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在第三天的團隊衝刺中,我們選出了最優方案,並針對性的完成了原型的腳本。在第四天的衝刺中,我們需要將腳本變成原型。這個原型並不需要你耗費大量的精力或者是金錢,我們需要用一種極簡的方式來進行,而這種方式對應的製作出的原型,我們稱之為最簡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雖然簡單,但足以以假亂真,讓客戶能夠為之做出真實的反應。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最簡可行性產品

創造一個真實的產品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曾經辰悟君也主導了一個教學平臺的軟件開發項目,按照正常線性開發流程,需要產品經理寫好需求說明書,經過管理團隊反覆的評審和修改,交由UI進行設計、前端開發、後端接口開發、軟件部署、軟件功能測試等等一系列環節,一個頁面的開發在銜接不好的情況下,都要耗費3-4天的時間。

然而這種開發成本無疑對於以驗證想法為目的,快速獲取用戶真實反饋的目標而言難以承受。為此,在這個階段,我們並不需要創造一個真實產品,我們更多地要利用第四天的實踐快速創造一個虛擬產品,足夠真實到可以測試,縮短驗證週期。而這一個虛擬產品,我們通常都稱之為最簡可行性產品。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最簡可行性產品意味著要用最低的開發成本、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個能夠體現項目創意的產品原型,並通過該原型能向用戶展示產品的關鍵功能,獲得真實的用戶反饋。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創業公司用產品演示來驗證市場並銷售最簡可行產品(MVP)的著名案例就是Dropbox。這是一款網絡文件同步工具,通過雲計算實現因特網上的文件同步,用戶可以存儲並共享文件和文件夾。在還沒有實物產品的情況下,該公司用3分鐘的視頻展示了Dropbox的預期功能,註冊量一夜之間從5000人激增到75000人。現在,Dropbox已經是知名的雲存儲公司,2018年初進行了IPO,市值超過110億美元。

MVP不僅限於產品演示視頻,可以有多種產品形態,比如APP原型、實體模型、情景故事展現等。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最簡可行性產品製作

在製作最簡可行性產品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在浪費時間和不夠真實中取得平衡,畢竟原型再簡單也是需要與用戶進行交互的工具。

為此,我們的心態要調整,從追求“十全十美”到“差強人意”,從追求“長期質量”到“臨時模擬”。同時,我們要遵循簡單原則,即我們可以給任何東西建模,原型是一次性的,內容要恰到好處,必須逼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原型的製作。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製作原型的流程可以分為四步:

  1. 選對工具。不同的原型產品形態決定了我們使用的工具不同,例如產品原型是APP的話,我們則需要使用Azure、墨刀等常用的原型設計工具;如果產品原型是方案,則需要使用Powerpoint等工具來實現,這種方式很多公司都在使用,即在沒有實際產品的情況下,通過PPT來呈現你的想法,以此來獲得用戶的反饋,並進行即將發佈產品的預售。
  2. 逐個擊破。我們需要對原型的各個部分進行分工協作、逐個擊破。我們需要製作者、整合者、文案、資源收集者以及採訪者,通過各個角色的貢獻,對每個部分進行突破。
  3. 縫合完整。對分工協作各個角色的貢獻進行整合,保持統一的風格。
  4. 先行試驗。在每個部分的實施中,可以儘可能進行試驗,獲得一些初步的反饋,並運用於產品的迭代中,同時,我們要確保方案中的關鍵功能都有所涵蓋。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在原型製作過程中,思路受阻的情況下,我們不妨運用購物療法,即去當地專賣硬件或者容器的商店,探索現實生活中可以借鑑的解決方案。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總之,第四天是最有挑戰性的一天,是團隊衝刺想法變成產品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獲得用戶的反饋,才能真正地探究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瞭解產品成為受歡迎商品的可行性。

有想法不知道怎麼落地?製作產品原型也許是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