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剛好遇到你——我和頭條的故事

我是一名高年資胸外科主治醫師,一直就喜歡寫點東西,有一些也發到了報紙、書刊的邊邊角角。後來因為臨床工作實在太忙(就是懶嘛),而且越老越明白好多事情就算付出了也未必有回報(能夠輕而易舉獲得的除了年齡就是體重了)於是就放下了。直到2019年9月6日看到頭條上健康專欄竟然有我認識的同學,而且還寫的那麼好,一下子就激起了我再次創作的興趣。當機立斷註冊頭條並寫了第一篇文章,果然不出所料,77人閱讀,3人點評。心中抱怨,我這麼努力,寫了一天,就77個人看,還包括我的家人(本來是想炫耀一下,結果悲劇了)。暗歎:懂我的人真少。那天晚上產生了兩個想法,一個是明天還是這麼少的人看我就把頭條號註銷了。另一個想法是等我通過了原創,而且有一篇文章入選“青雲計劃”之後就馬上註銷。正當我焦慮的時候被頭條小編拉到了一個“健康核心作者群”,群裡高手如雲、各領風騷、慢慢接觸,不斷學習,才發現在頭條這裡,

不用拼爹,不用拼命,拼的是你專業化的信息,拼的是你敏銳的嗅覺。掌握了規則之後發現這是一個公平公正、不黑不吹的平臺。在這裡付出終有回報。9月29日,也就是入駐頭條的第23天,我的第五篇文章“肺腫標高如何是好”獲“青雲計劃”。第六篇“一文解鎖食管癌的十二個困惑”閱讀過萬,還得到專業大咖的肯定。我食言了,沒有註銷頭條號。因為在這裡,我找到了不斷成長的自己。

付出,剛好遇到你——我和頭條的故事

23天,青雲計劃


此刻,我想於大家分享與頭條的點點滴滴。

記得那種共情,成品的稿子都是先發到群裡,各個醫學領域的老師,把專業知識轉化成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讀起來津津有味,說出來頭頭是道,聊起來回味無窮,彼此之間沒有歧視,即使是新入夥的同學獲得爆文獲獎勵,儘管不認識,也很高興為之點贊加油。

記得那種執著,剛發稿子的時候,發一些帶“血腥”的照片,其實對了我們臨床外科醫生而言,這就是真實的器官,每天面對的就是這個,審核遲遲沒有通過,群裡幾位素不相識的前輩提醒:照片不適宜。可是我理解錯了,於是換了更不適宜的照片,終於在小編的指導下,改了5次,終於發文成功。

記得那種欣慰,記得那篇食管癌的文章被好多人轉發,朋友的父親吃飯“噎”都一個多月了,甚至需要用水來順,就是不去醫院。朋友給父親看了文章,終於做了胃鏡,明確診斷並做了手術。這種欣慰真的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這一幕幕場景如在昨天、歷歷在目,能夠和志同道合同志們一起拼、一塊幹,親歷這個平臺變得越來越好,我深感無比自豪!

目前進入頭條四十天,在人生長河中只是一個瞬間,但在我的人生歷程中,卻是很寶貴、很充實的歲月。現在我真不敢談什麼寫作技巧,一點經驗,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1、專業的知識+敏銳的嗅覺:我們想要文章有人看,可以關注一下實時熱點、關鍵詞,看看大家感興趣的是什麼東西,包括電影、電視劇、名人,看看這方面有沒有和你專業知識相連的地方,比如我獲“青雲計劃”那篇肺腫瘤標記物的文章,正好電視有演,好多單位也在體檢,這樣關注的會多一些。

2、吸睛的標題+互動的話題:這裡說吸睛不是要做“標題黨”,要言之有物,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標題閱讀的人數絕對不一樣。標題要給人以想想的空間。另外,如果話題能夠與讀者獲互動,讓讀者參與進來,更是錦上添花。

3、舒服的排版+適宜的配圖:

排版和配圖就是文章的“顏值擔當”,長得不好看,有內涵往往也容易被埋沒。看不看始於顏值,愛不愛忠於內容。

4、垂直領域+內容為王:我建議大家寫自己熟知的,垂直領域的內容。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最難覓知音。珍惜關注你的朋友,因為關注你的讀者關注的是你的內容,如果你不是什麼特大咖,很少有人會關注你的其他方面,你的內容就是他想要的,你什麼都涉獵,會失去別人關注你的意義。我們所做的是健康板塊,真正決定你的文章還是內容,寫出來的東西讓讀者產生共鳴,甚至可以對讀者有所幫助,這才是最重要的。想寫出好的內容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是你長期寫下去的資本;必須有實事求是、紮紮實實的精神,這是你醫學科普寫作的底線;必須有通力合作、互幫互助的朋友,這是你能走得更遠的陪伴;當然必須有頭條這個平臺,是橋樑,是紐帶,是愛和責任。因為他,我們更加值得信任;因為他,我們結識有志之士;因為他,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付出,剛好遇到對的平臺,幸也。

付出,剛好遇到你——我和頭條的故事

好的平臺等你來


最後,借用一下陶淵明的“雜詩”送給大家:盛年不重來,一日再難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如果你想要開始創作,此刻最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