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生會“逃離”科研?中科院博導:因為我們的科研讓人乏味

最近程老師的文章『清華博導:我有個好學生想放棄科研,去中學當老師』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讓人們關注到象牙塔裡的內部景象,不同的觀點都有,有支持,有反對,看起來都有道理。但是又都沒有回答一個問題,

為什麼年輕人不選擇科研,為什麼年輕人覺得科研很累,很煩?社會的因素,歷史的因素,似乎都可以解釋一些,仍然不能真正解釋曾經讓人很羨慕的科研職業變得如此沒有吸引力。我認為,我們過去十多年的科研模式讓我們(我們已經人在江湖,不能選擇了)後面的年輕人失去了興趣。那我們的科研模式有哪些讓人乏味呢?


為什麼學生會“逃離”科研?中科院博導:因為我們的科研讓人乏味

一、科研選題讓人乏味。就個人觀察,大多數科研課題都是跟蹤性的課題。做跟蹤性課題最大的問題在於永遠都做票友,都在追捧一些前沿概念,而不是自己做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壓縮感知等課題天下人都在做,這就不正常。我參加過一個高等級的關於我們國家今後5年的科研發展路線圖的討論會,會上大拿們講的科研方向無疑就是當時某一個國際會議的會議主題。不錯,似乎抓住主題也是個優點,但是這些問題統統都是無根的問題,我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討論那些問題,為什麼非要只討論那些問題。一輩子都在給別人梳辮子,內心的感覺無疑是很糟糕的。

實際上,每一個有潛質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是如果科研的選題都不是自己想要做的,而是需要按照所謂的國際時髦去做,這就有點強人所難。假如是做自己選擇的課題,那麼每個人似乎都能接受包括物質在內的短暫匱乏。

二、科研的形式讓人乏味。

我們國家所謂的科研,總的看來還沒有脫離科研入門的階段,科研模式千篇一律(僅就信息科學而言),基本上就是:讀論文、做實驗、寫論文。本來讀別人的論文就不舒服,再加上現在的論文寫的都比較誇張,一個小小的東西非要描繪成了不起的大發現或者大發明,水分比較大,真東西少。就好比吃飯,總吃膨化食品,看起來很好,實際上對健康有害,對胃口的傷害也很大。實際上,真正地科研,尤其是應用基礎研究,就需要先從應用本身開始,而不是從論文開始。問題是應用中來,而非從別人的論文中來。科研的形式起碼應該轉化為:應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包括看論文等)、解決問題、新的應用高度、新的應用問題。兩頭都在應用中,中間的研究都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就應該是解決一些應用問題。當然,理論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理論問題需要討論,但是不能所有的課題都像理論課題一樣去研究。

三、科研的風氣讓人乏味。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的科研領域處於群龍無首的年代,很多人很年輕就被推到了舞臺中心,這讓後來的年輕人大有壓力,也急於表現自己,我們看到太多的人過度包裝自己的科研成果,急功近利。這樣的科研風氣讓人覺得這哪裡是在做科研,明明是在一個名利場中。每一個人似乎都想樹立自己的山頭,每一個人似乎都要選擇一個大樹乘涼。在非技術因素佔比重很大的時候,就很難讓人喜歡這樣的環境。很多不太擅長包裝的人就覺得很受傷,受傷多了,就自然乏味。

為什麼學生會“逃離”科研?中科院博導:因為我們的科研讓人乏味

四、科研的結果讓人洩氣。我們國家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了,但是我們國家的工業問題也似乎越來越多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樣沒有解決,這就讓人很洩氣,做了一輩子都沒有成就感。比如,我們國家的儀器工業到現在為止很多領域還處於很原始的水平,跟蹤都跟不住,更別說做新體制儀器。這樣的結果其實可以理解,就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認真考慮過中國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需要去真正解決什麼問題。我們要的僅僅是論文,僅僅是名氣和地位,甚至金錢。這樣的科研不會解決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結果自然只能是讓人洩氣的。

五、科研的生活比較苦悶。在這個急速發展的社會里,科研顯得很另類。社會的變革非常的快速,可是科研不能變化的很快速,還只能按照自己的規律去發展。科研內外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科研顯得就比較苦悶,不合時宜。當科研人不能很快的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很快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內心就會有很多糾結,比如房價高漲,買車盛行等,似乎都是合理的壓力理由。要在快速發展的社會里靜下心來做科研,這本身就很難。

上面的話雖然有牢騷的成分,但是大多數還算是比較現實的看法。當然,中國的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我們原來的基礎過於薄弱,科學的素質還沒有真正滲透到社會中。我們還在路上,甚至還僅僅在起跑線附近。著急也沒用,只能不斷地訓練,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創造更好的環境。如果士兵打仗失敗了,不能怪士兵,一定是將軍出了問題。年輕人不願意做科研,我們不能怪罪他們沒有理想,沒有追求,責任都在我們的身上。是我們沒有告訴他們正確的科研選題,沒有教會他們更好地科研模式,沒有營造良好的科研風氣,沒有讓他們看到成果的魅力,沒有讓他們體驗到快樂的科研生活。一切的結果都有原因,而一切的原因都來自於自我。從我做起,似乎是唯一的選擇,抱怨只會加劇結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634599.html


為什麼學生會“逃離”科研?中科院博導:因為我們的科研讓人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