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管理、理解德魯克的18個關鍵詞‖組織

1.

第1個關鍵詞,就是樸素的“組織”。為什麼說它樸素呢?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兩條小魚,一起往前遊。對面來了一隻老魚。老魚問:小夥子們,在水裡面感覺怎麼樣啊?聊了兩句就各遊各的了。兩條小魚遊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我們其實跟小魚一樣。在水中時間長了,對水都沒有感覺了。對於我們來說,水就是“組織”。

在德魯克整個管理思想當中有一個關鍵概念:組織化的社會。他發現,從1900年開始到今天100多年的時間裡,我們的社會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變成了由各種各樣的組織所構成的社會。

德魯克出生於1909年,趕上了農業時代的尾巴。對於19世紀跟20世紀的區別,德魯克比我們有更強烈的體會。農業社會跟工業社會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農業社會中更多的是領主、騎士、農民、手工業者等等。比如鞋匠,從頭到尾能夠自己做一雙鞋出來。這是農業社會的特徵。

但是今天大家會發現,我們每一個人,幾乎絕大部分的青春年華,都是在組織當中度過的。所以,組織到底是什麼?組織應該怎樣才能高效、有價值地運作?這是德魯克關注的重要問題。

這個問題是德魯克一生的關切,所以僅僅用1講是講不清楚的。在這裡,我想說的簡單一點,也希望我講的內容跟大家日常的管理實踐相關一些,這樣也許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德魯克。

2.

任何一家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都會面臨一個特別關鍵的挑戰,就是通常所說的二次創業。關鍵是,這個“二次創業”具體是指什麼?

企業成功走過創業的初級階段之後,都會面對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所謂“二次創業”,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公司從之前的“老闆帶一群助手來維持運轉”變成“依靠管理團隊來推動公司持續的發展”。

這是二次創業中,最核心的一個變化。

也就是說,老闆要擺正自己的角色,要認識到“組織”跟原來做的一攤“生意”是完全不一樣的。組織有客觀的運行規則和邏輯,如果不尊重這個規則和邏輯,企業要麼是原地踏步、很長時間沒有突破,要麼就是雖有很快的發展,但卻雪崩式的下滑。

雪崩式的下滑,德魯克在自己的著作裡面舉了一個例子,就是福特汽車。老福特用了15年的時間,1905年創業,15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家巨無霸型的公司,在美國市場佔有將近60%的市場份額。但是之後僅僅六七年的時間,就跌入谷底。德魯克認為,老福特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真正的尊重組織的邏輯,沒有從自己一個超級明星帶助手的模式轉化為依靠管理團隊運作公司的模式。

所以組織是工業時代非常典型的單位,這個單位的運行邏輯需要仔細的研究。對於企業家來說,必須要經過專業的設計,才能夠讓組織持續的發展,甚至超過個人的壽命。

3.

所以,組織對於西方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組織就更是一個新概念了。有兩位研究學者對這個問題都做了研究。一位是張維迎教授。張維迎教授說有兩類企業家,一類是創造價值的企業家,另外一類是套利型的企業家。另外一位是肖知興老師。肖老師對這個問題也有自己的定義,他說一種叫尋租型或者資源依賴型的企業主,一種是創造客戶價值的企業家,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德魯克在自己的著作裡,也把這兩類人做了一個分析。他覺得第1類創造價值的企業家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第2類只能說是一個“生意人”,還談不上是企業家。

所以,對於我們中國的企業和管理者來說,也要認識到:組織是一個新的概念,需要我們掌握一些專業的方法才能夠推動它的良好運轉。對於每一個管理來說,也要對“組織”的存在有更敏銳的感覺。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中,德魯克為管理者提供了走向卓有成效的5條非常重要的習慣。這本書與其他一些管理技能類的著作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本書當中,德魯克就像福爾摩斯一樣,他分析:為什麼很多管理者日常非常忙碌,但是工作卻沒有成效?是因為組織。如果沒有很好地應對,組織會變成管理者工作的“囚籠”:組織當中的很多天然因素會讓我們註定一事無成。所以,要想在組織當中取得卓有成效的業績,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會給你製造種種的障礙。

之前關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也做過相應的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12個德魯客”公眾號,裡面有之前分享的音頻、視頻。舉這個例子,要提醒大家,“組織”是德魯克研究的焦點,也是他提出很多管理建議的背景。

4.

