已被踩在了腳底。
長沙的一家火鍋店裡,市民舉報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
後來調查發現,店裡的竹籤問題不小。
看似是一次性的,實際上是不經過消毒後反覆使用,直至發黑、長黴點。
人心之黑,怕是已經甚於發黴的竹籤了。
如果說,火鍋、麻辣燙,不健康的源頭都是食材,那麼被稱為簡易版的自熱小火鍋,問題就更大了。
它又被稱為“懶人火鍋”、“方便火鍋”,顧名思義,方便食用。
原理很簡單,下層的一些化學物質,遇水升溫發熱,將上層的食材煮熟即可食用。
就在不久前,吃貨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一輛載有2噸自熱方便火鍋的貨車在高速上起火,瞬時間貨車被燒得一片狼藉。
所幸,事故現場並未有人員傷亡。
但,並非每一次都那麼幸運。
“我就聽到‘嘭’的一聲,火鍋碗炸了”上海的方先生就由於加熱自熱火鍋引發爆炸。
熱液濺至右眼,導致眼球燙傷,治癒後視力也受到影響。
其實,自熱火鍋雖然簡單方便,但長期吃真的對身體不利。
先不說堪稱“小型煤氣罐的”加熱包易發生爆炸,就是裡面的食材也並不健康。
真空保存的菜餚,本身沒有那麼新鮮,吃出菸頭、蟲子、頭髮的現象,也是屢屢發生。
病從口入的年代,我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吃下去多少口這樣的垃圾了呢?
據最新一期全國癌症數據,每分鐘,有7個人確診為癌症。
而除了吸菸、飲酒等五種行為,飲食,竟構成了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原因。
那些我們並不熟知的有損健康的食物,存在於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
除了火鍋外,最受歡迎的國民美食,非烤串莫屬。
那溢出屏幕的香脆滑嫩啊,聞一聞都是致癌的味道。
那些高溫下熏製出的,你看了都記不住的化學物質,都有“致癌物”的罪名。
慢慢累積,可能誘發胃癌、腸癌等疾病。
咱們這個擼串大國,每年的胃癌新發病例已經悄悄逼近全球發病人口的半數了。
就拿人們最喜愛的路邊烤串——烤腸來說,你知道它是用什麼做的嗎?
豬肉?雞肉?
眾所周知,市面上的豬肉早已飆升,指望2元一根的烤腸裡有真肉,未免太過天真。
現實是,要麼是全部用澱粉做的偽造肉,要麼是雞皮鴨皮碎骨頭。
這都還算是“良心”商家,真正坑的是——死豬肉。
死豬肉長時間放置,腐爛變質,大量病毒滋生繁衍,極易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一些廠家用未經檢疫的狐狸肉、貂肉冒充,疾病一不小心就會“人畜共染”。
即使肉味不正也沒關係,味道不夠,食品添加劑來湊。
增稠劑、保水劑、色素、香精,通通往死里加。
造成的後果,就是全世界每年3.4萬癌症與大量食用加工肉製品有關,直腸癌風險增加。
能做出這些東西的人都是神人,能把它們賣出去的人都是強人,
能把這些吃下去的人都快不是人了。
其實傷害我們身體的,絕不僅是以上提到的幾樣食物。
快節奏的社會,讓各種重口味、網紅食品、添加劑盛行。
美食的標準不再是小煮慢燉的一碗好湯,好好吃飯的內涵不再是家人圍坐的一桌好菜。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一直寄生於我們身體的殺手。
人生不過76000多頓飯,你所吃過的每頓飯都記錄在你的生命日誌中。
你怎麼吃飯,就對應著一個怎樣的生活。
火鍋、烤串兒應該成為,偶爾為之的生活點綴,而不是生活重心。
無論多麼忙碌,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其實自己動手做一頓飯,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麻煩。
學會好好吃飯,才是人生的頭等大事。
閱讀更多 新地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