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的相互關係

前幾天,有個小朋友在問答區裡發了個問題,大概是這樣寫的:“上個星期你就給父母打過電話了,怎麼今天又打?離不開父母,你為什麼要結婚?”

婆媳的相互關係

網絡圖片

不敢說自己是個傳統的人,也知道人生父母養的,孝敬是最起碼的基本常識,如果沒有和父母一起住,每個星期打一次電話,已經算是低要求了。


雖然也聽人說“老豆養仔仔養仔”,在當下的經濟大環境下,小夫妻養不起子女,要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接濟的大有人在。


不管怎樣,要求丈夫不跟公婆來往的妻子,多是會受到社會環境的負面評價的。


我不知道上面說的小朋友,出於什麼原因,如此反對丈夫與公婆的聯絡、來往;本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立場,嘗試談一談如何看待婆媳關係。

婆媳的相互關係

網絡圖片

朋友A的孩子B找了女朋友C,雙方家長和小孩都彼此滿意,很快商定辦婚禮,成其好事。


A是教師,做過班主任、校領導等工作,對B的管理事無鉅細、雷厲風行;B從小在這個家庭環境中長大,倒也沒有覺得什麼;新媳婦進了門,老司機遇到了新問題。


以往A上班前把早餐做好,然後叫B起床吃早飯、上班;C和B在房間裡睡覺還沒起床,她習慣性地開門就進去了;當然,後來也有改善,比如敲門啦、在外邊叫一聲啦等等,但畢竟多年的習慣,終於媳婦爆發了。


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孩子的婚姻成為犧牲品;基於這個立場,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再加上先生退休的安家費等,另買了一處小房子讓他們夫妻搬開住。


見面少了,彼此之間因為生活習慣的衝突明顯緩解,婆媳之間的關係得到很大的改善。問題在A退休後卻再一次激化。


空閒下來的A忍不住想去兒子家看看,細心的C發現家裡的衛生、冰箱的東西,知道老人家來過來,又一次跟B爆發爭吵;最終還是A讓步,交出了B私下給的鑰匙,答應再去提前打電話給C約定。

婆媳的相互關係

網絡圖片

表面上問題解決了,A卻很受傷,以至於抑鬱;接受輔導之後,逐漸改變生活重心,參加適齡的集體生活,把更多視線轉移到先生和社團生活上,逐漸從小家庭中退出來。


大約一年左右,C懷孕、生了小孫子的時候,A也是全身心投入地照顧,C出了月子之後,依照常例,A不再參與小家庭的相關事宜。


因為C父母身體狀況不甚理想,不能過多幫忙照顧小孩;B、C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又值小孩子出牙、長高等問題,小毛病頻發,頗有些焦頭爛額,夫妻之間衝突又多了起來。


A在徵得C同意之後,約我與他們面談了幾次;提了些照顧小孩的建議,取得明顯的改善的背景下,彼此的關係相對熟絡之後,C偶然露出對“家婆未幫忙帶孩子”,頗有微詞。

婆媳的相互關係

網絡圖片

以此為契機,跟C探討了婆媳的互相關係。A當初對於小夫妻生活的過多參與,讓你感到被侵入、被冒犯,這是A沒有邊界,引起反彈這是必然現象。


好在大家都是斯文人,在互相碰撞的過程中,形成新的家庭生態環境;原家庭老夫妻按照原有方式生活,小家庭獨立出來過二人世界,兩者之間的交集由兩個女主人彼此約定。


孩子出生後,又帶來小家庭的生態變化,因為生存要素的轉變,你想要的婆婆幫忙減輕照顧小孩的壓力,這是自然的;只是當初你要求她退出小家庭生態的時候,沒有顧及到對她的傷害,和自己的遠期需要。


“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既然這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因,也需要自己想辦法去承受由此而來的果。難道你希望自己的小孩,最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你嗎?


C向B承認自己的不是,並且得到A的諒解的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逐漸形成了新的大家庭生態。年輕人儘量自己教育孩子,週六日孩子會跟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忙不過來的時候,A會幫忙接送。

婆媳的相互關係

網絡圖片

沒有一開始就完美相處的家庭關係,只有在互相體諒、彼此包容的努力下,努力經營,逐漸達到平衡的家庭生態;這其中不放棄、不慪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基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