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通勤上下班,時間自由支配,不必被老闆指手畫腳……許多人帶著這些美好幻想開啟自由職業之路,卻在一段時間後幻想破滅,他們發現自己在從事自由職業時無法擁有良好的工作狀態,抗干擾能力差,工作時經常被手機信息打斷,被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吸引,並且因為作息紊亂,身體素質下降,心情日益焦慮,身心久而久之被整垮。更糟糕的是,他們發現工作產出比之前上班的時候還要低,導致收入越來越差,最後不得不放棄自由職業重返職場。

對自由職業者來說,最現實的問題是:你的工作產出是否足夠有價值以致有人願意付費買單。與此同時,有一個困擾擺在面前:在這個注意力被不斷分割的時代,對於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的自由職業者來說,能不能避免受到干擾,專注工作,產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從而獲得期望的收益?

如何解決這個困擾?《深度工作》這本書就可以給從事自由職業的你提供很好的指導方法。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深度工作》一書的封面

《深度工作》一書圍繞深度工作法展開討論了深度工作的意義及其踐行準則,其中倡導的深度工作法,在工作方式、工作習慣、專注力以及時間管理這4個方面對於工作人士的建議,同樣能夠幫助自由職業者通過高效工作習慣的建立 ,實現優質產出,在自由職業之路走得更長遠持久。

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紐波特,是暢銷書作家,也是學習領域的人氣博主。作者創造了“深度工作”的概念,極力擁躉深度工作。大學畢業後10年的時間裡,他出版了4本書,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高頻發表同行評審學術文章,還受聘成為喬治城大學的終身教授。作者正是踐行“深度工作“理念的受益者。

那麼,何為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比如全情投入地寫書、學習複雜的電腦編程知識等。

與之相對的,是浮淺工作

“浮淺工作,是指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對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比如查看和回覆郵件,打印複印文件,瀏覽新聞資訊等。

作者之所以在工作中有很多極有價值的產出,是因為他每天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大量的深度工作中,並努力精簡浮淺工作。

他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創造出有用的東西,產出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產品,而這項任務需要深度。

這也提示自由職業者,有持續高質的產出是保證收益的前提,而想要有好的產出,就需要進行深度工作。具體如何實現呢?來,參考以下4個方法。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選擇合適的深度工作哲學

工作哲學,這裡可以理解為工作模式或工作方式,作者介紹了4種深度工作哲學,你可以一一瞭解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禁慾主義哲學:完全屏蔽職業生活中的干擾和浮淺內容,最大化實現深度工作。“其踐行者往往有明確且價值極高的職業目標追求。”

比如本書作者提到的科幻作家斯蒂芬森,他基本不與外界對話,不回覆電子郵件,不出席會議,而是專心把自己的時間拿來寫小說。

對絕大多數自由職業者來說,如果完全屏蔽外界聯繫,可能不太利於職業發展,一方面自由職業者常常需要與客戶保持聯繫維持合作,另一方面因為離開了職場,社交範圍變窄,如果放棄與外界交流,那就更容易變得閉塞。

雙峰哲學:將個人時間分成兩段,一段時間用來做高強度、無干擾的深度工作,另一段時間做其他對專注度要求不高的浮淺工作。

有些作家、畫家、設計師等自由職業者,會選擇消失一段時間去專心創作,完成創作後迴歸大眾視野,售賣創作成果。我關注的一些已經積累了一定粉絲基礎的優質公眾號作者,也會採取這種方式,為深入研究某個主題,閉關閱讀書籍和寫稿,一段時間後再發文與讀者互動。

節奏哲學:創造一種有節奏的工作日程安排,使其變成常規習慣,以確保一定的深度工作時長。

作家村上春樹,每天早晨4點左右起床,泡咖啡吃點心後開始5、6個小時的寫作,每天下午則用來閱讀和聽音樂;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每天早上4:30起床,吃完早餐,看完報紙,6點之前趕到辦公室開始工作;迪斯尼CEO羅伯特·艾格,每天4:45起床,5點去健身房,6點進辦公室工作……

有規律有節奏的日程安排,助力這些名人大佬在工作上獲得高價值的產出。

這種方式適合大部分人,其最大的好處在於保證自己有一定的深度工作時長。建議從事自由職業的你,給自己制定一張作息表,每天遵照執行。

新聞記者哲學:在日程安排中,隨時能立即進入深度工作模式。

日程安排比較緊密、需要擠出時間進行深度工作的人士,可以選擇這種工作哲學 。但作者指出,使頭腦迅速從浮淺轉入深度模式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沒有經過長期練習是很難做到的,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深度工作的新手。

有些媽媽辭職在家帶娃的同時,寫稿經營自媒體賬號,或者給客戶寫項目方案,翻譯文稿等,她們需要在寶寶自己玩耍或者睡覺時,見縫插針投入工作。這種情況就可以嘗試這種記者哲學。當然了,這種方式難度很高,要長期刻意練習才有可能做到。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養成固定的工作習慣

在《自控力》一書中,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向我們闡明,人的意志力和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你不斷使用它,它就會被不斷地消耗,漸漸地疲憊。

當你時不時思考與糾結要做什麼事的時候,即是消耗意志力的時候。如果將工作習慣固定下來,轉變成大腦的本能反應,你就能夠自然而然地進行每一步的工作,消耗的意志力少了,就有更多的精力用以深度工作,也會有更強的自控力來應對網絡等誘惑。

