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有哪些?宰相的“宰”,好兒郎的“郎”源自這裡

秦漢王朝是官僚帝國的奠基時代,中國傳統政治制度之濫觴在秦漢,從秦漢開始,中國歷史正式有了統一政府。史學界普遍觀點認為,秦漢行政組織架構所達到的複雜完善程度,超過了同期的羅馬帝國。秦為漢始,漢承秦制。漢代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性毋庸贅言。


“三公九卿”有哪些?宰相的“宰”,好兒郎的“郎”源自這裡

《大秦帝國》劇照

在漢代,中央政府(區別於地方政府而劃分)組織的最高長官為“三公九卿”,“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這些稱謂,我們經常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見到,他們的具體職責是什麼呢?幾千年前這些稱謂又是怎麼來的呢?其中別有一番趣味。


“三公九卿”有哪些?宰相的“宰”,好兒郎的“郎”源自這裡

明朝洪武宰相胡惟庸,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

丞相,丞是“副貳”之意,“相”本意也是“副”,丞相就是皇帝的“副官”,是行政首腦。丞相也可以叫宰相。在封建時代,貴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的在宰殺牲牛,當時替天子諸侯及一切貴族公卿管家的都稱為“宰”,至秦漢統一“化家為國”,家裡的宰,就成了國家的政治領袖。區別於“丞相”的是,“宰相”在古代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數位執政首腦之稱。所以,丞相可以叫宰相,但不能代表宰相全部。

御史大夫,御史本為史官,負責掌管記錄、收受和保管文件,《史記·滑稽列傳》:“執法在傍,御史在後,後來演變成監察官員,御史大夫掌管監察工作,輔助丞相監察一切政治設施,相當於“副丞相”,漢代慣例,任丞相之前一般要做御史大夫。

太尉,太為“高大”之意,《說文解字》中釋尉“武官悉以為稱”,太尉是武官首長,統管軍事。

太常,在秦代叫“奉常”,常本作“嘗”,掌管祭祀祖先鬼神,依四時奉獻時物,讓祖先鬼神時時“嘗新”。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太常位列九卿第一卿,統管宗廟禮儀。

光祿勳,秦稱“郎中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祿勳。光意為大,祿通麓,勳通閽(門之意),古代皇帝多半靠山住家,大麓閽,就是皇帝的門房,《尚書》說舜管堯的大麓,就是舜做了堯的宰相。光祿勳是皇帝的“總門房”,掌管皇宮內侍衛(偏侍從),也就是“郎官”,郎官是漢代選拔行政官吏的重要渠道之一,霍光、蘇武都做過郎官。漢代樂府有詩云:“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傍。”後代把青年男子稱為“郎”,就是從漢代郎官發端的。


“三公九卿”有哪些?宰相的“宰”,好兒郎的“郎”源自這裡

蘇武牧羊

衛尉,掌管門衛屯兵,是皇宮的警衛司令。

太僕,《論語》:“子適衛,冉有僕”,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僕”代表車伕,太僕就是皇帝的司機,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朝中也”,廷尉,掌管司法審判,犯了皇帝的法,都歸他管。

大鴻臚,“上傳語告下為臚”,鴻意為大,大鴻臚就是傳達官,秦及漢初本名典客,漢景帝時改名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大鴻臚,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該官稱一直延續至清代。文章為驢友書蟲(頭條號)原創,禁止轉載。

宗正,顧名思義,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以上七個卿,照名義,都是管的皇帝的家事,而不是政府的公務,漢代政治制度仍有古代封建制度的陳跡,但當時已經“化家為國”,他們也開始掌管國家大事。

大司農,《呂氏春秋·季冬》:“命司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司農在上古時代是負責教民稼穡的農官,到漢代開始掌管錢穀之事,本名治粟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改為大司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管的是政府經濟。明清兩朝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清朝光緒年間,“兩朝帝師”常熟人翁同龢為戶部尚書,世有以“司農常熟世間荒”譏之者。


“三公九卿”有哪些?宰相的“宰”,好兒郎的“郎”源自這裡

《漢武大帝》中漢武帝劉徹形象

少府,少意為“不多也”,少府掌管皇室經濟,負責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相對於政府,“少府”似乎就是“不多也”。其實不盡然,鹽和鐵在當時是最大最易發財的兩種商業,商稅歸少府,漢武帝窮兵黷武,軍費浩繁,花光了大司農的錢,少府當時收入是高於大司農的。漢武帝號召有錢人尤其是鹽鐵商人捐錢,結果幾乎無人理會,漢武帝一氣之下,把鹽鐵經營權收歸國有經營,所有收入歸政府,這就是漢武帝著名的“鹽鐵政策”。

“三公九卿”制,在東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幾經變革,隨著歷史潮流中“皇室與政府”“皇權與相權”的不斷博弈,隨著隋朝“三省六部制”的問世,“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退出歷史舞臺,只有部分官職和稱謂延續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