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2020年的樓市,走到4月底已經非常清楚了。一季度,無論是經濟運行數據還是樓市銷售數據,該出來的都出來了。結果並不出乎意外,外界有所猜測的“放開樓市”也沒有成為現實。既然現在沒有,之後大概率也不會有了。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前情提要

一季度全國GDP出臺,同比增幅-6.8%,一個多少年沒見過的數字。但是數字並不可怕,關鍵看“態度”。此前普遍猜測,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年,為了6%的預期增速,有沒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及下半年全面放開刺激政策,包括房地產上下游這個GDP佔比30%的產業鏈。

否定(1):12次提及房住不炒,2020年尤其密集

說房住不炒前,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為何要“房住不炒”。時間線拉回十七年前,也就是2003年。那一年,我們首次喊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口號。房地產作為支柱型產業,兼具投資、消費兩大功能,城市化進程也催生了大量的居住與公建配套需求,房地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會的房地產,極具經濟拉動效應:有數據表明,03年到15年,我國GDP增長速度與房價增長速度是正相關。這期間裡,無論是社會財富、居民消費水平都是正向發展的。

轉折點出現在了2016年。那一年起,我國GDP增長速度開始減弱至7%以內,房價卻依然快速上升,也正是在2016-2018年期間,全國多地房價普遍翻了一倍。

與房價上漲截然相反的是:居民儲蓄值達到歷史新低、居民部門槓桿率從34%陡然提高到60%、居民家庭財富至少70%為房產、社會零售品消費額增速明顯下滑。一系列現象表明:房地產衝過頭了,產生明顯負效應了。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對於一個發育中的青少年而言,多吃就能長身體、長個子。但高速發育、體型正常之後,再多吃就會肥胖,就會出現併發症。房地產就是這個道理。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於是,在2016年這個時間點上,房住不炒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提出。有媒體專門統計過,從2016年首次提出到2020年4月份,房住不炒一共被提及了12次,其中16年1次,17年1次,18年1次,19年4次,2020年開年僅4個月已經提及5次,最後一次是4月17日的全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

與此對應的則是各地頻頻出臺的調控政策,也有媒體專門統計過:2018年全國調控次數450次,2019年620次,與房住不炒的提及頻次呈現正相關。接下來來看2020年。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否定(2)屢戰屢敗,7城“放鬆調控”一日遊

受黑天鵝影響,今年一季度經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有人提出“重啟房地產這顆壓艙石”,按之前的“成功經驗”帶動各個產業的復甦。這話有一些道理,畢竟是曾走過的路。於是,我們看到了最早2月份駐馬店、廣州,到3月份海寧、濟南,再到4月份青島、荊州,先後7個城市對外發布降首付這樣的加槓桿政策,但無一例外全部“今日出臺,明日撤回”。原因在於對於大部分城市而言,土地收入依然是財政的主要來源,有了收入才能施展拳腳,才能帶動全局。但這條“捷徑”上頭意思很明確、也很堅決:要不得。就像第一大點提到了,這條老路已經故障頻頻,要開拓新的路。

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那可能還不能代表決策層之堅決;如果是尺度較松、默許操作,那也絕不會“朝令夕改”。先後7個城市,涵蓋一二三四線已經足以表明態度。尤其是4月份在一季度數據已經出臺之後,依然對青島、荊州沒有任何放鬆。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否定(3)不對稱降息、深圳現象、上海嚴令

1、自今年2月開始,央行先後三次下調短期逆回購利率,兩次下調中長期利率,但無一例外採取了非對稱降息這個操作,即短期利率下調幅度遠大於中長期利率。意思很明顯,一方面是為了盤活企業、適當寬鬆;一方面是適當為存量房群體、新增購房群體減負,但幅度有限。這個已經非常明確了,產業第一位。樓市捎帶救一救,畢竟也受影響了。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2、而深圳現象的嚴查,更是具有全國示範作用。深圳,作為全國樓市風向標,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其他城市產生深遠影響。就像15年的回暖漲價風,最早就是從深圳颳起。此次有企業、個人以房子抵押獲取專項貸的方式,屬於典型的換個名義把資金流入房地產。這種現象如果得到默許,將很快在其他城市得到效仿。於是乎,央行深圳支行要求嚴查的指示迅速鋪展開來。(嚴查結果對外稱沒有發現違規操作現象,這是意料之外的。但細想,也許正是高明之處。如果確實存在,這個小火苗必然是被熄滅了。即使是中介惡意炒作,警示作用也起到了)。

3、作為另一大風向標市場的上海,則在深圳基礎上更是下了一劑“猛藥”。4月23日,央行上海總部召開房地產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確指出:“嚴禁以房產作為風險抵押,通過消費貸或經營貸違規向購房者提供資金,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不少網友稱是不是有點過頭了,房產不能抵押還有什麼價值?但這也恰恰表明了十分堅決的態度:“房主不炒,杜絕一切變相破壞市場穩定的可能

”。

樓市、房價早已“蓋棺定論”,看不懂“官方答案”的人要吃虧

否定(4)土地市場降溫,房企風向轉變

這可能是目前爭議最大的點。一方面是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一方面房企們還在拼命造勢賣房。這讓很多看客認為:土地畢竟是國有的,不可能對房地產下狠手。其實他們忽略了一點:目前大部分房企負債率過高,原因自然是前期拿地拿狠了,價格拿高了。那這些房企能不能倒?不能,因為涉及就業、涉及銀行壞賬率、涉及穩定性。所以,需要給這些房企一個過渡期,把目前風險降下來,把存量土地清一清。過渡期過了,那房企們該怎麼拿地、在哪拿地,就該“聽話”了。

與是,我們看到了一季度土地市場開始降溫,溢價率明顯降低;融創孫宏斌對外稱2020年開始將縮減拿地規模,增加優質城市、優質地塊的比例;碧桂園也對外稱將“降速提質”。這就是當家人的高明之處,不能一棍子立刻打死,但也不能“姑息養奸”。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大漲的時代即將過去,你會懷念它嗎?

點點關注,點點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