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李鴻章其人,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在晚清那種社會大背景下,對於他的一些事情明顯有失實之處,他在當時的情況下以一人之力頂住風雨飄搖的國家,實不應該將他列為亡國的罪魁禍首。

對於李鴻章賣國賊的失實評析

李鴻章的所作所為,在今天看來並不是一切都是他的錯,其中一大部分是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來決定的,絕非他一人之過錯。

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晚清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外國列強的入侵,大大刺激了當時的國人,但是面對清政府的無能,很多有心報國的也無能為力,認定這一切都是洋人造成的,對洋人恨之入骨,對於跟洋人交往的政府官員也抱有一種恨意。

這時期的李鴻章,由於受到政府的重用,主管的就是對外的事物,在國際舞臺上活動很平凡,無論從軍事,政治,文化上來說,他也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有很多對外政策上的行為被誤認為是賣國,誤國誤民。

洋務運動的失敗,李鴻章在軍事,外交上的失利,都讓很多人以為他用心不良,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他自己的政治地位。興辦洋務運動,儘管為落後的中國帶來了現代化,但是後面的一切都證明了這只不過是一場勞民傷財的運動,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中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李鴻章對於當時晚清軍事上的策略

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時,就發現軍隊軍餉問題對軍隊戰鬥力影響很大,他在於曾國藩的書信中就說過,軍隊兵響不及時發放,影響的不止是軍隊的戰鬥力,還影響到軍隊的整體實力。

此以後,李鴻章將大部分心血用到建設海陸軍上面,在他的親力親為下,海軍,陸軍整體實力有了很大提高。甲午戰爭之前,就大清和日本軍力比較,大清擁有海軍總人數大概三十萬,擁有各類艦艇八十艘左右,還有相當數量的作戰飛機和直升機。再看日本,擁有海軍人數四萬八千多人,各類艦艇六十艘左右,作戰飛機與直升機數量跟大清差不多。

在甲午戰爭打響時,李鴻章統領的淮軍數量大概是不到三萬人,配備了當時世界上都算得上的先進武器,不但如此,他還聘請了國外先進國家的教官前來教授現代化的軍事技術。

從以上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大清的海軍力量並沒有多大差距,也不至於到大清棄刃投降的地步。

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甲午海戰,讓李鴻章一生的心血化為烏有,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被打的亂七八糟,其實嚴格說來,北洋海軍的失敗,李鴻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他用人不當,擔任北洋海軍的基本全是他的親戚,還有淮軍中他的心腹之人。再者北洋海軍的失敗,一大部分原因是當時的清政府無能,朝中大量的親日派,頑固派阻撓。

李鴻章外交失誤導致罵名

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外交是李鴻章導致罵名最多的,在當時國家危難之間,李鴻章做為站在風口浪尖的人物,跟外國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揹負上了"賣國賊","賣國求榮"的帽子,直接讓他站在了與國人對立的一面。其實嚴格說來,在於這些外國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之時,李鴻章那一個不是據理力爭,但他就算本事在大,也只不過是清政府統治者的工具,清政府的無能軟弱,讓他也不得不簽訂這些條約。

李鴻章,有人說他奸,有人說他忠,他到底是忠是奸?

歷史終歸是歷史,我們不是在這裡為李鴻章翻案還是怎麼的,只不過看待歷史要從多方面的角度去看,李鴻章在歷史上爭議很大,各種說法都有,不過就我個人認為,李鴻章就算在做錯了多少事,也不能給扣上賣國賊的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