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沒在習慣之中,你從來不正視你的重要

- 言不輕,己何重 -

自我意識 | 埋沒在習慣之中,你從來不正視你的重要



自我意識 | 埋沒在習慣之中,你從來不正視你的重要


常常,我們總陷於尋常。


自我覺察之中,是塑造自我意識的土壤。


一個人通過自我觀察的練習可以變得更加有意識。意識的第一個層面就是發展出自我意識。這也是自我觀察為我們帶來的結果,它使我們達到人性中有意識的層面,在這裡我們可以發展出自我意識。


因為人性通常是無意識的、機械的、自動的和習慣性的。你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正是如此,在全然的無意識之中,機械自動化地走完一天的流程,習慣性的飲食起居,習慣性的思維方式,習慣性的待人接物······習慣性地固化自己。


然而,有意思的是,機械的,自動的,習慣性的······這些狀態並不能帶來有秩序的生命,儘管生活看上去似乎是有序的,但是內心的混亂,倘若不去覺察發現,甚至無法意識到。基本上,我們習慣了想要通過直接在外在進行改變,但是,往往治標不治本,因為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根源於內在。


也許你可以在生活裡端詳到很多問題,當你總是難以把想學的樂器學好的時候,你可能會猜疑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你可能會去尋找各種方法或者一次次地更換學習方法。然而,這並不能解決核心的問題。


關於無法學好一樣東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有沒有叩問過你的內心,你是不是真正地想要學習它,假如你真的想要學,你是否能夠以渴望的心,願意以耐心去面對學習的各種問題?你是否願意去認識到最樸素的學習本質以及如何去持續精進?還是你依然想要沉迷於外求學習方法?


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或許你對它有所興趣,可這樣的興趣並不是來於你的真實內心,而是和它有關的外在的聲音,因為外界聲稱學會這樣的樂器如何如何,令你覺得你對它有興趣?


當你興致昂揚地想要學習的時候,你十分篤信自己會一直學下去,可當學習遇到困難,你就會逃避糾結,或者你會開始懷疑你的初心。你會質疑這或許並不適合你,因為你學習這個樂器,令你有了挫敗感或者乏味感········在你與它交互未深時,你尚未能夠很好地深入瞭解它的時候,你因為當下的主觀感受,潛意識中開始排斥學習這件事······


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學習工作生活都存在這樣的情況。你想要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一旦你開始想要找出各種理由,你就需要自我覺察到,你是不是在迴避你不願意面對的問題,你有沒有正視你和這件事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有所覺察,你會發現你所覺察到的東西,是你不太樂意接受與承認的,因為你從中會發現,它在暴露著你的一些不被欣賞的品質或習慣,以及一些令你後知後覺的不好的思維方式······這些,甚至會令你認為自己不堪,認為自己不優秀。


你的覺察,還會讓你在本我和超我之間發生“鬥爭”,即你的本性和你所期待的理想自我的品性之間的對抗,這必然是令人感到掙扎的痛苦,並且你不願意面對。唯有正視彼此之間的關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你的狀態才能有所變化,你才能更好地為自我服務。


決定做一件事情,如果因為不順利,或者對此有所質疑,感覺氣餒,一定要對此有所意識,你的感受在當下,是一種情境反應,是本性驅使的條件反射和習慣性機械自動行為。而有所意識,會讓你重新去看待,透過感受痛苦,去看看你是如何對待你和事情之間的關係。


生活中的痛苦,哪不是因為一直以來的恐懼與排斥,而默認於它毫無用處,可雷德·霍克指出:

痛苦正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動力。


將痛苦視為我們生活的重要動力,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接受?痛苦多麼令人厭惡呀,而且無法驅逐,只能承受。可即便如此,痛苦確實令人引起注意,倘若我們能夠加以記憶和重視,它可以促進我們提高自我意識。


在愉悅的狀態中,我們會變得無意識,只是維持現狀,但痛苦來臨時,我們會習慣性地想遠離痛苦。痛苦會驅動我們去通過工作、付出努力和觀察到更多東西來穿越痛苦,找到喜悅。


也並非是謳歌“痛苦”,而是應當引起注意於自我覺察,覺察確實能夠讓我們重新看待自己在面臨的種種。


在愉悅的狀態之中,人變得毫無意識甚至是無法引起注意的,甚至痛苦也是如此,假如一個人早已麻木不堪,那麼他也會對痛苦毫無意識。那麼,無論在何種狀態之中,都要有所覺察,培養個人的自我意識。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具有一種寧靜的美德,它出自謙卑,所以不會顯得張揚。


具備自我意識,長期需要耐心,需要持續付出才能擁有。當然,自我覺察便應該融入生活的習慣,才能培養自我意識。


自我覺察,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將自己引以為重,正經地重視自己,注視自己。倘若依然循於尋常,你一定會被習慣埋沒不是?那麼,當你覺察而有所意識,豈不是將注意力認真地放在自己的身上?


生活之中,需要這樣的習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重新正視自己。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