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慢性疾病“和平共處”?

本文首發: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

我在病房裡遇到的患者,根據不同心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 一類患者對自己的疾病過於擔憂,經常煩躁、失眠,甚至常年住在醫院裡不敢回家;


  • 而有一類患者心態卻不同,認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只要平時遵醫囑服藥,雖然有病卻不影響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下面兩位就是兩類不同心態的患者代表:

李大娘是一位80多歲患有冠心病10餘年的患者,但經過正規的冠心病藥物治療後心功能基本正常,輔助檢查也未發現明顯異常,一般的體力活動基本不受影響,醫生建議可以出院服藥就可以。

但李大娘一提起出院就自稱自己心衰很嚴重,想象自己回家會出現各種心血管意外,多次勸說都不願意離開醫院,把醫院當成了家

老伴也變得焦慮,說不敢接李大娘回家、自己患有高血壓病也願意陪老伴一起住院,醫護人員怎麼勸說就是不出院。

另一位也是80多歲的趙大娘就不太一樣了,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2年前因為心肌梗死在冠脈植入2枚支架,術後還有心衰症狀,平時一般活動明顯受限,不是喘憋加重一般不來醫院住院。

在家裡,還

為家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時和老伴出去散步,看看書、寫寫字,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豐富多彩。

她還久病成醫,自己對所患疾病都有所瞭解,提起心衰的控制說的頭頭是道,很少有人知道她曾患過心肌梗死。

李大娘和趙大娘形成了鮮明對比,兩位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待疾病的心態不一樣。

隨著人均壽命增加,與病共存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學會與病共存、度過美好的晚年生活非常重要:

如何与慢性疾病“和平共处”?

1. 把慢性病存在看成和年齡大會長出皺紋、白頭髮一樣正常。首先要接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個臟器都會老化,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而且這些慢性病不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需要長期服藥。家屬更要調整好心態,經常給予開導,而不是一起焦慮,增加患者精神負擔。

2. 意識到目前醫療有限,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找到有效解決,也不是都需要治療或者服藥,也不是服藥越多越好,服藥越多療效不確切反而增加了毒副作用。

3. 對自己所患疾病有更深的瞭解,達到和疾病共處的最佳狀態。可以看一些健康類節目或相關書籍,也可以看看哈特瑞姆的科普欄目,瞭解一些常見的醫學知識,學會自我管理疾病。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認為患上了慢性病就等於只有疾病無法享受生活,老年生活越豐富多彩就越會淡化疾病帶來的痛苦。

4. 培養好一兩個愛好,多交幾個共同愛好的朋友,多交流經驗陶冶情操,交幾個病友,互相交流學習好的與病共存的經驗,快樂地生活。

5. 住院期間也可以和主管醫生交個朋友,有一些自己拿不準的疾病可以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諮詢一下,減少來醫院的次數及減少住院率。這裡推薦一下哈特瑞姆的安心管家,提供專業的院外管理:

安心管家

與病共存,不是說不治療、控制疾病,而是希望大家接受身體的自然衰退,正確對待衰老以及相關疾病,不要過度醫療檢查和藥物治療,在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樂觀心態、努力減少不良生活習慣之餘,學著與病和平共處,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