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有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

金髮財113


陝西省的無字碑就是中國歷史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是她與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

眾所周知,武則天一生非常傳奇。她的父親是個商人,十幾二十歲嫁入皇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後,武則天又通過手段嫁給李治,不惜殺害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后。王皇后被廢,武則天成為皇后,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李治身體有恙,患有眼疾,常常不能批改奏摺,加之武則天確有才華,逐步掌控朝局,李治想要挽回也無力迴天,武則天接弄起兩位傀儡皇帝,經歷兩位皇帝的過渡,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

不可否認,武則天確有執政才能,先後創立殿試,武狀元,繼續完善科舉制。在她執政也出現了狄仁傑等優秀官員。

執政後期寵幸張氏兄弟,縱容把持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終於神龍元年,五大臣發動神龍政變,迎回唐中宗李顯,武則天退出歷史舞臺。

武則天立無字碑就是想讓天下人來品評自己的功過成就。武則天也確實心狠手辣,連立三位太子,最後太子李顯當了皇帝又被廢,最後也又當了一次。也出現了周興,來俊臣等為首的酷史。

武則天心狠手辣也不錯,可以被原諒,政治就是這樣,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政治家和科學家區別就是,科學家失敗九十九次,一次成功功成名就,政治家成功九十九次,一次失敗身敗名裂。


盛世與沒落


答:在陝西省乾縣縣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立有一塊著名的“無字碑”,此碑與唐朝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有關。

關於此無字碑的來歷,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誇功說”,表示武則天自己功績巨大非文字所能表達;二是“罪孽說”,武則天治理國家時過於殺戮,故感到自己罪孽重大,還是不寫碑文較好;三是“功過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過是非任憑後人評說。其實,此三種說法如果仔細想想,也似乎經不起推敲,因為以武則天當時威赫的皇權,為自己樹碑立傳是完全輕而易舉的事情,更別提“罪孽說”和“功過說”了。但是,事實上,她給自己樹立的紀念碑就是一塊無字碑,為什麼呢?

首先,無字碑的樹立是武則天的感情原因造成的。武則天對唐高宗李治其實是充滿感情的。因為,李治自從認識她之後,情深義重,為出家為尼的她能夠從感業寺回到自己身邊,他甘願向皇后低頭,甚至頂著滿朝文武的壓力,堅持謀劃,終於得償所願,而武則天為回報李治的感情,也全身心都放在他身上,併為他生兒育女,給他幸福安定的家。李治死後,武則天在輔佐兒子唐中宗李顯登基時,發現李顯軟弱昏庸,為保護唐高宗珍愛的大唐江山不受傷害,她毅然廢除中宗李顯皇位,直接憑自己傑出的才能臨朝稱制,治理江山。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她也並沒有把李唐江山傳位給武家人,而最終仍然把治理得很好的江山還給了李家。武則天還親自為李治的陵墓指導選址、設計和營建,並在乾陵的司馬道西側,樹立“述聖碑”,親筆在上面為自己丈夫李治撰寫5000餘字的碑文,進行“歌功頌德”。武則天死後,遺詔省去帝號,自稱“則天大聖皇后”,並在乾陵司馬道的東側,只為自己樹立了一塊無字碑,以襯托丈夫李治的豐功偉績,在當時男尊女卑社會現實下,武則天似乎又回覆到一個正常女人的心態。儘管武則天為牢牢掌控權勢而工於心計和心狠手辣,甚至為鞏固自己統治地位,以保護江山社稷的安全而不惜重用酷吏殺戮大臣,但從武則天這些種種舉動來看,其實她付出的就是對李治及其李唐江山的濃濃愛意和真摯感情。

其次,無字碑的樹立是武則天佛性皈依促成的。武則天尼姑出身,自然對佛教心存虔誠。李治在位時,她曾勸其封禪泰山。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則天以自己兩萬貫脂粉錢,命人根據自己形象在洛陽雕刻盧舍那大佛。武則天執政統治期間,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為主。天授二年(691年),武則天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令僧人講解,把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武則天還親自為《金剛經》寫序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佛眼中無是非,萬事皆空,佛皇正如釋迦牟尼佛,生前根本不會留下任何文字。武則天乃佛皇,自然留下無字碑。此無字碑來歷還有一個重要的佐證,1982年,一位河南的老農民在嵩山山頂發現了武則天的除罪金簡,上面刻有“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證實這是武則天在晚年外出時為了自己殺戮之罪而自贖,這一切說明武則天之所以留下無字碑,是因為她在晚年時懺悔自己殺戮的罪責皈依佛門而為的。

