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萬人蔘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事件

很遺憾,作為一個90後,最近才知道這個曾經轟動全球的災難性事件——通過美劇《切爾諾貝利》。

在觀看完電視劇(前兩集)之後,我問過身邊十多個同齡人,很遺憾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相信在中國不知道這一史詩級災難性事件的人數佔比是非常龐大的。

人禍帶來的恐怖數據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時二十三分五十八秒——連續爆炸摧毀了坐落在白俄羅斯邊境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動力機組的反應堆及建築。切爾諾貝利之災是二十世紀最大的劫難。


50萬人參與了這場無形的“戰爭”。

白俄羅斯有冊在記的參與人員有115943人。自1990年-2003年共有8553名搶險人員相繼離世,平均一天2人死亡。

2005年據統計受到此次事故直接或間接導致死亡的人數在4000-90000之間。

但根據最近幾年的數據研究表明,當年的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可能已超過20萬人。

截止到2011年,至少有25萬人受到較為嚴重的核輻射,至少2萬人因此患上包括癌症在內的不治之症。

根據2002年-2005年有關數據顯示,此前十年內白俄羅斯的死亡率提高了23.5%,年齡在46歲-50歲之間的中年人,每14人中就有1人瀕臨死亡,每100000人中就有6000腫瘤患者······

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的影響最少需要800年,將經歷整整40代人。

而這些數據僅僅是冰山一角。

這些數據幾乎每年都會被翻出來重溫一邊,但被遺忘的速度可能比你朋友圈曾經刷屏小視頻來的還要快。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數據或因某些政治原因仍處於保密狀態,或跟隨這場災難永遠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電影帶來的壓抑與憤怒


迴歸到電視中,在觀看《切爾諾貝利》時,大多數觀眾都已經對整個事件有了一定的瞭解。此時的我們都擁有了上帝視角,也正因如此,整個劇的觀看體驗會被無形放大數倍:焦慮、壓抑、憤怒、無力感都在持續性走高,最終令人窒息······

同時,帶有政治色彩的開場白也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名句,也暗示了接下來故事的走向·····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電視劇《切爾諾貝利》片段節選


在目前僅有的兩集內容中,彷彿每一幀都沖刷著觀影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幾乎每一個畫面都可以拿來充當經典。在兩集電視劇結束後,我參考了大量的紀錄片和影視資料,所有內容的矛盾導向全部都來源於政府權力機構與人民之間。這也是引發觀眾負面情緒的主要因素。而當權者的所作所為是這片“自燃地”的一縷明火。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在四號反應堆爆炸之際,消防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們去的時候,沒有穿帆布防護服,只穿了一件襯衫,就這樣走了。沒人提醒他們,他們是奉命奔赴普通火情的······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當晚就有3人喪命,在接下來幾個月接連28人死亡,這是第一批受害者。

而當局的第一時間作出的反應卻是“封城”、“切斷聯繫”,拒絕直面問題。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電視劇《切爾諾貝利》片段節選


面對未知的恐懼人們仍然在欣賞這看似絢麗奪目的“彩虹”,同時發出一聲“真美”的讚歎。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電視劇《切爾諾貝利》片段節選


在高層還在自我安慰的時候,瑞典已經檢測出高輻射劑量,並輾轉通知前蘇聯主席戈爾巴喬夫,此前他對此毫不知曉,得到的只是“發生火災而非爆炸”,甚至是“反應堆絕對正常,絕對可裝置在紅場(莫斯科市中心)”。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之後蘇聯進入緊急狀態,開始半公開半封閉的救援,前前後後召集幾十萬的士兵前往切爾諾貝利救援。

然而他們同樣被隱瞞著,不曾被告知危險性。

“沒問題,吃飯前洗手就好······”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為阻止反應堆二次爆炸,此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棺,但為了清除屋頂上的致命汙染物,在機器人操作失敗後,高層啟用了“清理人”辦法——人工清理。

同時還有來自上級軍官的安(huang)慰(yan)和“獎勵”——清理人證書和100盧布(當年約100美金),這些“獎勵”等同於一條人命。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人民依然對此毫不知曉,根據紀錄片顯示在事故發生的六天後烏克蘭的五月節照樣召開,此時烏克蘭市長協同家人也共同出現在此次活動之中,在事件大規模爆發後,該市長自殺身亡,1986年五月節這一天的檔案全部消失不見。而此時受汙染的人數仍在持續飆升,具體數據已經無從考察。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根據紀錄片顯示,在切爾諾貝利災難發生的兩年後努力揭開真相的勒加索夫院士最終自殺。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錄片》選節


而這呼應裡開了電視劇開篇主人公——阿納託利·迪亞特洛夫自殺。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電視劇《切爾諾貝利》片段節選


