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從未真正停下來,所以你看不見自己的真實需要

- 無意識舊識,有意識新知 -

因為你從未真正停下來,所以你看不見自己的真實需要


因為你從未真正停下來,所以你看不見自己的真實需要


想象得來,我們竟難以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讓別人告訴我們需要什麼,才容易。就像別人告訴別人那樣,別人總有別的人來告知如何做。


任何人,都活在被別人告知的時空裡。因為整個世界,都在被告知,社會意識形態,卻從不會讓你有自我意識,你會意識到你該做什麼選擇好嗎?大多數情況下,你毫無意識,而外界早已呈現了各種“標準答案”。


一眼望到盡頭的,與望不到盡頭的,哪一個才是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此生如此,沒有了新的寄望,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只為自己做一個選擇,那就是接受意識形態之下,接受當下時境中默許的道路?


“一次次的觀察就像不斷落在石頭上的水滴,如此累積的信息最終會讓我意識到:在不斷呈現的理智、情感和身體習慣之外,我還有其他的可能;除了這種以恐懼為基礎的生活之外我還有其他的可能。”


世界從不停止運轉,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的意識也從沒停止過。於是我們的人生連軸轉——你看得見你的生活就在連軸轉。連同你的意識,哪怕你無所事事,你的意識一直在,無論你對此是否確定。而整體而言,你一如既往的意識總是被動的,是一種無意識。


哪怕一直以來有你的主動意識,那基本上也是大環境,大的社會形態所賦予的意識。它們一直在“告訴”你標準答案,是與非,該與不該。


人總是無意識地被時間、空間推著走。直到他感到強烈不適,他才會被動地想要停止發生。


強烈的不適,可能是痛苦、糾結、 焦慮、空虛、迷茫······事與願違的不得志,感到難以為繼的挫折等等。然而此時此刻,儘管中斷了行為活動,看上去是停頓下來,卻依然被動地“想”問題,意識仍然是被動的。


所以,哪怕是你停下來去排斥它,或者儀式性地解決問題,你依然是循於你已有的知識,固有的思維模式,默認的習慣·····所有這些,都來於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如此的話,你思考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還是會備受束縛,而且不得我心。


社會意識形態,會給我們塑造某種信仰系統,給予我們某種智識,而我們因此成為了默認信仰、已有知識、默認習慣和固有思維模式組成的自己。對於這些東西,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的默然相信地推崇,信任乃至沒有是否信任的概念。


你不會去懷疑你一直以來的信仰和知識。以致於,你甚至不會聽信於自己,你會忽略在自己身上的真實發生。那些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你的經驗:一些直覺,一些感受,一些體驗——來自於你所發生之反饋。


關於什麼是真實,是來於社會意識形態的理智告訴我們的是真實,還是我們的親身體驗,我們觀察到的現實?


一直以來,從小到大,我們的習慣和內在模式都毫無商量地制約著生活。而我們會被告知一個對現實的解釋,然後被動地不自覺地去認同而毫無徵兆。儘管會後知後覺地發現和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有所矛盾,我們還是會自動認同。更何況於我們尚未發現。


循於默認習慣,循於默認模式,我們將必不能為自己負責。


那些模式一直在被我們認同,這其實在嚴重地消耗我們的注意力,比如: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氣餒的模式等等。


而我們無意識下的屬於我們自己真實的品性和人格一直被動處於沉睡狀態。只有當情感中心和理智一起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可以觀看到這個系統,感受到這些模式實質性上對我們的衝擊。


“只要我無法意識到自己素質的存在,我就無法看到是什麼在消耗它。如果我能看到,我就不再認同於消耗它的東西。”——意識到自己的素質,即品性和人格的所在,才能看到什麼在消耗它。


看到這些模式,跳出舊有模式的思維模式,是智慧的覺醒。


有意識的由本質做出的選擇,停止去認同這樣的模式,是自我觀察會引導我們做的事。


《自我觀察》強調純粹穩定的觀察,在自我觀察中找到自身對真實的渴求,因為真實的東西,才能滋養我們的人格品性,也就是雷德·霍克提到的素質。我們需要真實的東西來滋養,直接的體驗就是看到真實實相的途徑,這也是自我觀察所能帶來的發生。


自我觀察,意味著自己有所停留,意味著處靜中看自己。要真實地停下來,覺察自己,去覺知,去感受,去體驗,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當下的覺察,當下的體驗,當下的直覺,也會引導我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適當行動。


當下的啟示和引領,時境當中你感受到的信息的指引,是在調動和喚醒你的本能自主地去行動。


直到一個人的不適,至以麻木的時候,已經是恐懼造成對自己的衝擊。而痛苦到達極限的時候,自在本能的心,會喚醒自己的內在品質,我們的真實人格會顯現,因為一個人的內心,絕不甘於自己“受害”地消耗。


有所觀察,才有所停留,才有真正的自我意識,如果你不能真正停下來,你就看不到自己的需要,也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


一直強調自我觀察,其中是重視自我意識的培養,意識很重要,有所意識,才會讓我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否則,只會一直處於習慣性無意識之中,任隨自己被社會意識左右,而無法真正地響應自己的內心。


無意識是一定要去覺察警惕的。正如你很困的那一刻,你也許意識到自己困,但你困得無意識,你的困是無意識的。那麼,如果你不能覺察到,不能覺察到一直以來這個犯困的模式,你就會被“困”左右。


可是,你有意識的話,你就可以主動性選擇休息,或者繼續戰鬥。那麼,生命的主動權,真實地在你手裡。


往期相關文章:

智慧的覺醒——跳出舊有的思維模式

你不重視感受,又如何能轉化你的痛苦?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