第三,無字碑的樹立是武則天皇位繼承者李顯有意弄成的。神龍元年(705年),在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的“神龍政變”中,武則天在重病中禪位為太子李顯。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李顯順利繼承了母親武則天的皇位,重新復位,按常規情理,應該為死後的母親歌功頌德,但由於對武則天當年廢除自己皇位依然心存怨念,所以在大臣們商量如何給死後的武則天刻寫碑文時,李顯根據武則天的遺願,順其自然地命令不準刻寫,一個字也不刻寫,只是命工匠在碑首雕刻了八條纏繞在一起的螭龍,碑的兩側分別各刻一幅升龍圖,而在石座上線刻獅馬相鬥圖,從而使該碑有圖無字,這樣李顯既表示了對母親孝心,又藉此對母親發洩了不滿。

 





錢藏說錢


這個“無字碑”應該指的是陝西乾縣唐乾陵的“無字碑”,這個碑是為武周皇帝皇帝武則天所立的。

乾陵與無字碑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周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除主墓外,乾陵內還有17個葬有貴族和功臣的陪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個,也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盜的陵墓。


無字碑也稱豐碑,位於乾陵司馬道東側,北靠土闕,南依翁仲,西側與唐高宗李治的述聖碑向呼應。

述聖碑(也稱述聖紀碑)是武則天為唐高宗李治歌功頌德所立,她親自為其撰寫5000餘字,碑面黑漆色,所刻之字以金粉填之。

無字碑由一塊完整石頭雕制而成,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98.8噸。碑身上則左右各雕有四條相互纏繞的螭龍,並飾以天雲龍紋。碑座上則刻有駿馬、雄獅、雲紋等,長2.14米、寬0.66米。同時碑身上還刻有宋朝以後前來遊覽的各路人士的題字。

無字碑為何無字

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間《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關於無字碑為何無字,民間有這幾種說法:

1.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德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在她統治期間國泰民安、政治清明。

2.武則天自認為罪孽深重,或對自己稱帝感到愧疚。

3.武則天認為:父母恩情大似天,不能迕逆在堂前。無法言表,故為“無字碑”。

4.該碑為唐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立,但對於是將她稱為皇帝還是母后有爭議,才擱置下來成了無字碑。

5.陝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查中發現無字碑陽面刻滿了長4釐米、寬5釐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認為這是當初準備用來刻字時留下的。於是有人推測,武則天已將寫好的碑文交給了兒子李顯,但李顯對母親廢唐建周的行為不滿、不想對她歌功頌德,但卻也不好公開批評,於是才留下了無字碑。

此外還有一些“信佛說

”、“仿效說”、“非碑說”等說法。

碑身後世題字

無字碑建成時本無字,但是從宋朝以後,人們開始在無字碑上題字。1938年《乾縣新志》記載:“向無字,金元后,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目前共有39人所題的42段文字(一說13段)。其中題字最早的是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谷正叔所題的文字:

“\t開封王谷正叔,按行邊部南還京兆,道經奉天,同邑尉李定應之恭拜乾陵時,男僅從行。崇寧癸未季冬初八日題。\t”

—— 谷正叔

在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金國皇弟完顏宗堯曾題在其上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簡稱《郎君行記》),由某種不明文字和漢語譯文相對照。其中漢語譯文為:

“\t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向以疆場無事,獵於梁山之陽,至唐乾陵,殿廡頹然,一無所睹,爰命有司鳩工修飾。今復謁陵下,繪象一新,迴廊四起,不勝欣懌,與醴陽太守酣飲而歸。時天會十二年歲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尚書職方郎中黃應期,宥州刺史王圭從行,奉命題。右譯前言。\t”

——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在1920年代,考古學家在內蒙古巴林右旗發現遼代帝后的墓誌,對照之後才瞭解到其實這些文字是早期的契丹小字,從而解開了這一謎團。


