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事件回顧

近日,一則“甘肅天水一作坊被指用衛生紙製饅頭”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拍攝者將甘肅省天水市一個菜市場上買到的饅頭在水中浸泡揉捏,剩下的殘留物疑似衛生紙屑,便質疑饅頭為衛生紙製造。

“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該事件發生後,引發網友的熱議,到底饅頭是不是用衛生紙做的?視頻中的殘留物到底為何物?為了解開事情的真相,小編做了以下對比實驗。

“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浸泡

小編在市場上隨機購買三個饅頭,將饅頭和衛生紙分別放入水中浸泡並反覆揉捏,看是否會發生有殘留物的現象。如圖1。

“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圖1:A、B、C為饅頭樣品,D為衛生紙樣品

實驗中,饅頭和衛生紙經過反覆揉捏後均慢慢變為小碎末。靜置2min,碎末沉到底部。

實驗結果可見:浸泡A、B、C三個饅頭樣品的水呈白色渾濁狀,浸泡D樣品衛生紙的水呈無色透明狀。這是由於在揉捏過程中,饅頭中的澱粉慢慢分散於水中使水呈白色,而衛生紙主要成分為纖維,不溶於水。如圖2。

“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圖2:A、B、C饅頭樣品呈白色渾濁狀,D衛生紙樣品呈無色透明狀

過濾

將A、B、C、D四個樣品浸泡液經過紗布過濾,得到浸泡液殘渣。對比饅頭和衛生紙的殘渣:A、B、C三個饅頭樣品的殘渣粗糙、色澤偏黃、較為鬆散,而D樣品衛生紙的殘渣細緻、偶有長條纖維、顏色白。

實際上,饅頭除含有較高的澱粉外,還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和粗纖維。在揉捏饅頭的過程中,澱粉被水逐漸溶解,剩下不溶於水的蛋白質和粗纖維混在一起,呈碎渣狀,容易被誤認為紙屑。如圖3。

“紙”饅頭,事實還是謠言?

圖3:A、B、C為饅頭樣品,D為衛生紙樣品

檢測

將浸泡液殘渣按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中凱氏定氮法進行蛋白質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為:A、B、C三個饅頭樣品殘渣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7.35%、7.54 %、 7.71%,而D樣品衛生紙殘渣的蛋白質含量小於0.1%。

將浸泡液殘渣按GB5009.8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進行膳食纖維檢測。檢測結果顯示:A、B、C三個饅頭樣品中膳食纖維分別為2.13%、2.64 %、 2.58%,而D樣品衛生紙中“膳食纖維”高達87.6%。

結果分析

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饅頭殘渣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而衛生紙的殘渣中幾乎不含蛋白質。饅頭中膳食纖維含量則較低,即使是添加了麥麩等高膳食纖維的饅頭,膳食纖維一般也不會高於8%。假設如開篇新聞網友視頻中所說:饅頭是衛生紙製作的,那麼饅頭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應該很高,但在本實驗中三個饅頭樣品中膳食纖維含量均低於3%。

其次,纖維比澱粉粗糙,且不能被口腔中的酶水解,添加在麵粉中既不能增強饅頭鬆軟的口感,也不能因唾液澱粉酶水解帶來甜味。相反,纖維會使饅頭更粗糙,甚至還可能帶來異味。

綜上所述,衛生紙製造饅頭不可信。

溫馨提示

在此,小編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範的食品生產和經營企業,不要因圖方便和便宜而購買來歷不明的食品。

生產企業在採購原料時應嚴把質量關,嚴格執行採購索票驗證制度,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證明文件,並對出廠產品進行檢驗,排查可能存在的風險環節,建立質量風險防控措施,確實把好產品質量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