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靈潤明中醫,訪灌雲縣中醫院主治醫師封寬德

近幾年,在灌雲縣中醫院,有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一直困擾著人們,令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即在門診二樓的封寬德的中醫門診室裡,每天的患者門庭若市,絡繹不絕,而許多其他醫生的門診卻是門可羅雀,人煙稀少。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寬德,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如此牛掰?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進行了全方位的探尋揭秘。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筆者曾祖父封其樹(號新如,時稱痘神,1900—1988)、曾祖母王美蘭(1902 -1987))

封寬德出身在數世醫儒之家。其曾祖父封其樹(字新如,1900-1988),精研痘疹,通曉內兒,聞名遐邇,被時人稱為“痘神”。封寬德兒時即好奇心強,勤于思考。受曾祖父影響,被中醫所深深吸引,獨鍾號脈,頗得曾祖鍾愛。曾祖父對寬德言傳身教,耳提面命,將其畢生所學授於寬德。封寬德15歲正式學醫,從《湯頭歌訣》、《藥性賦》、《傷寒雜病論》等學起。為了傳承祖業,封寬德背誦曾祖父治痘的臨床經驗——《封氏秘集》全書,並且抄寫一遍,他從中領悟頗多,醫術增進頗深。其曾祖父對寬德教誨甚嚴,不僅要求他要樹立大醫雄心,還要著書立說,廣傳健康,造福萬民。封寬德果然不負曾祖所望,刻苦鑽研,迄今為止,已發表國家級論文十六篇,還先後出版了《國醫經驗錄》、《中醫臨床經方集》、《德醫孟河平中奇》等醫學著作。作為一個基層醫院的門診醫生,每天要接待上百個患者,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利用業餘時間及節假日著書立說,其治學精神實屬難能可貴。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如今,封寬德已經是中青年名中醫師,在連雲港一帶頗有名氣,周邊地區甚至外省也有很多患者來灌雲找寬德求醫問診。他的成功,家學淵源、曾祖教誨是主要原因,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刻苦鑽研的結果。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寬德對中醫雖然天賦好,但他更勤于思考和實踐,並且及時把名醫所授之學、自己實踐感悟進行積累、總結。他15歲跟隨曾祖父學習,通過自學考試,33歲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其後,他不斷訪求名醫,多次參加國家級、江蘇省中醫骨幹培訓學習,師從多名國醫大師,吸納眾家之長,並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驗方,尤其擅長多種內科雜病的診治,在脾胃病、乳糜尿、糖尿病、不眠等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他利用晨窗夜燈之餘,潛心研讀岐黃之術。他曾說,“我利用一切可用時間整理醫案和心得體會,節假日帶著問題請教老師,做好記錄,修正治療方案”;“牢記名師教誨,用心鑽研,排除雜念,著眼於基層,精心診療每一位求診患者,回訪、觀察用藥效果、藥物反應、心理變化,認真書寫病歷,及時撰寫中醫論文,幾個典型方劑反覆多次用於臨床,體會很深。”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寬德和江蘇省中醫院請單兆偉導師合影)

梅花香自苦寒來,勤學方使學問來。他先後榮獲連雲港市基層名中醫、江蘇省農村中醫優秀人才稱號。2013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王國強局長來連雲港調研期間,親自為封寬德頒發連雲港市基層名中醫獎。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寬德與孫志廣博士生導師合影)

封寬德是全科醫生,他長期紮根鄉村,為基層百姓排解疾苦。儘管現在他調到灌雲縣中醫院工作已有十多個年頭,但仍然經常下鄉,即叫即到,常常為了一個病人反覆多次前往診視。多少患者及其家人不僅歎服他的醫術,更讚歎他的醫德。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丁三青教授的親身經歷讓他從封寬德醫生身上真正讀懂了“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回憶往事,丁教授至今依然記憶猶新,他說:“3年前,我年近90高齡的家父病危,家人為他準備後事。我急忙趕回家中,經過同學的介紹,找到了封醫生。封醫生二話沒說,就驅車趕到我家。經過一番問診,他開出了三付中藥。家父服下以後,第二天便起死回生,在場所有的人無不為寬德的醫術所驚歎。其後,他又多次來訪,直到家父康復。他的醫德使我們倆成為至交。”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寬德和中國礦大博士生導師丁三青教授合影)