青木歷史


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的前陵墓有兩塊石碑。西邊的碑刻是唐高宗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刻著唐高宗的豐功偉績。東邊的石碑是武則天的,高八米,高高八米,卻一個字也沒有。

這是著名的武則天無言碑。武則天為什麼要立這樣一座無言碑?從古到今,有很多解釋。一是武則天認為功勞太大,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第二個,恰恰相反,武則天覺得自己有罪,所以不敢寫出來。第三個是比較浪漫的一個,說武則天認為以後有後人評頭論足,所以她只是給人留下了一個空白,讓人充滿想象。

那這三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呢,其實呢,沒有一個是正確的,這個碑是武則天死後才立的,跟武則天本人的思想活動沒有任何關係,那咱們說是武則天后人給他立的,後人為什麼又要立這麼一塊無字碑呢?

其實這就得從中國古代的陵寢制度說起了,帝王陵寢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本身就是不立碑的,因為皇帝的功勞太大了,功格天地沒有辦法用短短的一篇文字表達出來,所以呢,帝王陵寢之前歷來是不立碑,但是武則天不是一個標新立異的人嗎,到他的丈夫唐高宗死後以後,她就覺得非得用文字來描述一下丈夫的豐功偉績,於是他就自己給唐高宗立了一塊碑,上面刻了一片文字叫做述聖記。

那麼武則天給唐高宗立碑之後,到武則天自己死後,帝王立碑又形成一個新的傳統了,所以他的兒子李顯也想給武則天立一塊碑,那立一塊碑先選石頭,石頭選好了圖案也刻上了,麻煩也就出來了,寫什麼字呢怎麼評價武則天呢?

武則天死後唐朝也就進入了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了,皇帝換得像走馬燈一樣,幾乎所有的勢力都曾經登臺表演過,而且每一種勢力對武則天的評價都是不一樣的,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則天光是尊號就換了七八個,從則天大聖皇帝,變成則天大聖皇后,再變成天后,大聖天后,天后聖帝,聖後,直到唐玄宗的天寶八載,也就是749年最終成了一個穩定的尊號就叫做則天順聖皇后,他749離武則天去世的905已經過去40多年了,近半個世紀,那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能給武則天一個定評,所以寫碑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最後不了了之了,所以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無字碑。


歲月奇聞


陝西著名的“無字碑”與武則天有關,是武則天墓前的無字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西北五十公里的乾陵。在乾陵司馬道東側,北靠土闕,南依翁仲,西與述聖碑相對,奇崛瑰麗,魏峨壯觀。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陵前並立著兩塊巨大的石碑,西側的一塊叫“述聖碑”(或稱述聖紀碑),是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碑,她還親自撰寫了5000餘字的碑文。東側的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據史書記載,唐高宗死後,乾陵的選址、設計以及營建,都是在武則天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從無字碑與述聖紀碑相互對應來看,有兩碑同時樹起的推測。又有無字碑為唐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立的記載。無字碑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巜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陝西省文物研究所在考查中曾發現無字碑陽面刻滿了長4釐米、寬5釐米的方格子,認為這些格子當初是準備用來刻字時留下的。至於為什麼沒有刻字,流傳有以下幾種推測:

第一、歌功頌德說,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五十九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傑出的女皇帝。認為自己的功德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所以立無字碑留待後人評價。

第二、深懷愧疚說,來自武則天“已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的遺言。武則天對自己稱帝感到愧疚,認為罪孽深重,無以表述。

第三、稱呼不明說,該碑為唐中宗李顯為武則天所立,但對於是將她稱為皇帝還是母后有爭議,才擱置下來成為無字碑。

第四、否定歷史說,傳說武則天將寫好的碑文交給了兒子李顯,但李顯對母親廢唐建周的行為不滿、不想對她歌功頌德,又不好公開批評,乾脆置之不理,才留下了無字碑。其他還有“信佛說”、“仿效說”“非碑說”等等,不一而論。