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操作:

1、固定工作場所

給自己指定辦公的地方,一到辦公場所,就能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心理學者、自媒體人氣博主陳海賢老師在一個課程裡分享了環境力量的強大性,他會在家裡安排一個書桌專門用來做跟工作有關的事情,也會專門跑到圖書館工作,而且他從不在心理諮詢室以外跟別人做心理諮詢。對於環境的特定安排,使他能較快進入狀態,高效完成工作。

2、設定工作規則和程序

這一步是為了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不至於把精力消耗于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等等這些問題上面。

現在很多人喜歡使用番茄工作法,你可以在工作的時候,給自己設置番茄鍾,每個番茄鍾定25分鐘,一個番茄鍾結束後,起身活動、喝水,休息5至10分鐘後,開始下一個番茄鍾,繼續工作,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直到完成任務。

你還可以規定自己在兩三個番茄鍾結束以後才能使用網絡。

3、讓大腦和身體支持你的工作

可讓自己在工作中穿插一些常規小習慣,比如喝咖啡、喝茶、吃點健康零食、散步等,以此增強大腦和身體的能量,支持我們的工作。

舉個例子,之前看過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的一次訪談,他說自己通常在凌晨3點就起來,先喝杯果汁或喝杯茶,才開始寫作。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培養不易分心的專注力

作者在書中給出一條公式:高質量的工作產出=時間x專注度,這無疑給了自由職業者一個提醒:要想有高質量的產出,就得提升專注度。對此,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訓練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1、限制使用網絡

你本來有一個任務要做,微信“叮”一聲,你趕緊拿手機看信息,緊接著關注的訂閱號發了篇你感興趣的文章,你點擊瀏覽,看到底下,給你推薦了一款產品,你忍不住點擊鏈接購買……真正的工作還沒開始呢,時間就過去了一大半。

網絡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對注意力的剝奪是永無止盡的。因此,要刻意與網絡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且定期遠離社交媒體。

當你需要進行深度工作,比如寫方案、畫圖或寫稿的時候,斷網,手機關機(有必要的話,事先告知重要的人),或者把手機放得離自己遠遠的,規定自己事情做完了才能上網刷手機。

此外,還可以用有益身心的方式取代用網絡的方式來消遣。平時給自己列個休閒清單,上面寫著跑步、做瑜珈、看十頁書,整理花草等等,一到休息時間,就做點休閒清單上的事,而不是隻會拿起手機刷淘寶、刷朋友圈,刷抖音視頻。

2、設置有挑戰性的截止期限

很多人在任務截止期限來臨之時,火力全開,效率翻倍,極速完成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當一份需要專注投入才能完成的任務擺在你面前時,比如要寫一篇稿子,一般情況下你要花2小時寫完,這時你不妨試著打破自己的舒適區,要求自己在1個小時內寫完,在此期間,全神貫注、拼盡全力寫出來。

時常給自己設置這樣有挑戰的截止期限,能日積月累地幫助你提高大腦集中注意力的強度,省時高效地產出。

3、做有成果的冥想

在進行一些流程熟練無需動腦的體力勞動時,可以讓自己同時思考或解決一個問題。

你就試著在走路時構思某篇文章提綱,洗澡時思考某個方案的步驟,拖地時總結你學的某節課的重點……長此以往,你會更容易掌控自己的注意力,隨時進入專注投入的狀態。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提升時間把控能力

在踐行深度工作時,對時間的有效把控和計劃也有助於深度工作的順利進行。這裡有兩個準則值得踐行:

1、到點下班

《深度工作》這本書的作者有一個習慣:5點半之前結束工作。以終為始,他通過這個時間規定,要求自己工作時專注、高效、深入地完成目標。

工作的時候全力以赴,到點就下班,這不僅讓我們在截止時間帶來的壓迫感下全力投入工作,也使我們避免無休無止地工作,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來補充能量、恢復精力。

自由職業者正因為可自由支配時間,才更要提醒自己掌控好時間,不如給自己製作一張上下班打卡表,嚴格控制工作時間。

2、計劃好每一分鐘

制定計劃對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但是連1分鐘都要計劃好,就不是誰都有這意識的了。

知名職場博主秋葉大叔曾在分享時間管理經驗時說,他非常清楚自己每1分鐘、每3到5分鐘,每10分鐘可以完成哪些任務、有怎樣的產出,所以當碎片時間到來時,他能夠立刻安排這些時間來完成一件小工作,而不是臨時去計劃做哪些事。

這一點很值得學習和效仿。有了明確細緻的計劃,你至少可以避免頻繁地拿起手機刷屏,避免原本可以用來深度工作的大塊時間被碎片化。

自由職業者收益不好,半途而廢怎麼辦?深度工作法助你擺脫困境

《深度工作》這本書呼喚人們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迴歸匠人精神,精心打磨手藝,在職業工作中創造意義。對自由職業者來說,想要創造出更高的工作價值和更大的收益,想要實現自由職業道路的長久發展,就很有必要重拾“匠心”,深耕於專業領域,在工作過程中抵抗無休無止的干擾,專心深入工作,精心打磨出過硬的技能和高價值的產品,得到買方認可。

(除《深度工作》一書封面圖片,本文其它圖片來自unsplash.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