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國際頂級期刊,生命科學“火爆”的冷思考

剛過去的2019年10月,我國共有28家機構的58位學者,在13本國際頂級期刊發表了29篇生命科學研究論文,又一次大放光彩。

從所謂的三大“神刊”(CNS),即《細胞》《自然》《科學》來看,10月份共有12家中國機構發表了15篇論文。其中,我國學者在《科學》上發文最多,共有7篇,佔該雜誌10月發表生命科學論文總數的12.96%;在《細胞》和《自然》分別發表論文4篇,佔比也很高。見下表:

10月份國際頂級期刊,生命科學“火爆”的冷思考

眾所周知的情況是,在最近三四十年裡,生命科學一直是整個科研領域的“富礦”,早有人預言說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生物技術的一場革命就要來臨了。

然而新世紀已過去快20年了,我們並沒有看到生物技術的突破性應用,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描繪前景,聲稱為某種應用奠定了基礎,而事實上離應用還遠得很,回想1990年代的許多生物技術預言並沒有成真。多年來,生物技術的研究並不是靠技術廣泛應用帶來的收益在支撐,而是靠政府的巨大投入在維持。因為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多,所以各級就該多投錢,又因為投錢多就會產生更多論文,形成了一個絕妙的循環。

是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積累沒到火候?還是生物技術界在畫餅製造泡沫?這個現象值得關注科學的人們進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