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高向傑

我是母村大樹飄零在外的一片黃葉。人在暮年特喜歡憶舊,憶舊就是一種思念。

思念母村的一山一水,七溝八窪。彎曲的小河,片片樹林,甚至是條條羊腸小道都想走走看看。從三春到盛夏,母村鳥語花香,山花爛漫。三春天明鳥婉轉清脆的歌聲,盛夏種谷蟲“姑姑等---”“現黃旋割---”悠長深沉的呼喚,八月中秋皓潔的月亮掛在湛藍的天空,三更夜半靜聽黑羊從廊沿石縫中“叮鈴鈴”的鳴叫,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樂不可支......

失眠的晚上,思念如連續劇一回接一回永無止境。從母村的上莊頭一戶一戶數到下莊頭,從南臺走到北臺,七彎八拐一戶也不想漏過.....

最怕想又情不自禁非思不可者,是困難時期那一個個身子佝僂,衣衫襤褸,面部黑黃,滿臉數不清的皺紋記載著平生酸甜苦辣,一輩子一頓白麵飯都沒吃飽過的前輩們,不由人潸然淚下,抽泣不已.......

夢裡千百回,難以忘懷的是母村那幾處象徵性的建築,一座聳立在村頭令人敬仰的照壁,一座人工築造柏香四溢的官溝,一座居高臨下神秘莫測的龍王廟,一座逢年過節全村人歡聚一堂的大戲臺,一條貫通東西接連南北的石頭路,每個建築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它彰顯先輩的功績,啟示後人奮進,是母村的靈魂所在。

走遍天下,母村的太陽最紅,月亮最明,人最親。

時下有句話叫作“鄉愁。”鄉愁總是離長聚短,喜少憂多,“遊人盡道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還鄉,還鄉空斷腸。”沒有長期在外生活的人不能深深體會。

親人們,請記住母村還有一位兒子和子孫在外漂流,走過路過請寒舍一坐,喝一杯水,聊一聊家鄉的那些事兒,以慰遊子的思鄉之情......

半生的教訓和生活磨難,性格變得傳統而古怪,但對母村親人和父母“老實做人,正直幹事”的教誨從未敢越雷池半步。在外無職無權,囊中羞澀,給母村辦不了大小事兒,唯半生苦練了幾個歪字,這次給每戶敬獻中堂一幅,敬請笑納,不要嫌棄掛在堂中,對已逝的前輩是一份敬意,一片孝心;對同齡人是一片情義,一份薄禮;對後生是一座聯動的橋樑,一根連接的紐帶;對子孫是一個傳說,茶餘飯後的談資。起個名--“報恩母村 文化歸鄉”。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給鄉親們捐贈字畫


藉此活動,對我父母在世經常和多次幫活的親人再說一聲“謝謝了!” 你們是我全家的思人,假如有來世,做牛變馬也要報答恩情!

眼下春節即將來臨,我代表遠在河北的大哥向海、小弟向林,居住在隴南兩當的二兄向英、 向全及兄弟姐妹、子孫和蘭州我的全家向母村親人拜個早年,祝母村人人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這次書寫中堂所需經費由母村後生郭凱贊助,我代表大家謝謝了!

2019年12月於蘭州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給鄉親們捐贈字畫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給鄉親們捐贈字畫


一位年近八旬遊子的《思鄉寄語》

給鄉親們捐贈字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