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熱點丨“智造”引領紡織服裝產業華麗蛻變


黨報熱點丨“智造”引領紡織服裝產業華麗蛻變

智能製造是產業發展的方向,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寧陽縣山東天源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搶抓重大機遇,賦能傳統產業,通過世界品牌服裝全工序智能化生產項目,讓紡織服裝產業煥發出新生機,不僅推動企業由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華麗蛻變,還吸引了上下游產業向泰安、寧陽集聚靠攏,為打造產業興市高地貢獻出一份力量。

黨報熱點丨“智造”引領紡織服裝產業華麗蛻變

“智慧”融入生產線 生產效率至少提升30%
  紡織服裝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當記者走進天源服裝的縫製車間時,眼前的景象卻不是傳統的模樣。一條需要七八十道工序的工裝褲,由智能化生產系統自動為每個班組分配好工作,裁剪、縫製……每個班組前的電子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任務量、完成量和比例。
  “在沒有智能懸掛系統時,車間裡堆積的材料十分雜亂,人工傳遞經常出現偏差。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智能化設備按照每個人的特點分配工作,沒有多餘的材料積壓,車間乾淨清潔,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縫製車間生產經理徐靜告訴記者,以工裝褲為例,在生產線升級前,人均日產量是20件,現在達到27件至30件。出貨量增長了、質量提升了,工人們的工資高了,積極性有了明顯提升。
  從2018年開始,天源服裝公司引入世界品牌服裝全工序智能化生產項目,為服裝產能和標準提升裝上“新引擎”,如同給生產線安裝了“智慧大腦”。自從天源服裝公司建立起智能生產系統,通過自動吊掛系統將裁剪和縫製線連接起來,實現了產品的快速轉移和傳遞,比傳統工藝減少用工40%。同時,天源服裝公司還建立了企業數據庫,以大數據驅動生產,為創建自主品牌、發展個性化定製商業模式做好準備,為未來企業供應鏈批量上雲做好鋪墊。這是公司基於動能轉換、轉型升級重點項目的突破口,也成為了寧陽縣百億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的技術“領頭羊”項目。


大數據驅動生產 讓企業“輕裝上陣”
  走進天源服裝公司的數據指揮中心,“新動能起航”展板和“山東紡織服裝行業新舊動能轉化典型案例”獎牌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不斷上升的用工成本和人力資源短缺成為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痛點之一,而智能化升級加上大數據互聯互通,成為了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公司副總經理高維洪告訴記者,數據指揮中心集納了訂單分配、生產運營、人力資源、集團規模四個板塊,通過對各種數據的分析彙總,實現了整個集團大數據的互聯互通,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面信息,為企業規劃統籌全局。
  在大數據中心,記者看到了虛擬試衣鏡、面料款式互動體驗等“黑科技”,人對著屏幕在“雲端”試穿衣服款式,觸摸面料質地,還有可以實時監控智能工廠生產及全球訂單、物流信息的現代化平臺。高維洪說,公司以大數據驅動生產,能有效降低庫存風險,讓企業“輕裝上陣”,這也順應目前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天源服裝公司建立了智能倉儲系統,讓物料位置可查、數量可查,通過智能AGV運輸工具,可實現物料自動傳輸。還建立了智能展廳,通過3D量體、個性化定製、全息投影、電子櫥窗等高科技,可實現產品展示、智能導購、商務洽談等功能。

傳統紡織向智能製造轉型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在不斷創新中,天源服裝公司始終致力於開拓國際市場,先後與世界服裝巨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完成了由單純的來料加工向直接對外貿易的全面跨越。從2018年開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根據國內外訂單情況,公司加速由傳統生產向智能製造轉變,投資建設了全工序智能化生產項目。新上國內領先的生產設備及管理系統2000餘臺套,建立起智能生產、倉儲系統、數據庫、展廳和實訓道場,實現了大數據集成、個性化訂製、智能化製造,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服裝生產的模板化、標準化、精細化,贏得了國際客戶的追單和高度評價。目前,天源服裝公司的全自動模板機、自動開袋機、自動裁床、自動釘釦機等智能設備普及率在50%以上,公司長期與世界排名前十的服裝巨頭優衣庫、HM、CK、迪卡儂、ZARA等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走進智能車間,每個班組都有一塊顯示“產線實時信息”數據的屏幕,記錄著時段內班組製作的款號、小時目標、小時產量和小時達成率、返工率等信息。“這些數據從人工統計到全流程大數據展示,標誌著我們由傳統生產向智能製造、由量變到質變的提升,更是我們行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體現。”高維洪說,目前智能展廳和6座智能生產車間已開始運營,35條智能生產線安裝完畢並投產,進一步加強了天源與世界各大知名服裝品牌的深度合作。

  通過智能化,天源服裝公司推動自身由傳統紡織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同時,還提高了企業的設計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現如今,寧陽縣形成了以天源服裝公司為中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對於拉動寧陽縣紡織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助力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隆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