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嗎?

我來自宇宙星辰


女媧應該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而是神話人物。她與伏羲的關係密切。他倆的神話,是中國先民“創世紀”美好想象的體現。

最早記錄女媧的是《山海經》。其中的《大荒西經》說:“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所謂“女媧之腸”,指蛇形;“橫道而處”,亦指腸形。一開始,女媧就是與蛇的形象聯繫在一起的。 《山海經.海內經》也記載了“人首蛇身”的神——“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延維,亦稱委蛇,是伏羲和女媧的別稱。

《山海經.海內經》還說:“西南有巴國,太昊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太昊也是伏羲,其他古文獻裡,他還叫庖犧、炮犧、伏希、宓犧。

巴國是中國西南的古代部落,與蜀族相鄰,活動區域大概在川東和湖北、陝西漢中一代,為蛇圖騰部族。後來進一步向西南發展,遍佈於貴州、雲南、廣西、西康和西藏的一些地區。關於巴國是伏羲的後裔,以及伏羲、女媧的創世神話,完整保留在苗族、彝族、瑤族等西南少數民族的神話裡。 在這些神話裡,伏羲和女媧是大洪水後僅存的一對兄妹,後來結成了夫妻,成為人類的始祖。

比如湘西苗族流傳的聖史說,雷公為世間的凡人所捉拿,後施巧計脫身,於是降下天譴。伏羲和女媧躲進葫蘆瓜裡僥倖逃過劫難,然後不得已結為夫妻,繁衍了後代。《山海經》裡為何能收入伏羲和女媧的傳說呢?這部書中的基礎部分,應該是西周初年建立的王室地理檔案;又吸收了不少諸侯國彙報上來的地理報告;經過戰國時燕國鄒衍及後學的整理而成書。裡面所包含的楚國及西南地區的內容,很可能是公元前500年前後,王子朝奔楚帶走的周朝典籍中,裹挾有《山海經》的原本。當這個原本傳到燕國鄒衍那裡時,已被添加了許多楚文化的素材。

當然,蛇圖騰崇拜,亦即龍圖騰崇拜,這在周以前的陝西漢中地區已經存在。 因此,在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大墓中有兩蛇相交的蛇形器——這是殷商時期;在山東嘉祥縣的東漢武梁祠石室畫像、新疆吐魯番城附近出土的唐高昌國絹畫裡,都有龍形兩交的圖形;北周匹婁觀石棺上線刻石畫像有雙龍不交尾的圖形;甲骨卜辭中有“䖵(kūn)”字,亦是兩條蛇的形象,是尞(liào)祭,就是祭天的崇拜之神。近代學者肯定地認為,凡是兩蛇或兩龍相交、相對的圖形,都是伏羲、女媧二皇,他們是漢族器物上雙龍(或蛇)相交形所象徵的始祖,是古中國的圖騰象徵,也是苗彝瑤族的始祖。

所以,《列子.黃帝篇》曰:女媧“蛇身人面”。許慎《說文解字》說:“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創始女神。 中原地帶,很早也有女媧的記載。記載女媧補天的,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組織人編寫的《淮南子》。此書《覽冥篇》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照這個說法,主要是屬於現在河北一代上面的天漏了,女媧煉石補天,冀州於是太平了。


一老沈一


盤古開天闢地,據說在遙元的芯代,天地沒有形成剄處混飩分不清上下左右也弄不明東西,一個渾圓的雞蛋,中心有黃一個叫盤古氏人類的始袒向小雞一樣破殼而出,自巳製造一把巨斧闢開了這個渾圓的東西一半輕輊的升高一半重重的落地,就是現在的天和地,盤古死後,不知到多少年才出現了一個人類的祖始名叫女蝸,這個女蝸氏是個女的,她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在天地間太寂寞,有一天女蝸就用泥捏了些泥人吹一口氣泥人就活了,後來她有點累,可是泥還廷多,她撿了一條繩子向泥打去,黃泥全變成活人,大大小小的一起生活繁殖著後代女蝸氏是三黃之一伏義氏,神農氐這就是三黃五帝的三黃。這都是來源於遠古的神話傳說。


百吃不厭7


一切的傳說都是有一定的史料,雖然之間變化了許多,比如說女媧是人頭蛇身的,這個可能就經歷了部落到國家演變過程中,假如女媧是一個人,後來經過歷史的變遷以及個人的貢獻,變成了人們要祭祀的對象,自然要對其進行神話,而也有可能女媧是一條大蛇,在部落之初,給部落一個生長繁衍的環境。從而可能變成了部落的圖騰,慢慢地演變為我們現在神話中見到的女媧。

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女媧可能更多的是類似蛇的動物,在那個時代,給予部落提供了生長繁衍的安全的環境。從而被神話。


雨林春筍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女媧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嗎?

