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與我們生活中的“道德”有什麼不同?


老子的“道德”與我們生活中的“道德”有什麼不同?

“善於發現身邊美好事物的人,自然,她的“心靈”開了一扇窗戶”。這扇窗戶的作用,打開了她的眼界,拓寬了她的思維。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不滿意自己當下的人生,所以,內心與外界有著一道“橫樑”。修遠,在過往也是這樣的心性,以至於錯失很多當下的快樂。可對具於“高級動物性”的人來說,如不能天天飽餐一頓,隨時流浪街頭的日子如何快樂起來?

我們總會拿“活在當下”去安慰自己,說教別人。可事實的人生中,你沒有經歷過他人的生活,是無法感受到對方內心的不安。“經歷”是任何人療愈內心不安的良藥,這裡面有時間、思想、認知等等,最重要是獨自面對活著的勇氣,還要自我激勵前行著,這份“孤獨”成了內心的秘密。

年輕有為的傲氣是需要的,要不我們怎會明白青春歲月的美好。或許這份傲氣的背後有不為人知的真相,哪怕這個真相讓你難以啟齒,但事實因為有這個真相的存在,人的生命才有了“動力”。

人通常“有心”用人性道德看待與標準化他人,可就“無心”看待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語行為。用自己的標準制定的“道德”,除了自己本該遵守,我們無需強加給任何人。

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來自亞洲新聞週刊雜誌的報道,李嘉誠公開回復國人:

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我更像你的鄰居老頭而已

李嘉誠:我是一個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給我戴上什麼帽子,無論高的,還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麼陰謀家、政治家,我僅僅就是一個商人而已。瞭解這一點,你就很容易讀懂我的自我辯護。很多時候,我的選擇,是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是因為我想進行這樣的艱難選擇。

以上報道是否來自李嘉誠的自述?我們不論真假了。但在社會中,對類似“李嘉誠”人物,進行自我標準化衡量“道德”的,無不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他人的。“魚不可脫於淵,國這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說,不同人,生存本質都無法離開自己的“道德”,但不同人生存法則必然會引起爭論。所以“生存”物質優越的人,不要把自己生存利器(利益與產生利益的工具)向其它人們展示炫耀。老子在這裡說明,人性這個東西是很難平衡的,往往越是沒有。得不到都會生出排擠之心,從而影響不良的社會風氣。

“李嘉誠”有自己的“道德”尺度,但他說明了,自己只是個商人。以其它形式來“道德化”他,完全是不道德的行為。每一個時代,人們生存環境是不同的,自然人們生存選擇與認知會有很大差距。我們何需拿當下去看待六十年前發展的果實,用當下的“道德”來衡量呢?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意思是說,“大德”的形式,唯有隨著“道”而變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怎麼理解?“道”是一直在運行的,不會停留在某一個階段與時代,“德”也會隨著“道”的運行發生改變。用遠古的道德,六十年前的道德來標準化當代的“道德”,這是違背自然規律性的。

老子的“道德”是萬物發展自然規律性的不斷延伸,而儒家思想的“道德”是一成不變的,以倫理來標準化,有點“侏儒”的形象。永遠讓人存在於過度“保守”的狀態,這是非智慧的特徵。

修遠,經常會跟朋友聊,道家的思想是汪洋大海,而儒家的思想被世人引向了小河流,大海與河流裡面都有水,可哪個“水量”足?明顯是道家的思想。為何?跟我們燒開水一樣的道理,想要滿足人們喝水的需求,自然要看幾個人要喝水。用一壺水量滿足百千萬人需求,那“壺”的容量夠嗎?顯然不夠。有時人的思想觀念就跟“壺”一樣?而又想要得更多,得不到,就開始人身攻擊。這是何其的不睿智,又降低自己的人格。

老子說“孤獨”。

“孤獨”這個詞,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領悟,文字的狹窄性會讓人發生“遐想”。而“遐想”的空間是每個人當下與未來生存狀態。人在自己的“遐想”空間裡,又把自己置於陰暗與陽光的一面。活脫脫把人性點都表達了出來。

我們總會透過自己“遐想”的空間來看待身邊人事物,別人做的一切跟“我”有關係,那是高興的事。如果跟“我”沒有關係,於是,內心的陽光被烏雲遮住了,有時還會下起大暴雨。自己淋溼了全身還不行,把身邊人都拉進來。

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人都屬在“孤單寂寞”的孤獨裡,本質原因,這類人從內心深處給予不了任何人需要的東西。於是,只能向外尋求滿足內心缺失的。其實人類有個共性,“愛”,這個“愛”不是表面的“愛“,而是潛意識裡有種,“我跟你一樣,我需要,你也需要”。需要什麼?需要“愛與被愛”。