中醫的根基在基層,中醫的生命力也在基層。中醫師要有所作為,必須紮根基層,以仁愛之心服務基層。封寬德醫生長期紮根基層,服務基層,贏得了百姓們的尊敬和愛戴。一名好的中醫師,不僅有豐富的診療經驗、獨到的診療方法,而且要對中醫藥文化有著深刻的領悟。封寬德醫生在對中醫藥文化的學習方面也頗下功夫。中醫分為多個醫派,孟河醫派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流派,自近代以來直至今日,其影響越來越大。孟河醫派用藥輕靈、醇和,效如桴鼓,可謂“平淡無奇起沉痾”(封寬德詩句)。封醫生明顯受孟河醫派的影響,他的診療方法、驗方是對孟河醫派的繼承和弘揚。在他的行醫生涯中,師從多名孟河醫派國醫大師,這對於他來說,受益終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丁三青教授說:“寬德3年前為家父開的藥方,我看了之後發現大多是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吃到的東西,但這些不起眼的東西配在一起,療效神奇。從那時我開始知道並瞭解了孟河醫派,也開始對寬德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寬德身上,有一種醫儒的氣質。這就是中醫藥文化的力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也許與從事的職業有關,封醫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鍾愛。從日常生活到中醫中藥,從治病救人到修身做人,封醫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濡染。實際上,凡是中醫大家,無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踐行者,都是醫儒。這是因為中醫中藥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太過緊密。從哲學上說,中醫學就是中國傳統醫哲,中醫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載體,中醫也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並且把中國傳統文化以濟世活人的方式深入百姓血液之中。中醫理論的源頭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思想。中醫學中的任何一種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都有著堅實的理據,如中醫強調天文、地理、人事的整體性、和諧性,切合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順其自然思想、佛家的隨緣任運思想。隨著中醫學學科的發展,中醫成為一門科學,那些對中醫持“廢除論”的人,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漠視、曲解,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別有用心。事實上,包括中醫中藥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仍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就在於它不僅是科學的,而且是生於中國長於中國服務於中國的,這就使其成為“金剛不壞之身”。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中醫能否不再被“邊緣化”,並且發揚光大,自身的創新是重要的因素。另一重要因素在於中醫人的追求與擔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篇》中提出,“凡大醫者, 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是中醫人的道德追求。所謂“醫者仁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人的道德要求。因此,凡欲成大醫者,不獨醫術高超,更需醫德高尚。“懸壺濟世”“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千百年來成為中醫人的職業標杆、道德座右銘。對此,寬德也孜孜求之。從百姓的口碑中,印證了寬德的追求。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封醫生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做“有心人”。他把“後學優勢”轉化為“厚積薄發”,他善於學習,拜名醫為師,拜實踐為師,把學到的東西及時記錄下來、整理出來,經過自己的消化再思考,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治療方案。所有這一切,源自於他的“擔當精神”。當年,85歲的曾祖父對少年的封寬德說:“家傳的希望寄託在你身上,不要辜負太爺的期望,將封家中醫經驗著書立說,讓天下人都享有健康。” 正如封醫生自己所說,“筆者整日應診於門診,想起曾祖的叮囑事感壓力重大,《左傳》之‘三立’、《千金要方》之‘三餘’銘右理念縈繞耳邊;利用晨窗夜讀、班前班後分秒時間;整理醫案歸檔,將曾祖治病學術思想,治痘經驗歸納入書,恐怕自已學識淺薄,有負於中醫同仁;痘已絕跡,但其中醫文化不能丟棄,中醫傳承不能丟失,越思越感責之重大,下定決心,減少應酬、會友、開會時間,編纂心得成賦,對藥相配,有效方劑映證,醫案按類歸檔等;旨在中醫天下共享,中醫天下同樂,藉以拋磚引玉,更好更優更效地促進中醫藥發展。”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作為中青年中醫專家,封寬德醫生有如此素養和擔當,實在是中華醫學之大幸。成功的路上沒有擁擠,封寬德醫生不斷探索,是他練就了一身的“絕技”,造福八方患者。

大醫精誠,是患者眼中的封寬德;懸壺濟世,是封寬德自己畢生的追求;精益求精,是封寬德對自己的要求……在成為“中醫大師”道路上,封寬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高擎起孟河醫派的大旗,始終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灌河灵润明中医,访灌云县中医院主治医师封宽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