當然是啦,女媧的存在,比在座的每一位都要真實。千百年後,很難有人會記得諸位,但一定有很多的人還記得女媧……

說正經的,現在人會提到女媧是否是真實人物,主要考慮到上古史是否可以跟上古傳說完美結合。

這一點大家的分歧比較大。

近代疑古風潮下,多數學者其實已經不相信夏朝以前的“歷史”是“歷史”了。

即便是夏朝歷史,也有一些人表示各種“懷疑”,更別說夏朝之前的傳說了。

黃帝堯舜的真實性尚且被質疑,更不要說伏羲女媧了。
然而我個人還是傾向於女媧的存在的。

雖然“母系氏族社會”是否普遍存在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至少是可能存在的。

女媧,很可能是中國先民對母系氏族社會的殘存記憶。

其他傳說中,都是男性是統治人間的王,只有在女媧傳說中女性做王,這本事就是一件很稀奇很偉大的事情。

如果中國先民真經歷過一個母系氏族社會的話,那麼女媧便是那時的王的代表。

從這一點上來說,女媧的真實度,反而別堯舜更高一點……

至於文獻記載中的女媧,則確實神話色彩更重一些。

比如《山海經》中的女媧之腸化為神人,是看不出一點歷史的色彩的,完全屬於神話。《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也是神話色彩更濃。

而這些都可以視作是古人對女媧歷史的神化,不足以否定女媧的真實性,猶如後人傳說諸葛亮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卻完全不能因此就說諸葛亮在歷史上不存在。

《淮南子·覽冥訓》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

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

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宜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

這一段記載非常寶貴,雖然也有很多神化了的內容,但歷史的色彩已經濃得多了,可以拿它當作女媧歷史記述。

尤其這段文字前面記了黃帝的歷史,後面記了夏桀之時,結著寫了戰國七雄等事,更能說明古人是拿它當史實了。

以上就是我對女媧的理解,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指正。


山海經解密小七


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女媧乃華胥氏踩雷神腳印,感而受孕,生伏羲和女媧,女媧人面蛇身。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七十化變,以黃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初,日耕夜息,無歡,女媧憫。化甘露為酒,賜凡間,飲之醇美,解勞頓,舒筋血,聚則飲,愈歡。眾念女媧之賜身,調之健,悅之心,感其恩,以酒敬之。後遂成禮,以酒敬天地,自之始。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

傳說女媧製造了名叫笙簧、瑟、壎的樂器,被奉為音樂女神。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後代,被尊為婚姻女神。

女媧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馬,初四造牛,初五造豬,初六造羊,初七才造人,造世上所有。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創造了萬世萬物,是創世女神,是大地之母。

有關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可我認為女媧只是傳說中的神,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就如同《西遊記》裡的孫悟空。



段輝時


女媧生活的年代,距今8800年,她來自火星,投胎到風姓氏族,部族以射蛇為生,後又捕捉和飼養娃娃魚。後與伏羲結合,風姓氏族融入華胥氏族,開始飼養禽類,並初涉農業生產。



女媧最大的貢獻是重修四時,將已經過時的歷法修正準確,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有利於農業發展,惠及眾多部族。

女媧不單在本族受人尊敬,就連知道女媧的其他也都敬重她,以至於女媧死後,很多氏族都在紀念她。幾百年後,封有女媧靈的鼎裡飛出了一條龍。黃帝的祖先軒轅氏是女媧的直系後代,所以我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可以這麼說,女媧是中國人最尊敬的一位女性大神。


道易心成


6500萬年,在宇宙的某個銀河系出現了三支高級文明,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系,在那有著高級文明,距離地球3865億光年,整個銀河系中共有三支高級文明,一支為白系,一支為黑系,一支為黃系。

三支文明在自己星系中經過了上萬年的戰爭,耗盡了各星球的物質,最終達成同盟,組建了屬於他們那個星系的創世元太空巡洋艦隊,這支同盟戰隊分別由三個星球最高軍事統帥擔任,組成聯合戰隊,下屬有三艘子戰艦,分別由白系安拉,黑系埃蒙,黃系女媧,各自擔任艦長,共四艘遠航艦,組建這樣一支艦隊,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其他星球的高級文明搶佔太空資源。

經過了的遠征,創世元艦隊最終發現了地球這個綠色家園,這一幕勾勒出他們對最初家園的無限幻想,“如此美的景色真讓人難以平靜,我似乎想要立即擁抱它”安拉對其下屬發出如此的感嘆,已經表明他們對這新大陸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痴迷。

這是他們遠航30年的結果,是穿越了黑暗峽谷和黃金彼岸才發現的第一顆擁有生物的星球,這不得不讓他們驚訝和興奮。女媧站在艦隊的指揮中心久久沉思,看著那顆美麗的星球,感慨道:“我們都是一群沒有歸屬的外來客人,或許這裡將會續寫我們的傳奇,我們的故事”。

