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個貨,千萬別“帶禍”

直播帶個貨,千萬別“帶禍”

4月1日,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上演直播帶貨首秀。同一天,淘寶主播薇婭在她的直播間賣起了“火箭發射服務”。

當晚,羅永浩的直播間累計銷售額達1.7億。而由薇婭推薦的原價4500萬元、直播優惠價4000萬元的火箭發射業務,也被一公司拿下。

有人笑稱,這是直播帶貨歷史上的“魔幻一夜”:萬物皆可直播,流量自然會來。

近兩年來,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開始發生新的變化,過去基於網站的B2C、C2C平臺紛紛開始爭搶手機上的移動流量,到如今,嘗試主播線上賣貨已成電商潮流。

事實上,在直播帶貨領域裡,早已陸續賣過房、賣過車、賣過古玩藝術品。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這一新興的電子商務形式更成為了不少滯銷農產品“秒空”的銷售渠道。

3月21日,青年藝人肖戰的粉絲團體在其工作室幫助支持下成立的公益項目組正式運營。截至目前,該項目組已先後推薦了5個滯銷農產品。其中,有4個就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進行了銷售。在肖戰粉絲與網友們的積極參與下,這些農產品屢屢售空。

不過,這一行業過快的增長也帶來了隱憂。為求話題與流量,各種噱頭一再上演;主播銷售的產品貨不對板,消費者難以維權;甚至不法商家冒險違規銷售商品的事情也偶有發生。加強對直播帶貨領域的監管力度,顯然也已箭在弦上。

直播可帶貨,但別“帶禍”。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直播帶貨的正面效應?這或許該是有關行業與監管部門接下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朱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