無字碑雖末刻錄任何文字,但形制、紋飾已表達或者遠遠超過了文字所能表達更為深層的政治社會含義。




龍吟虎嘯0729


中國歷史記載只有武后武則天立有無字碑,其位於陝西咸陽的乾陵相傳乾陵是武則天時期時任監天正袁天罡所選址,北靠土闕,南靠翁仲,地勢巍峨 壯麗。

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陵陵前立著兩塊大碑西側叫述聖碑,東側就是著名的無字碑。

無字碑為何無字民間眾說紛紜。最多的是由於武后自知罪孽深重,還是不要寫為好,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偏見,作為中國歷史唯一承認的女皇帝,武后在位期間文治武功也數上乘,其治國經略高於很多皇帝。

再有說法就是她的一生讓後人去評論,自己沒有必要去撰寫她的一生。讓後人給她的是非功過做一個定論。可惜到現在也沒有統一。



大妮談古今


各位,我來回答一下:

這塊“無字碑”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墓碑,上面沒有刻寫一個字。武則天於690年-705年做皇帝,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她的墓碑在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的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兩塊碑並立,西面的是武則天親自撰寫5000餘字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述聖碑”;東面的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

陝西乾陵

乾陵武則天“無字碑”

武則天是一位傳奇人物,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14歲進宮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即太宗後宮3000嬪妃佳人之一。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被賜號武媚,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媚娘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直到646年太宗病重後近身侍奉,適逢年輕的太子李治每日入侍藥膳,武媚娘與太子開始接觸,兩人互生情愫。

649年太宗駕崩後武媚娘和一些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出家為尼。同年22歲的太子李治即皇位,為高宗。650年太宗忌日,高宗到感業寺行香,武媚娘抓住機會以情打動高宗,王皇后順水推舟勸皇上接其回宮,武媚娘才得以回宮,此事開啟了武則天人生第一個重要轉折點。以普通宮女身份留在王皇后身邊,後生了長子李弘,高宗封武媚娘為昭儀。之後經過一系列宮鬥,武則天排除異己打敗王皇后和蕭淑妃,被高宗立為皇后,這是武則天人生第一個重要的勝利。

唐高宗是個體弱多病的皇帝,660年患病後就讓武后處理部分政務,從此,武后參與朝政,加上武則天處事都符合高宗旨意,高宗十分信任。675年後高宗病加重,不能聽政,政事皆由武后處理,武則天與高宗並稱二聖。期間,武則天改名為“曌”,寓意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這是武則天人生的開掛時期。

影視劇中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乾

683年高宗駕崩,終年56歲。太子李顯即位,為中宗,尊武后為皇太后。684年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立李旦為皇帝,為睿宗,政事皆由武太后處理,因此,683年-690年是武則天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是臨朝稱制。686年武太后欲復政於睿宗李旦,李旦性情懦弱十分懼怕母后,仍請武太后繼續理政。見兒子窩囊無能,690年武則天廢了睿宗,67歲做了皇帝,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達到了人生巔峰時期。

在位期間,皇位到底傳給李姓的兒子還是武姓的侄子,經過考慮和大臣的建議之下,698年武則天還是立了兒子李顯為太子,此時,武則天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殺死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將皇位讓給兒子李顯。李顯復唐國號,為中宗。同年底武則天病逝,終年81歲,留遺囑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武則天的一生稱得上輝煌,從660年與丈夫高宗一起掌管大唐的政權算起,到705年,實際執掌朝政45年,其中做了15年的皇帝,是一個富有政治才幹和理想的人,在她統治期間客觀上講,還是做過許多符合民眾利益的事,穩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對後來“開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主要功績有:在政治上打擊豪門世族,實行科舉制度,使大量人才進入朝廷效力,抑制了豪門壟斷;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並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她知人善任,尤其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並虛心納諫,職是之故,在她當政時期,有許多有才幹的人都被重用和提拔,“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強邊防,改善了與邊境各族的關係;最突出的一點是收復了安西四鎮,並遣軍常駐,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當然,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她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持的新的特權貴族。可以說武則天統治時期功過都很分明的。

“無字碑”是因為武則天死前宣佈了三點“遺願”:第一,重申自去帝號,自願做回“則天大聖皇后”;第二,“祔廟”,也就是把自己的牌位放到李唐皇室的宗廟中;第三,“歸陵”,武則天主動要求和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武則天只是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在丈夫的身邊。所以無字之碑,也是很好理解的,武則天放棄了以皇帝身份埋葬,僅以大唐高宗之皇后身份陪葬。身後的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


青唐風馬旗


陝西省咸陽市區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有一塊著名的無字碑,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立。

為啥武則天死後要立無字碑,是一個困擾千年的未解之謎!