談到組織,對我們中國的管理者來說還有一個特別的意味。在我們傳統的文化當中,對於“組織”層面制度設計的關注是比較少的。我們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修身跟齊家、治國之間,是有斷裂的。

一個人僅僅向內求,讓自己成為一個非常有修養的人,並不足以保證我們能夠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組織層面需要很多的政策、結構、流程的設計。這些對於我們去推動組織的有效運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過這樣的解讀,大家對“組織”可能比之前有進一步的概念。

5.

德魯克對組織的強調,實際上還不僅僅是剛才說的這些方面。德魯克對自己的定位是“社會生態學家”,也就意味著他還有兩個特別關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社會如何避免滑向極權和專制?像法西斯,他經歷這個非常慘痛的歷史過程。怎麼樣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是他一生研究的關切。也因為這個原因,在2002年,德魯克獲得了美國總統頒發的自由勳章。

第二個問題是,在社會當中,我們每一個人如何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是德魯克最關心的問題。德魯克才真的是眼中有“人”。他對個體的關切和巨大的同情心,讓每一個與他打過交道的人都印象深刻。

6.

所以在這個關切之下,你會發現,組織不僅僅應該關注怎麼賺錢、怎樣讓業務有所增長和發展。組織還應該成為社會的健康器官或者細胞。德魯克認為,一個好的社會,一定是每一個器官都能夠獨立自治的、高績效的、負責任的運轉。

當每一個組織都能夠這樣運轉的時候,社會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還算不錯的社會。德魯克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的培訓、教育卓越的管理者,讓卓越的管理者去創建、運作高績效的、負責任的、獨立自治的組織。

認識管理、理解德魯克的18個關鍵詞‖組織

雖然德魯克老先生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學生和朋友們在繼續推動他的事業。你會發現德魯克研究會的slogan就是“Strengthen organizations to strengthen society”:(助力領導者)塑造高績效的組織,以助推美好社會的創建。

7.

這是我在第一部分跟大家介紹的德魯克一生關注的焦點——組織。

德魯克有一段話特別好,這段話比較長,但是非常的重要。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學生們就在其中摘錄了一部分,放在他的紀念場所的中心位置。

德魯克是這樣講的:

“在一個由多元的組織所構成的社會中,如果組織不能負責任的獨立自治的運轉,我們將不可能擁有個人主義,我們將不可能擁有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夢想的社會。相反我們將讓自己置身於被完全控制的組織之中,在那裡談獨立自治就是自欺欺人了。

只有專制能夠取代獨立自治的組織,專制是一個絕對的老闆,它會強行取代多元化的競爭組織,專制用恐怖取代責任,專制的確有能力廢除一切組織,它只要把一切組織淹沒在一個能夠包羅萬象的官僚主義政治組織當中,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可以看到,德魯克對法西斯之類的極權專制是有非常強的警惕性的。

“專制的確也能夠生產產品,提供服務,但這種生產和服務不過是斷斷續續的、揮霍的、低水平的,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而且充滿苦毒、屈辱和失望。

在一個由多元的組織所構成的社會中,使我們的各種組織負責任的、獨立自治的、高績效的運作,是自由和尊嚴的唯一保障。有績效的負責任的管理,是對抗和替代集權專制的唯一選擇。”

文:康至軍,《德魯克論管理》譯者,19年高管與諮詢實踐經驗。沿著彼得·德魯克的指引,致力於組織和管理者的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