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黨衛軍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於二戰戰場的各個角落,他們以帥氣的軍服、與眾不同的建制成為二戰諸多軍迷追捧的對象。雖然與德國正式的武裝力量國防軍相比,黨衛軍只能算作是納粹黨的“私黨”武裝,但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上臺之後,這一點就不再是限制黨衛軍擴充發展的阻礙因素。

在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的不懈努力之下,作為納粹黨的“私黨武裝”的黨衛軍從希特勒的“御林軍”逐漸演變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與國防軍並駕齊驅的中堅力量。整個二戰期間武裝黨衛軍的總兵力接近60萬人,共籌建45個師,實際建設完成的有38個師。


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師師徽

前文我們回憶了波羅的海三國中拉脫維亞人的黨衛軍部隊,第十五黨衛軍“拉脫維亞第1”師以及第十九黨衛軍“拉脫維亞第2”師。今天要說的是波羅的海三國中第三支黨衛軍部隊,被稱作“愛沙尼亞之子”的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與拉脫維亞一樣,愛沙尼亞也是在二戰波蘭戰役之後在蘇聯威逼利誘之下被迫“自願申請”加入蘇聯的波羅的海國家,而愛沙尼亞與蘇聯的仇恨也是由來已久。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駐紮在愛沙尼亞的駐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德軍的“閃電戰”擊敗,愛沙尼亞也因此獲得了“獨立”。德國人進入愛沙尼亞的時候獲得了大多數愛沙尼亞人的擁護,在此背景下愛沙尼亞重組了主權政府,並且招募軍隊與德軍並肩作戰討伐蘇聯。

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在整個蘇德戰場有大約7萬名愛沙尼亞士兵加入到德軍序列與蘇聯作戰,但是直到1943年,愛沙尼亞人大多數以低級編制的營、連級單位加入到戰鬥中。黨衛軍第二十“愛沙尼亞第1”武裝師的建立則更是被推遲到二戰轉折之後的1944年。

1943年3月,由愛沙尼亞部隊組建了一個獨立的“納爾瓦”軍團加入到大名鼎鼎的黨衛軍“維京”師中服役,序列為“愛沙尼亞“納爾瓦”武裝黨衛軍外籍裝甲擲彈兵第三營”,該營即為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師的前身。

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爆發,“納爾瓦”營跟隨“維京”師加入到二戰最大的鋼鐵洪流的混戰之中。在此戰役,該營駐防的伊濟姆陣地承擔蘇軍主攻方向的巨大壓力。

在戰役發生後不久該營就受到了蘇軍優勢兵力的進攻,蘇軍以兩個旅的T-34坦克為先導配合一個步兵師的優勢兵力對該營陣地發動猛攻。雖然蘇軍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該營並未潰敗。反而利用手中改進之後的75毫米反坦克炮不斷的對蘇軍坦克“點名”攻擊,在持續三天三夜的激烈戰鬥中該營不但頑強的防守了陣地而且擊毀擊傷蘇軍坦克100多輛阻擋了德軍的進一步進攻計劃,當然該營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包括營長在內傷亡過半。

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鑑於愛沙尼亞部隊戰場上的出色表現以及德國本土徵兵的困難,黨衛軍計劃建立更大建制的獨立的愛沙尼亞部隊。

1943年初,黨衛軍在愛沙尼亞招募新兵建立獨立的黨衛軍第3愛沙尼亞旅,該旅組建完畢之後集中在德比卡訓練基地受訓,並於當年年底調往後方戰場加入到反游擊戰鬥中。

10月,愛沙尼亞旅被被部署在德里薩地區建立防線應對蘇軍接下來的進一步西進戰鬥。幸運的是該區域並不是蘇軍的主攻方向,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該旅雖然有戰鬥任務但並不艱鉅。

1944年初,根據希特勒的要求,黨衛軍瘋狂的擴充部隊以應對東西兩線的戰鬥壓力,該旅也在希姆萊的命令下得到了“維京”師愛沙尼亞“納爾瓦”營的補充整編成師。

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1944年2月蘇軍推至納爾瓦河附近,納爾瓦戰役一觸即發。雖然在戰役前期德軍堅決的反擊蘇軍並穩定了整條防線,但是蘇軍在強大的後勤補給之下對德軍的優勢越來越大,終於在7月蘇軍取得重大突破,德軍防線幾乎崩潰被迫全線撤退。

1944年7月蘇聯波羅的海方面軍兵臨愛沙尼亞首都塔琳,“愛沙尼亞第1”師部署於坦能堡防線,阻擋強大的蘇軍攻勢。但是諷刺的是,此時該師陣地面對的是同樣由愛沙尼亞人組成的蘇軍愛沙尼亞第8軍,愛沙尼亞人拍攝的電影《1944年》就是描述的此階段的戰役情況。

7月末,蘇軍向該師的陣地發動強攻,在充分的炮火準備後,蘇軍在坦克師的引導下配合步兵對該師陣地撲過來,此時該師成為愛沙尼亞首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此背景下該師作戰極其英勇,面對數倍的蘇軍依然死戰不退,戰鬥力近乎瘋狂。

愛沙尼亞之子:第二十黨衛軍“愛沙尼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在整整一天的激烈戰鬥中,該師正面的蘇軍第8軍完全喪失戰鬥力被迫停止進攻,但是此戰之後該師損失巨大撤往東普魯士。

1945年5月,第三帝國崩塌,該師在普魯士向蘇軍投降。

縱觀波羅地海三國,無論是成立了三個師的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還是沒有獨立成師的立陶宛,他們的二戰經歷無疑都是痛苦的。無論是跟隨蘇軍抵抗德軍還是跟隨德軍攻打蘇軍,他們的命運其實都如同一枚棋子,是一幕幕物盡其用的悲劇。

記得一位二十師士兵的回憶錄裡寫道,在戰鬥結束之後,他在死人堆裡發現了加入蘇軍的鄰居的屍體;在塔林戰役,在這場蘇軍稱之為“解放”,德軍稱之為“保衛”的激烈戰鬥中,太多的愛沙尼亞人倒在了這場可悲的戰鬥中。

幸運的劫後餘生者,德軍部分被放逐於蘇聯集中營,經歷他們最苦難的人生時刻;而蘇軍部分,他們雖然贏得了戰爭但卻輸掉了自己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