之後便有了女媧補天女媧造人,【預知詳細,可看我主頁裡面的內容,謝謝,】:我們一直在傳說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那麼女媧補的是什麼天?靠什麼補天?靠法力?顯然不是,我想作為女媧本人也不敢說自己能在天上補個洞,那麼女媧補天究竟補的是什麼?說道這網名來看看當時的社會變化,因為經歷過一次浩劫之後,地球的氣候受到空前的毀滅,大地變的渾濁,空氣中到處都是顆粒灰塵和有害物質,經過大戰的地球,氣候已經讓生物很難生存下去,所以說女媧補天補的並不是天,而是利用科技來改造地球氣候,讓地球重新煥發生機,讓空氣變得清爽,讓居住環境更宜人,這應該算合情合理了。寫的不好請原諒。


九金白象


因為對上古史感興趣,偶爾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去拜讀各路神仙的回答。結果呢,不看還好,越看越覺得荒唐,有些話非得說幾句了。

(1)問題是個嚴肅的問題,有些答案卻在遊戲人生。我們尊重一下提問者,照顧一下求知者,行不?

(2)有回答說女媧是魏晉時人瞎編的,難道《山海經》是魏晉時代才成書的嗎?

(3)說說我對女媧的看法。

關於女媧,主要有摶土造人、煉石補天、與伏羲一起繁衍人類三則神話,其中有兩則存在明顯矛盾。

首先,我們要肯定女媧是個神話人物。

其次,女媧是個獨立女神。伏羲女媧神話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後起的、最終也沒有完成的神話,女媧與伏羲沒有關係。作為獨立女神,女媧是母系社會神話人物,這在史學界和神話學界是得到公認的。

第三,造人神話和補天神話要早於伏羲女媧神話,最晚在戰國時期已經完成,在秦漢之際被寫入典籍。但這兩則神話也不是原生神話,而是在原生神話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次生神話。證據呢?如果我們去讀經典原文,就會發現,女媧造人神話的目的是宣傳天命觀,捏出來的是富貴人,祖祖輩輩富貴;用繩子甩出來的是貧賤人,世世代代貧賤。補天神話裡有“蓋天說”宇宙論,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天圓地方說,因此它的時代不會太早。

第四,關於女媧的原生神話,整體已經消失,但還有一些片斷保存在《山海經》裡。今本《山海經》關於女媧的文字在語法上有毛病,這不是古人文化水平低,而是這裡存在遺失的文字。這裡說有十位神仙叫做女媧之腸,橫道而處,就這麼一點信息。對此學界也一直在爭論,也沒有結論。我的猜測是,這是一段創世神話的殘留,是說女媧之腸化作十位大神,而這十位大神創造並主宰天下萬物。我說了,這是猜測,但絕不是毫無根據。所以,我的觀點是,女媧在歷史之初的神話形象是眾神之母。

第五,我繼續猜測,女媧的最早神話形象是某個氏族的祖母神。在母系社會,象這樣的祖母神每個氏族都有,但只有女媧神話走進了歷史時代。我冥思苦想它的原因,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女媧氏族逐步發展壯大,曾經是一個不小範圍的統治力量,這支力量不是周,也不是商。是不是夏?我覺得有可能。

第六,祖母神怎麼產生的?我再進一步猜測,女媧就是原始母系社會一個氏族的女首領,同時也是氏族的老祖母。她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叫女媧。女媧這個名字是從單字“媧”演變來的,而“媧”字是從“咼”演變來的。“咼”是不是女媧的名字?也許是,也許不是,但卻是後世對她較早的稱謂。“咼”字跟“禹”字一樣,都是最原始的單體字,且只做人名,沒有其他的意義。而且,大家請注意,這兩個字長得很相像啊!

最後正式回答問題:女媧是曾經的存在,但真相已不可盡知。


易畔書院


所謂“女媧”之類的神話傳說人物名不見經傳,不要說先秦儒家經典中不見記載,就連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也沒有提到女媧。女媧之類的神話傳說人物,絕大多數是魏晉人編造出來的。先秦諸子本來就有託古自重的毛病,孔子言必稱文王、周公,墨子就聲稱自己是繼承“大禹之道”,孟子則稱頌堯舜,莊子更把自己宣揚的“道”和黃帝直接掛鉤,總之一個壓一個,其實都不怎麼靠譜。到了東漢後期至三國魏晉時代,隨著佛教的傳入、玄學的流行、陰陽五行學說的普及,整個社會瀰漫著鬼神迷信的氣氛,什麼盤古、女媧、燧人氏、天皇地皇人皇等紛紛出籠,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之類胡編亂造的書籍推波助瀾,這些東東都應視為傳統文化中糟粕部分,今天不應再去宣揚。但這些年來一些地方為了搞“旅遊資源開發”,紛紛把神話傳說人物坐實成歷史人物,什麼女媧出生地、黃帝故里、燧人氏之鄉等都冒出來了,偽造古蹟成為風氣。一些騙子乘機遊說各地急於出政績的黨政領導,騙吃騙喝騙名利,蠱惑地方花錢造假古董,又不能取信於人,許多“人造景點”無人問津,勞民傷財,莫此為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