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致歉:曾將病毒與武漢關聯,新發社論呼籲停止汙名化

4月7日,《自然》雜誌在題為“停止冠狀病毒汙名化刻不容緩”的社論文章中表示,這場疫情大流行助長了可悲的種族主義和歧視,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教育和研究將為此付出代價。


該社論還就此前《自然》新聞報道中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聯繫在一起致歉。


以下為社論內容:


今年2月,世衛組織(WHO)宣佈,將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個名稱很快便被參與公共衛生信息傳播的各類組織採用。


WHO除了給這種疾病命名外,還委婉地提醒那些在其新聞報道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聯繫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其中包括《自然》雜誌。


我們當初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對此負責並道歉。


多年來,人們通常將病毒性疾病與首次暴發疫情的地方、地點或地區關聯起來,如中東呼吸綜合徵或寨卡病毒(以烏干達的一個森林命名)。


2015年,WHO出臺指南制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負面影響,如對這些地區或民眾的恐懼或憤怒。


該指南強調病毒感染所有人這一點:當疫情發生時,每個人都處於危險之中,無論他們是誰,或者來自哪裡。


然而,當各國努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時,少數政客卻依然抱守舊辭。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將該病毒與中國聯繫在一起。巴西總統賈爾·博爾索納羅的兒子、議員愛德華多·博爾索納羅稱這是“中國的錯”。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政治家也表示,中國負有責任。


執意把一種病毒和它引起的疾病與一個特定的地方聯繫起來是不負責任的,需要停止。


正如傳染病流行病學家Adam Kucharski在今年2月出版的《傳染病的規則》一書中及時提醒我們:歷史告訴我們,流行病會導致群體被汙名化,所以我們都需要謹言慎行。


如果存有疑問,可以徵求意見,但總要落到可靠的證據上。


種族主義攻擊


做不到這一點會帶來後果。很明顯,自從疫情被首次報道,世界各地的亞裔已經遭受到種族主義攻擊,造成了難以計數的人力成本,如給他們的健康和生計造成的損失。


執法機構表示,他們正在把調查仇恨犯罪作為優先任務,但對一些人來說,這樣的調查可能來得太晚——包括70多萬名在海外留學的中國本科生、碩士和博士中的許多人。


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他們中很多人因為學校停課已經回國,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回國。


出於對仍在繼續的種族主義的擔心、對未來課程的不確定性,以及不知何時會恢復國際旅行,這些學生在猶豫要不要回國。


這些年輕學子的學業被打斷,失去剛剛建立的關係和機會。


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學生的流失,也會對學術事業帶來廣泛而令人擔憂的影響。


這意味著受影響國家的高校將面臨多樣化的下降——這是幾代人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所有人的損失


幾十年來,高校一直在努力促進多樣性,各國都制定了鼓勵國際學術交流的政策。


多樣性的價值不言而喻。它鼓勵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對話,鼓勵分享不同的觀點和存在方式。它一直是研究和創新的驅動力。


不僅如此,一個多樣性的校園也是改進政策和體制所必不可少的。


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以及研究成果發表變得更具有包容性。


通向多樣性之路依然道阻且長:在《自然綜述:物理》的4月刊中,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科研人員和科學傳播人士用親身實例講述了歧視和其他因素如何阻止他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聲(S. Hanasoge et al. Nature Rev. Phys.2, 178–180; 2020)。


許多領導人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建議並採取行動,以應對這一流行病並拯救生命。


在術語方面,建議很明確: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和減少汙名化;不把COVID-19與特定的人群或地方相聯繫;強調病毒不會歧視——我們都處於危險中。


如果冠狀病毒引發的汙名化導致亞洲年輕人退出國際高校,縮短教育時間,放棄自己和他人的機會,讓科研環境變得更糟,那將是一場悲劇。


而此時,世界正指望著它找到出路。


新冠病毒汙名化必須停止,刻不容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00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