當人內在缺失時,很難有付出的“愛”。本質原因,他想去愛,可是能給出去的東西有限,發現沒有辦法給出。這一系列的思想意識都在“潛意識”裡,可潛意識需要人自主“察覺”到,才能表達與付出。往往,我們都活在“主觀臆測”與“遐想”裡,以至於自己“孤單寂寞”,同時覺得他人也很孤獨。

人的“內在缺失”,是心裡能裝的人事物太少了,也可以說該裝的不裝,不該裝的全裝心裡。人與人不同,就看心裡“裝的是什麼”?修遠,曾經一位老師講課維次比較高,聖人心裡裝的是天下,而我們心裡裝的是他人不是,那人不善……,所以,我們與聖人的區別在這裡。

那為什麼,我們多數人裝不了呢?本質原因,漠視了自己身邊一切人事物,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漠視”並非人人意願的,而是在無形的人文情感中與從小生活環境中帶來的,以至到成人,不知不覺的漠視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一切。

當人內心獨立而有力量,像這樣的人,他整個人生完全可駕馭“孤單寂寞”。本質原因,體驗生活的成長讓她內在豐富了起來,不在遊歷人群邊緣。相反,如果為了擺脫孤單,為了所謂的“合群”就去拼命偽裝,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而費力表演,就像你明明是一滴油,卻非要溶進水裡。

當人在生活中戴著面具去偽裝,這才是一種痛苦,才是最大的孤單,因為你丟失了自己的樂趣。

可要想讓從人群中脫離出來,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中國的人情社會,對人情看待及為重要。我們受大環境的影響,潛移默化做了別人,同時痛苦的是自己。

在老子《道德經》中,提出人的一切行為只要“違背”自己的意願,皆偏離了道。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人所說的話與做的事稱作“離德”。離德不是沒有德,而是德性越來越小。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何為上德?能順應自然規律說話做事的人都是上德之人。上德的人順應自然,不表現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實際上是有“德”;下德的人固守著形式上的仁義之類的“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順應自然”應用在生活中,能遵循四季輪迴春夏秋冬成長生息的過程叫做順應自然。在生活起居上能早睡早起,在飲食規律上能正常飽腹,在情感交往上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在工作事業上能有自主選擇性。

“德”是很大載體,古說“厚德載物”。它沒有標準化形式,一切以萬物自然生長為本,比如說,蘋果樹只能結出蘋果,我們不要想著蘋果樹能結出香蕉。那在人們言行舉止上,每個人自然生長不同,必然人的思想觀念也不同。以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想改變對方不符合道,偏離道就沒有德性。

人為什麼要學文化?因為有了文化才知道如何說對話做對事,在行為上自我求變來影響身邊的人就叫做德。自己做不到拿形式上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稱為“下德”。

老子說的“上德”是在生活中實實在在做出來的人,與我們儒家道德思想不同,我們要“仁義禮智信”。可仁義禮智信是固化模式,意思是說,它無法發生變化,只能按這一個標準來。蘋果樹只能結出蘋果,我們偏要它結出香蕉。於是這棵蘋果樹既沒結出香蕉,連蘋果都沒有了。本質原因,蘋果的的根源與香蕉的根源不同。

有時修遠跑到花草市場遊玩,為了觀察每個花草生命不同狀態。我相當有耐心,一天都呆在那裡。終於有一天我領悟到,我們人類跟花草樹木的生命本質是相同的,人從表面看上去都一樣,實質每個人的根源天賦不同。也就是說,人生來都有自己要做的事,這個事有沒有結果,跟那些花草樹木一樣,是不是獨立生長的形態。

人如果沒有獨立的形態,就是偏離了道,沒有道才說德。事都沒做對,那麼德肯定會發生變化。發生什麼變化呢?人的生活狀態是複製別人的,走別人的路,那麼德會越來越薄弱,直到德性消失殆盡。

而,我們生活中的“道德”是用儒家仁義禮智信來固化標準的,自然無法隨著道的運行變化,離德就越來越遠。

當下的社會風氣缺少自然變化,是從根本上沒有發生改變。文化不能說是屬於哪個體系,而是社會人群的分工。社會是整體結構,如:平臺。這個平臺的作用就是承載獨立個體發展的根源。

修遠,覺得21世紀看似問題很多,存在著不穩定性,同時也表明了“機會”很多。移動互聯網到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也改變了個體發展的需要。重要的是,人人自主找到人生方向,分工協作,這樣社會才越來越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