如我們每個人所共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認同的女皇帝,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的知名度最高的女皇帝。

武則天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很多人瞭解武則天的暴政,而忽略了被她發揚光大的科舉改革制度。

武則天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武則天在沒有稱王的時候,一路走來也十分坎坷,其中經歷的千萬磨難常人無法體會,世人對於武則天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

武則天出生於富裕家庭,但是自父親去世之後,家中矛盾就越演越烈,,

家中的兄弟都對武則天的母親極為失禮,經常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公元638年唐太宗執政期間,武則天的美貌就受到皇帝的青睞,並直接把武則天召回宮中,冊武則天封為“武媚娘”。

後來唐太宗去世之後,武則天便剃髮為尼。之後千方百計回到宮中,經過一系列的手段之後當上皇后,為朝廷出謀劃策,深得唐高宗的信任。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之後,太子順勢當上皇位,但是國家大事都是由武則天來決定,國家的實權都是集中在武則天的手裡。

後來多次發動政變之後當上一代女皇,在武則天執政時期,曾多次做出一些令人咬牙切齒的事件。

但是也不可否認武則天也做出傑出貢獻,武則天十分善於治理國家,對科舉制度管理得很好,擁有“貞觀遺風”美譽。

因為武則天使用嚴酷的手段來鞏固統治,所以才顯得武則天的背上了罵名,而且忽略了武則天曆史上的地位。

在《資治通鑑》中曾對武則天評價:“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說的就是武則天在執政期間的明智之舉,她開創了自舉、武舉等制度,讓更多出生平民的普通人有展現才華的機會。

在歷史上,對於武則天的評價也各有不同,在武則天去世之後,武則天立的無字碑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武則天功勞很大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的對錯應該給後人評價等。

關於武則天的無字字碑有很多的看法,困擾千年之謎,後來被一名老農民解開。

在1982年,一位河南的老農民才證實這件事,他在嵩山山頂發現武則天的除罪金簡。

除罪金簡上面刻著“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這金簡證實武則天在晚年外出時,為了贖自己殺戮所犯之罪;

這也證明了武則天立無字墓碑的目的!


東秋妮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陝西的無字碑,相對來說也是有非常深遠的歷史和價值,而這一塊無字碑,相對來說,對於歷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那具體與哪位皇帝有關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說。

其實,這塊無字碑主要是和武則天有一定的關係,她是中國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想而知,其價值和意義是非常的深遠。那麼,這塊無字碑到底有什麼樣的用呢?其實,在當今的社會也存在很多的議論和爭議,有的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其實是對於自己功德的一種自傲表現,她認為自己對於國家的貢獻是難以用文字來表達清楚的,同時也就出現了另外一種反面的評論,它主要說的是武則天對於自己生前的罪過,感到無比的慚愧,覺得用語言來描述出來可能會難以啟齒,所以就立下了無字碑。

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是,武則天因為不想對後人造成一定的輿論,同時也不好對於自己有過多的評價,於是就立下無字卑,讓後人進行相應的評論,這樣子更好的得到客觀評價以及對於今後國家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當然,不管是對於哪一種說法來說,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女皇武則天立下無字碑自然就有她的作用,而相對來說,現在也成為了很多人外出旅遊的地方,對於當地旅遊業來說,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大家平常玩的時候也可以前去觀賞。





周朝文DMU


這塊碑是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墓碑,因為碑上沒有任何文字,故稱“無字碑”,雖說無字,但石碑訴說著武則天的功過。

對武則天的評價歷史上是褒貶不一、頗具爭議的。

在歷史功績方面:

1.武則天繼續推動了唐初經濟繁榮和發展,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

2.重視人才,提拔任用了像狄仁傑等一大批很有作為官員,在政治上比較有作為.

3.進一步加強了大唐國防力量,取得了一系列戰爭勝利,強化了大唐在周邊和世界影響.

4.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了科舉制度。

在歷史過失方面:

1.重用酷吏,製造了不少冤假錯案.

2.晚年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