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待見諾獎?

中國人之所以對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結果充滿爭議,甚至說出賭氣或無知的論斷,這當然和文化差異、價值觀不同有很大關係。文學的多義性,跨語言跨文化交際的複雜與隔膜,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廣大人群一致叫好或齊聲叫罵的作品才讓人深感弔詭、驚詫和恐懼呢。

我們為什麼不待見諾獎?

除此之外,我覺得全國人民對諾獎作品見仁見智,和以下因素亦有關:

一是文學門檻本就很低,做閱讀者、愛好者似乎完全沒有門檻,認識千把字、會背幾十段唐詩宋詞或者名人名言,完全可以以文學愛好者自詡;連續幾年訂閱《故事會》《知音》《讀者》,誰能否認其“酷愛閱讀”?文學沒有門檻,必然導致誰都能對其指手畫腳、隨意臧否。領導者有干預文學藝術的衝動,老百姓有對文學藝術品頭論足的喜好,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最為獨特和個性,其實一部分是盲人摸象、一部分是井底觀天、一部分是拾人牙慧、一部分是人云亦云、一部分是信口開河、一部分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眾人對文學、對諾獎的熱議,側面印證了共和國七十年大力掃盲、強力普及基礎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

我們為什麼不待見諾獎?

二是文學根本上是小眾的、小圈子裡的玩意兒。世界上有幾百種語言在日夜寫作,每年問世的佳作、劣作汗牛充棟。作品形形色色,語種林林總總,眾人別說細讀了,全部買來摸摸書皮、翻翻目錄,也來不及啊。不端文學飯碗的非專業人士咱就不說了,就說所謂的作家、評論家,大中專院校的中文教員、外文教員,有一個算一個,他們每年能閱讀多少文學作品?沒吃過豬肉,甚至沒有見過豬走,卻煞有介事地評價豬肉的味道,一本正經地大談豬肉的烹飪,是啥行為?缺乏論據支撐、論證過程的誇或罵,都是世上最無聊、最無知、最無恥的拙劣表演。小眾的小圈子裡的玩意兒,大眾當然可以置喙,但亦要做好露拙露醜的準備。當下輿情常說文學藝術行當充滿浮躁之風,我想知道的是,受眾圈是不是也飄蕩著浮躁之氣呢?作家能否寫出深刻、經典的作品是一回事兒,讀者是否願意沉下心閱讀、理解深刻、經典的作品也是一回事兒。

三是諾獎中的文學獎、和平獎評選,確實無法完全納入定性、定量的客觀評價系統,掌握話語權者確實容易帶入自己的主觀好惡,評選結果確實存在可爭可議的空間。這一點,古今中外高度相似,凡是帶有競爭性的篩選,在經典作品、優秀人物脫穎而出的同時,常常伴隨著劣作、草包混蛋、偽君子的渾水摸魚。規則本就有漏洞,如果評委、話事人再夾帶私貨偏見,其結果註定讓一些人不滿。

我們為什麼不待見諾獎?

四是諾獎號稱堅守理想、情懷等價值觀,但文學是距離意識形態最近的門類,完全不受政治擺佈,可能嗎?諾獎獎金,老本來自富商的遺產,靠著基金會運作的收益評獎、發獎,不沾染商業化,遠離商業利益,這個獎能苟延殘喘多久?

兄弟不學無術,讀書頗少,但諾獎作品還是讀過幾本的。平心而論,這些作品均有其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自有體制作家無法達到的高度。對諾獎當然可以議論和批評,但不宜簡單、全盤否定。當下有種聲音甚囂塵上,說諾獎不重要,號召國人別過於在乎諾獎。我覺得吧,沒有資格候選諾獎的人才會推此理念,其心可誅。別的不說,對於有能力或者自認為有能力問鼎諾獎者,一下子搞到一筆數額不菲又合法的額外收入,就衝這一點,能說不重要,能說沒有意義?看似屁股決定腦袋,實則利益決定主張,關屁股、腦袋何事?

我想,我們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走向世界,亦包括對諾獎開放、走向諾獎。待我國人能心平氣和、理性辨證看待諾獎時,待我才俊能接二連三地領回諾獎時,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圓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