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強勢突圍:中國的國際結算系統提高存在感

瞄準人民幣國際化結算體系建設和多變結算結匯應用,是中國央行國際結算系統的核心價值。據網上公開消息顯示,在2015年10月啟動後,加入中國央行CIPS系統的銀行擴大至89個國家和地區的865家。被美國定為經濟制裁對象的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家也加入其中,2018年的交易額比上年增長8成,達到26萬億元。反過來利用美國的對外強硬路線,中國開始在美元主導權體系中打入楔子。

人民幣強勢突圍:中國的國際結算系統提高存在感

現在的國際結算主要通過總部設在比利時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系統來交換匯款信息。據稱,結算額每日達到5萬億~6萬億美元,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其中4成為美元結算,形成了SWIFT支撐美元主導權的狀況。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引進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以英語辦理手續,採取每筆交易即時結算,擴大了人民幣結算的範圍。由在該系統開設賬戶的“直接參與銀行”和通過直接參與銀行接入的“間接參與銀行”構成,只要與任意銀行完成交易,就可輕鬆將資金轉移至中國企業的賬戶。

為了調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普及程度,根據運營母體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告,按地區分析了參加金融機構的數量。還自主統計了中國央行等陸續發佈的信息。可以看到,人民幣結算正在水面下逐漸浸透。不僅是金額,從交易筆數來看,2018年為144萬筆,比上年增長15%。截至2019年4月,包括中資銀行在內,全世界有865家銀行參加該系統。按所在地來看,日本有三菱UFJ和瑞穗這2家超大型銀行、21家地方性銀行、7家外資銀行的東京分行、總計30家參加。2家超大型銀行的中國法人成為直接參與銀行。

引人關注的是美國的制裁對象國。俄羅斯的莫斯科信貸銀行(Credit Bank of Moscow)於2018年12月加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整體上有23家銀行參與。俄羅斯企業在支付來自中國的進口貨款方面採用人民幣的比率從2014年的9%提高至2017年的15%。俄羅斯中央銀行截至2018年9月,將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比率提高至14%,與2017年9月的1%相比大幅提高。美元比率則從46%下調至23%。

人民幣強勢突圍:中國的國際結算系統提高存在感

此外,被美國經濟制裁的土耳其也有11家銀行參加“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2018年11月,多家伊朗銀行無法接入SWIFT系統。雖然伊朗的銀行還未參加“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但英國投資公司Charles Stanley的加里·懷特(音譯)指出,“如果被美國限制利用美元,將出現尋找迂迴手段的必要性”。他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進一步發揮作為承接機構的功能。加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另一個很明顯特點是,中國在基礎設施項目和資源開發領域加強影響力的國家。南非和肯尼亞等非洲各國有31家銀行參與,多於北美。參加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構想的國家,加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也越多,人民幣結算的需求增高。

人民幣要想成為軸心貨幣的道路還很遙遠漫長。人民幣在SWIFT的資金結算額中的份額截至2019年3月僅為1.89%,低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排在第5位。與每天收發3000萬件以上電文的SWIFT相比,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規模仍然很小。儘管如此,與美國對立的國家正在不斷遠離美元。中國上海市場2018年3月推出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交易,正在從紐約和倫敦搶走部分交易。

今後,為避免經濟制裁的影響,以及不被美國掌握國際交易,確保以美元以外貨幣進行結算的手段的趨勢或將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網絡正在穩步擴大,其潛力不容小視。如果美國加強威懾性的外交姿態,有可能自己促使美元作為軸心貨幣的絕對地位變得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