作為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對當權者的憤怒是無形的,沸點冷卻後又會出現部分“冷血”的理智者,來“客觀”分析整個事件的的影響:政府作為一個權利機構在面臨重大或嚴重問題的時候最終都會以利益最大化的形式來行動,百姓、部隊毫無疑問就是這場災難的犧牲品,最終事件解決、結束後能夠有一個各方都滿足的結果基本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犧牲少數人,才是維持大局的辦法。

這顯然是站在當權者的角度來評判的。

最終那天夜裡電站發生了什麼,是誰的過錯,政府如何對世界和自己的人民隱瞞事故,用了多少噸沙子和水泥在死亡的呼吸之上建成石棺的——這些已經被無數人用文字、用電影記錄下來。

今天我們可以判斷當時的狀態,就是缺乏真相。

然而這並不是整個事件的終點,那些留下來的人們依然飽受來自各方面的折磨·····

在白俄羅斯 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所著的《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一書,是通過記者採訪直接或間接參與到這場災難中的“受害者們”對其口述內容進行收集編纂而成。

在你天真的以為電視劇或紀錄片已經足夠殘酷、壓抑的同時,《切爾諾貝利的悲鳴》遠比那些影視畫面更讓人絕望,甚至不忍繼續看下去,卻緊緊抓住要一口氣讀完才甘心,這些被採訪者的口述內容才是真正能使人達到崩潰的臨界點。

我們彷彿有了不在其身卻知其痛的能力,尤其是面對“經歷者”。

不願離開的人們

他們總是很著急,擔心來不及,我那時還不懂,他們見證的代價是生命。“以後總會有人看到的,總會有人明白的······在我們死了之後······”

今天白俄羅斯人猶如活著的“黑匣子”,記錄著未來的信息,為所有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災難逐漸被人們淡忘,我們所瞭解的少之又少,我們需要記錄,參與者更期望被記錄,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已經在這場災難中消失,他們被永遠的掩埋在混凝土鑄成的石棺內。

在面對影視、紀錄片時,觀眾內心始終在強烈吶喊著“快離開!”、“離開這裡!”,但我們忽略的那些拒絕離開的人們,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這裡是他們生命的全部,這裡才是他們的世界,不管封閉與否。

“落葉歸根、故土難離”不僅在中國是一種強烈的祖根概念,這同樣適用於這裡。

“全世界都在傳播我們的悲痛,只有死人才被允許回來,他們會被運回來。而活人是夜裡偷偷溜進來。從樹林裡來的······”

······

“所有能拆的,能拖走的,能被偷走的,運走了······”

······

“就算把自己埋進土裡,我們也不離開。”

······

“你去我家坐一坐吧!”

“去我家吧。我家好久沒來客人了。”


面對這些人,回到故鄉僅僅是個開始他們仍需要面對不同形態的敵人,

定期拿槍驅趕的士兵;

夜裡持刀出沒的強盜,每晚睡前都要確認床頭是否放好了棍棒;

沒有足夠的食物水源,肉類、蔬菜、水源無一不被汙染,但他們依然大膽食用;

沒有辦法抵禦嚴寒,還有面對漫長獨孤的侵蝕,此時連樹林裡的動物都已經消失殆盡,被大批量的捕殺;

(最為諷刺的是切爾諾貝利如今已經成為了動物們的天堂)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幸運和強大的內心,你根本沒有辦法活下去。

我們失去的不是小鎮,而是整個生活。


關於切爾諾貝利,人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一切之後”的生活:沒有人使用的傢什,沒有人在的風景,不知所去的道路,不知所去的電線。看到這些,你就會想,這是過去呢?還是未來?

向英雄致敬

“在這裡死亡經常發生。死亡就在剎那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死去——走著走著就倒下了,睡著了便再也沒有醒過來。去給護士送花,心臟就不跳了。站在公共汽車站······他們正在死去,卻沒有人真正問過。問我們經歷了什麼······看見過什麼······人們不想傾聽死亡。不想傾聽恐怖······



五十萬人參與,二十萬人死亡,無數人掙扎在垂死邊緣



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50萬人曾參與過這場“戰爭”,有20萬的死亡,他們是原工作者、學者、醫務人員、士兵、移民、居民等等,他們有統一的稱謂——英雄。時至今日,這些英雄在這場災難中表現出來的獻身精神依然令人敬佩。他們的境界是有的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

而今天,這個曾經的“鬼城”已經成為年輕人獵奇、尋找刺激的著名景點,在看到無數旅人前往所拍下的視頻或照片,腦海深處彷彿看到了數以千計、萬計犧牲在這裡的無名者們。

或許人類會遺忘他們,但他們會銘刻在歷史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