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武威,不僅有馬踏飛燕,還有白犛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武威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憑祁連山雪水的澆灌,武威人將這裡建成了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憑藉豐富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武威發展起來繁育制種基地、蔬菜基地、葡萄基地、中藥材基地等多種農業產業化基地。當然,作為農業產業化的標杆,當地的麵粉加工產業仍然被視為傳統強項。
  
  “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是天水”。踏進武威城門之前,對該地已經略有認知。天馬故鄉、五涼古都、佛教聖地、石窟之祖、涼州會盟、涼州詩詞和歷史文化名城等眾多標籤,足以使其享譽世界。
  
  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曾是涼州州府所在,也稱“西涼”或“姑臧”,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國和隋末的大涼政權先後在此建都。
  
  稀世珍寶銅奔馬
  
  這裡曾是絲綢之路的要衝,這裡曾發現張將軍墓,墓中出土了世界聞名的“馬踏飛燕”。這匹來自漢靈帝時期的銅奔馬,作疾速奔馳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1983年,它成為了中國旅遊的標誌。


銀武威,不僅有馬踏飛燕,還有白犛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有專家評價:銅奔馬所象徵的形象是“天馬”,即“汗血馬”。這是從漢朝開始開闢的通向歐洲“絲綢之路”上的特產。
  
  “馬踏飛燕”既表現出高度的浪漫主義意境,又穩定了銅馬俑本身的重心,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中無與倫比的珍品。
  
  1971年,文學巨匠郭沫若看到了這件稀世珍寶。他感慨道:“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藝術珍品。”能出土如此珍貴的文物,與武威特殊地理位置下產生的特殊地緣政治密不可分。
  
  這塊位於祁連山、合黎山之間的走廊地帶,地勢低平,“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是漢朝通向西方的黃金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這裡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銀武威,不僅有馬踏飛燕,還有白犛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王之渙的一首《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不僅展現了當時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又訴說了出征士兵的懷鄉之情。
  
  或許,霍去病率領的精兵也有此體會吧!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霍去病沒讓漢武帝失望,他率領精騎一萬人,勢如破竹,一舉擊敗匈奴。武威也因漢武帝表彰霍去病將軍“武功軍威”而得名。
  
  武威市下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聚居著漢、回、蒙、藏等38個民族,被譽為“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犛牛惟一產地”。
  
  如今,蘭新鐵路、幹武鐵路、312國道貫通武威全境,省道308線、211線和地方道路在這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這裡已成為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區。
  
  中國的波爾多
  


  2011年4月28日夜間至29日凌晨,受來自新疆的強冷空氣東移影響,一場持續的大風及沙塵暴天氣再次襲擊武威,給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損失。
  
  惡劣天氣的影響下,武威全市今年的經濟收入是否受到影響呢?之所以有此擔心,是因為武威一直以來都以農業經濟為其經濟發展的命脈。
  
  為什麼?為什麼在這風吹一嘴沙的大西北,居然還有發展農業經濟的優勢?在武威市郊的海藏寺村旁邊,村民老王與老伴正在自家的地壟上撒播玉米。在這個村子裡,家家戶戶都這麼種玉米。
  
  他告訴記者,武威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因素,造就了這個享譽西北的商品糧基地。
  
  甘肅省農業廳的一位退休老幹部告訴記者,武威的農業發展確實在全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記者瞭解到,位於黃河以西的武威地區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8℃,極端氣溫最高41℃,最低-29.8℃。降水量60~610毫米,蒸發量1400~3010毫米,日照時數2200~3030小時,無霜期85~165天。這種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極端氣溫相對持續時間短的氣候特徵,決定了武威是甘肅省最具優勢的天然綠色食品和名優特農產品生產基地。

  
  當然,祁連山雪水的滋潤灌溉必不可少。發源於祁連山的河流中,有3條內陸河哺育著河西走廊,自東向西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依賴這3大內陸河的澆灌,得以成全河西四郡的昌盛,也成全了“銀武威”的物產豐富。
  
  武威是中國葡萄酒的故鄉,當地葡萄的種植、釀造,就是當地最適宜發展農業的重要證據。
  
  唐朝大詩人王翰曾在《涼州詞》中這樣描繪武威的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武威市糧食局局長柴爾禎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在一次招商引資活動中,武威市迎來了一批法國客人。好客的武威人民,拿出了我們的國宴用酒及用當地葡萄釀製的紅酒,來招待客人。
  
  洋人對於白酒的興趣寥寥,然而,他們對於當地能釀製葡萄酒還是頗感意外。
  
  當這些來賓品嚐了一杯葡萄酒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令武威的主人大為驚訝。只見這些客人,紛紛搶來一瓶瓶葡萄酒,不顧長久以來保持的紳士風度,“咕咚咕咚”把每瓶價值20多元的葡萄酒給一掃而光。

  
  抹著溼漉漉的嘴角,這些法國來客感嘆:“沒有想到,在中國這麼貧窮偏遠的地區,居然能飲用到如此高檔的紅酒。”在這些法國客人看來,武威人民無疑整日生活在天堂之中。
  
  “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柴爾禎仍感到頗為自豪。
  
  從此,作為“中國的波爾多地區”,武威葡萄釀製的優質葡萄酒蜚聲海外。
  
  令人豔羨的特產之鄉
  
  醉人的葡萄並不能代表武威農業生產的豐富。
  
  武威市發改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為54萬畝,較2001年的29.4萬畝增加24.6萬畝,增加83.7%,各類蔬菜總產量達166萬噸,總產值達27.5億多元,佔到農業總產值的31.9%。截至2010年底,全市各類設施瓜菜年產量超80萬噸、產值近9億元。全市的蔬菜生產通過露地—拱棚—日光溫室等栽培模式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以茄果類精細蔬菜為主,優、新、特、稀蔬菜為輔,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類為補充,常年生產10大類、300多個品種的多樣化種植結構。
  

