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行業觀察:從“10萬個指標”到“10萬元消費”,汽車行業復工復產還缺什麼?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孫曉媛)前不久,一則《北京研究新增至少10萬個新能源指標》的新聞挑動了人們尚處在疫情防控中的敏感神經。不過隨著北京市商務局的回應和致歉,這場風波在網友調侃的“空歡喜”中悄然銷跡。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此前介紹說,我國在去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汽車就已經佔到了10%左右,而產銷量更是連續11年穩居世界首位。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都下降了40%多。如果單看2月份數據,同比下降幅度則高達80%。

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不管是在政策層面還是在市場層面,汽車消費都被寄於了厚望。

復工復產

近日,武漢三環誠通漢口汽車專營店銷售負責人吳雅欣告訴央視網記者,門店自4月1日復工以來,到4月16日總共賣了26臺車,相較去年同期銷量下降了48%。而他們也正在積極探索網上銷售渠道,比如開抖音直播和公眾號宣推等。針對全國醫護人員及湖北本省人員,他們還在價格、團購、換置補貼、售後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力度空前的促銷活動。

“能接到一些諮詢的電話,但還是比較少,基本都是在網上談好了,才過來提車。”吳雅欣說。

北京一家汽車銷售公司銷售顧問趙先生告訴記者,半個多月來門店已經售出50多臺車,離本月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在出售的汽車當中,價位在10萬元到20萬元之間的車佔大部分。因為是訂單式生產,所以目前庫存方面沒有太大壓力。此外,該門店目前還沒有任何促銷活動。

記者看到,該家汽車維修保養和洗車業務已經對外開放,而一位洗車師傅告訴記者,此前他們的洗車業務是不對外開放的。

后疫情时代行业观察:从“10万个指标”到“10万元消费”,汽车行业复工复产还缺什么?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而暢通循環是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前提保障。汽車因產業鏈長、關聯度高、涉及面廣等特徵,在盤活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性價比”不可忽視。

此前,一系列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陸續推出。其中,“將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加快充電樁建設以及促進二手車流通”等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

資深投資顧問張貴傑向央視網記者表示,從整個產業發展來看,這些相關政策既是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也是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長久之策。

在全國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除了汽車市場本身外,記者發現與汽車相關的駕校培訓考試等產業也在陸續恢復中。在北京市周邊從事駕校招生教學工作的崔先生告訴央視網記者,目前教練工作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工,但已經有不少學員報名了,“現在每天大概有十多個人,相較於之前已經不算少了”。

崔先生說,此前他有一輛北京牌照的車,但是因為上班和居住的地方都在五環外,基本上也用不到,就找了箇中介按每年12000塊錢的租金給租出去了。目前他的車掛的是外地牌照,正在打算考慮換一輛新車。被問到會不會考慮新能源汽車時,他說:“堅決不換,因為沒有地方充電。”

喜憂參半

長期以來,因配套設施不夠完備、技術水平尚難滿足需求、產品更新成本較高,以及地方政府限購等原因,消費者對購置新能源汽車持觀望態度。

4月14日,國家電網啟動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利好消息很快在股市得到了響應,當天充電樁板塊快速拉昇,收盤報紅。

如果說消費市場對於政策的反應尚需要一段時間,那原本的供需矛盾和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影響也多少令人擔憂。

從事財務諮詢工作的馮先生告訴央視網記者,雖然他在北京參加小客車搖號好幾年,但是一直沒中籤。外埠車牌在北京限行,使用頻率並不高,可汽車閒置成本卻也不低,於是去年底,他乾脆就把車賣掉了。今年因為新註冊了自己的公司,業務上需要用車,目前他也考慮再重新購置一輛二手車。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二手車,是因為便宜,相較於新車性價比更高。但是困擾他的問題又隨之而來了,那就是依然沒有北京牌照。

后疫情时代行业观察:从“10万个指标”到“10万元消费”,汽车行业复工复产还缺什么?

一方面是積壓的消費需要釋放,一方面是部分需求還在張望。有人說新冠疫情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猝不及防且影響深遠。而這種影響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顯現。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勞動者降薪失業的顧慮,甚至一個家庭的穩定與否都貫穿在整個經濟發展的脈絡當中。

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人因為家庭失和而打消換車的念頭,也有人因為收入下降放棄購車計劃。另外,還有人認為汽車會越來越便宜,不妨再等一等。

當務之急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汽車開始進入中國家庭。那個時候,汽車之於個人的意義更像是一種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徵。而如今,代步工具的屬性日益凸顯,在生產流通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據蔡榮華介紹,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已從原來不到10輛快速增長到180多輛,達到全球平均水平。

“目前單價10萬元左右的消費品中,還沒有產品可以跟汽車相比”蔡榮華說。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消費品,在拉動經濟增長中,汽車市場的巨大貢獻是毫無疑問的。但在普通工薪階層中,汽車可以說是一個家庭消費的重要支出。買與不買都需要經過慎重考量。

汽車銷售人員吳雅欣17日早上六點多就發了一條“同款靚車,掃碼加購”的朋友圈,配圖是她本人與一輛紅色的轎車,而緊隨其後的是“1200元購車券,前六位簽單買車可送一箱油,湖北省內客戶置換最高可享11000元補貼”等各種促銷活動的介紹。

“雖然疫情帶來了很大影響,但相信會慢慢好起來的”吳雅欣說。

后疫情时代行业观察:从“10万个指标”到“10万元消费”,汽车行业复工复产还缺什么?

事實上,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一直都在推進。不止是新能源汽車,關於促進汽車消費,各地也都陸續推出了相關政策。

比如,廣深地區率先發布新政,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上海增加了牌照拍賣指標,貴陽取消限購措施,海南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還有寧波、長沙等一些城市對購買新車的消費者直接給予補貼,嘉興等城市還投放了汽車消費券。此外,還有以舊換新,南京、長春等地對報廢或者出售舊車併購買新車的用戶給予補貼,而北京、陝西等地則加快老舊汽車淘汰,對於報廢老舊汽車的用戶直接給予補貼。

張貴傑認為,目前出臺的相關政策,是從消費端發力,通過消費來保就業、保企業,但對於消費端的刺激或許很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擴大總需求的政策訴求之下,能否產生足夠的有效需求,依然需要更加精準地發力。

在汽車工業協會官網,“3月汽車產銷復甦,消費市場仍亟待提振”的新聞一直置頂於頭條醒目位置。據協會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企業銷售情況已明顯好於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