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最近有讀者在後臺提問:在一個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本來這也不算什麼大問題,不過跟他一聊才發現,這是很多職場新人存在的共性問題,甚至有些“職場老鳥”的發展也會被這個問題困惑。

他提到三個現象: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從表面上看來,他所在的公司真是“弱”爆了,至少在員工培養這方面實在欠缺,儘快離開才是上上之策。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把那位讀者提到的現象變成問句,我們就能發現真相: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這就是職場人在學習中的三大忌諱:懶、等、煩。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在公司學不到東西,絕大多數是因為懶。

中國有句老話:生活處處皆學問。在公司中更是如此。

在如今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一家公司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必然要竭盡全力。比如,不斷迭代產品、傾聽用戶的建議、提升組織的效率、完善企業文化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內容。

如果你在這些方面學的好,有能力,只要老闆不是傻子,升職加薪是能夠預見的。

所以我說,學不到東西,不是沒東西可學,而是你懶得學。

下面再聊聊在公司裡可以學到什麼,主要有兩點:一是專業能力,二是職業素養。

專業能力很容易理解,做銷售需要跟客戶溝通的能力,把握客戶心理的能力,促使客戶快速成交的能力;做講師需要公開演講的能力,製作PPT的能力,研究案例的能力;做編輯需要歸納、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這裡有個誤區:很多人都把專業能力當成能夠一勞永逸的方法,學會了逼單,所有的客戶都能手到擒來;學會了演講,上臺前的準備就無足輕重……

方法不迭代,最多隻能稱得上技能,算不得能力。

這裡分享一個我的故事。

在上一家公司,因為我對自己原來編輯的工作產生了厭倦,於是就自學了搜索引擎優化(SEO)。剛開始公司也沒人教我,也不需要我學這些,只是因為我對原來的工作不滿意而產生的自發學習行為。

在業餘時間,自己搞了個博客網站,並把幾個核心關鍵詞優化到了百度首頁。流量大了以後,就有廣告商找我投廣告,憑藉這個博客網站我掙到了人生第一個5位數報酬。

後來公司因為戰略調整,把重心放到獲取流量上,並且專門成立優化部門,招聘具有多年優化經驗的大牛來擔任部門經理,而我因為對這方面也有研究,也成為新部門核心人物。

以至於後來找工作,憑藉在優化部門幹出的業績獲得了目前公司的青睞,併成功轉型成自己夢寐以求的運營人員。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如果你感覺自己在公司學不到東西,需要捫心自問,是公司真的不行,還是你真的懶

如果是前者,立即離開,不要混;如果是後者,逼自己一把,不要渾。

這個世界上除了老師和家人之外,沒有人有義務教你任何東西。

如果向別人學習,就需要你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你的態度,也有可能是你的金錢。

但是如果你“懶”還“窮”,指定沒戲。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在職場中,還有一種人,要說懶也挺勤快,但出來的結果總是不盡人意。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特點:等。

等別人有時間的時候會教給我的;

等我準備好了會開始做的;

等我看完這本書肯定能找到方法;

……

所謂的“等”,說白了就是拖延症。

當一件事被你一拖再拖,到無法可拖的時候,你交出來的成果一定是應付了事的。

職場學習也是如此。

我們經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其實就是因為這些人很主動

真正的職場精英一定是主動學習的。

羅輯思維的CEO脫不花,在1997年還是一個揹著父母偷偷輟學打工的辦公室小妹。

因為所在的公司是廣告代理公司,每天耳濡目染漸漸對廣告也產生了興趣。如果僅僅是興趣,故事可能到此就結束了,脫不花也只是一個對廣告感興趣的小文員。

當時在北京有個“廣告人沙龍”,每週都有廣告圈的牛人過來免費分享,脫不花就經常在這裡蹭聽。

也就是在這裡,脫不花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機遇。

因為經常來這裡聽大咖分享,她對廣告漸漸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一次全公司的方案討論會上,她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引起了公司的注意。不但讓她參與整個項目,甚至到最後成為了整個項目的主力。

本來,整件事跟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就是因為她平時的積累和準備才讓她抓住了這個機會。

我們現在已經比1997年進步太多,學習的機會和途徑也成幾何倍增加。但也因為機會的增多,很多人反而更學不到東西

比如,買了很多書很少看完過;報了很多課程從來沒學完整;去參加線下沙龍,人很積極,卻不帶腦子,最後加了一堆微信,也不常聯繫……

等有時間了再看,等有時間了再學,等有時間了再聯繫……

書到用時方恨少,需要幫忙時才發現已經沒有幾個願意幫你的人了。

等到最後,終究是一場空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所謂“煩”,就是指職場人在學習過程中太浮躁,沉不下心。

在前公司的時候,那時公司剛招來一個新員工小C。

為了鍛鍊他的能力,公司安排他做一個商業案例的研究,同時也安排我們這些有過案例研究經驗的老員工協助他完成。

很快,他交出了初稿,我們給他提了一些建議。

又過了幾天,第二稿出來了,我們發現只修改了我們提建議的部分,有些很明顯的語句錯誤還是沒有更正。

於是,我就問他,這都第二稿了,為什麼一些基本的語句和詞語的使用還有錯誤。

他說,你上次咋不說,說了我一次就改好了。

另一個同事指出他有些地方需要優化,並提出了幾個具體的點。

他問,你說怎麼改?

同事說,這是你的工作,我沒有義務幫你思考。

接下來,他再去找我們請教,我們都懶得搭理他。

後來,實習期滿之後,公司讓我們對他進行評價,看他是否適合這份工作。我在評價表上填了“否”:做事浮躁,缺乏鑽研精神,建議辭退。

職場人因為工作忙,學習的時間短,這就更需要“踏實”。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浮躁”的學習,帶給你的不僅是學無所獲,更是浪費時間。

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著名學者李大釗曾說過: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塌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

我輩應銘記在心。

在公司學不到東西,該不該辭職?

如果你“懶”的學,請逼自己一把;

如果你“等”著學,請主動一些;

如果你學的“煩”,就踏實一點。

如此,還怕在公司中學不到東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