  這裡豐富的地質地貌,成就了武威多產的農業。
  
  該地區地形複雜,南高北低。境內有灌溉綠洲、荒漠、高山草地、祁連山天然水源涵養林帶及沙漠、淺山地帶,幾乎是整個甘肅省的縮影。
  
  當地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在武威南部的祁連山區,平均海拔在2100~4800米,氣候涼爽,降水豐富,林草豐茂,極利發展林業和畜牧業,並出產高山細毛羊、白犛牛,以及羌活、秦艽、冬蟲夏草、鹿茸、麝香、牛黃等馳名中外的中藥材;在中部平原綠洲區,平均海拔1450~2100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農業發達,是甘肅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糧、油、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到了北部的荒漠區,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出產灘羊、駱駝、紅柳、髮菜、沙米等幾十種沙生動植物及甘草、麻黃草、鎖陽等10多種中藥材,資源開發的前景也異常廣闊。
  
  為此,依靠品質優良、種類繁多的農副土特產品,通過多年的發展,武威目前已經初步建成80萬畝加工型玉米基地、50萬畝繁育制種基地、4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30萬畝優質瓜類基地、30萬畝棉花基地、15萬畝啤酒大麥基地、10萬畝釀造葡萄基地及微藻生產示範基地、人參果基地、畜牧業基地、花卉基地、食用菌基地、馬鈴薯基地、中藥材基地等農業產業化基地,並且形成了葡萄酒、麵粉、黑瓜籽、黃河蜜瓜、無公害蔬菜、澱粉系列產品和白犛牛系列產品等一批具有武威區域標誌性產業品牌和地方特色的農副土特產品。

  
  作為武威最發達的區———涼州區率先發力,其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形成了以紅太陽、金三角、金穗面業為代表,年加工能力超過100萬噸的麵粉加工產業;以榮華集團為龍頭,年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的玉米澱粉加工業;以新野、長城、金業麥芽為代表,年加工能力25萬噸的啤酒芽麥加工業;以皇臺集團、威龍公司、青島啤酒為代表,年產1萬噸白酒、2萬噸葡萄酒、9萬噸啤酒的釀造業;以發放蔬菜公司為代表,年外銷能力70萬噸的蔬菜產業;以德農種業為代表,年制種能力達16.4萬噸的制種業;以福建達利集團顆粒全粉廠為代表,年加工能力16萬噸的加工型馬鈴薯產業,以天祥、森泰公司為代表,年產銷能力達6.8萬噸的畜產品加工業。
  
  麵粉加工一枝獨秀
  
  當然,麵粉加工業一直以來都是武威農業發展的驕傲。
  
  有人說,正因為有了充足的後勤補給,霍去病才贏得了河西戰役。
  
  武威市糧食局副局長齊譽表示,在祁連山雪水的潤澤下,武威一直以來都是“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富庶之鄉。

  
  農牧局相關同志介紹,武威歷來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農業又以糧食為主導,始終決定著其經濟發展的格局,被譽為甘肅省的“頭號糧倉”。
  
  糧食局一工作人員說:“如果說設施農業等特色農業的崛起是武威農業發展的新興之秀,那麼糧食加工產業的發展則是武威農業發展的傳統強項。”歷史上,武威糧食經濟的大規模開發從漢代開始。漢武帝即位後,置河西四郡(今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徙民實邊,發展軍屯民墾,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技術逐步通過武威傳入河西。
  
  進入新世紀,武威地區的糧食種植如芝麻開花。
  
  2006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8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98.46萬噸,是全市歷史上糧食產量最高的一年,糧食單產413.7公斤;2007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2.11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96.99萬噸,是僅次2006年的第二個糧食高產年,糧食單產417.9公斤。
  
  此後,全市在“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和生態安全戰略,大力推進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培育壯大能源化工、食品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勞務經濟5大產業”的指導方針影響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開始出現小幅下滑,不過還是實現了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壓減耕地下糧食產量的基本穩定。

  
  基於豐富的原料供應,當地麵粉加工企業的發展風生水起。
  
  齊譽認為,用糧企業在武威的集中密度全國罕見。
  
  涼州區黃羊鎮成為麵粉加工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這裡陸續湧現出一批大型的糧食加工生產企業。目前,以黃羊鎮為中心、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麵粉生產企業已達34家,銷售收入千萬元的麵粉生產企業達10多家。目前面粉生產規模已達到年加工能力115萬噸,產值21億元,銷售收入17億元,上交稅金千萬元。
  
  2004年,甘肅省政府正式確定在黃羊鎮建設“中國西部食品工業城”。
  
  2006年起,甘肅省糧食局確定建設蘭州、武威、天水3個糧食物流中心,在武威市建設河西區域糧食物流中心,物流區域包括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5市。
  
  目前,黃羊麵粉加工基地已經成為甘肅省內最大的麵粉加工基地,現有日加工小麥8萬公斤以上的麵粉企業47家、日加工小麥20萬公斤以上的麵粉企業6家,產品行銷全國。
  
  同時依託蘭新鐵路沿線的武南、截河壩、打柴溝、市直庫、涼州區一庫等大型儲備糧庫和三縣一區分佈在農村集鎮糧庫的收儲,武威現已形成糧食購、銷、調、存、加的綜合經營流通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