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夏末白晝的盡頭,高線公園的起點

0

紐約對我可能是太熟悉了。

這次再來,沒有了旅行的新鮮感和興奮,卻也發現了新的寶藏。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紐約市博物館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 紐約市博物館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地址:1220 Fifth Ave at 103rd St.,

開放時間:Open Daily 10am–6pm

門票:20美金

官網:www.mcny.org

不是紐約市的博物館,而是紐約市的博物館。

換言之,就是關於紐約這個城市的來龍去脈,紐約人和他們的故事的博物館。博物館本身其實沒啥意思,但是圍繞紐約市紐約人的展覽內容。

紐約,可以說是當今大都市的樣本,那它又是如何誕生和形成的?What makes New York New York

我看的第一個展覽“The New York at Its Core“就是解答這個問題的。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The New York at Its Core 展覽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是什麼塑造了紐約? “金錢、多樣、密度、創造力”

展覽認為,塑造出今天紐約的,正是“金錢、多樣、密度、創造力”(Money/Diversity/Density/Creativity)這四個主題——在四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發展交織,變幻出世界上獨一無二大都市的圖景。

回到故事的開始——400年以前,對利益的渴求驅動了冒險。

17世紀是荷蘭海洋霸權的時代,荷蘭人被稱為“海上馬車伕”。1609年,一個為荷蘭主子打工的英國探險家Henry Hudson發現了曼哈頓,雖然沒有找到香料,但發現皮毛資源也很不錯。1924年,荷蘭人用了60荷蘭盾(約24美金),從當地Lenape土著人的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 兩年後,270名歐洲殖民者和非洲運來的黑奴,在島的最南端——大西洋沿線最好的天然深水港之一 ——建造了 “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作為國際皮毛貿易的樞紐。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660年新阿姆斯特丹地圖。

圖上圖上最右側的那堵牆的位置,後來就成為了資本的象徵“牆街”——華爾街(Wall Street)。而從左到右貫通的寬闊大道,則後來延伸出了貫通曼哈頓的“寬路”——百老匯(Broadway)。

-

1651年英國發起了當時的貿易戰,立法禁止荷蘭參與英國的海上貿易,挑起了前後共四次英荷之間的戰爭。而第二次英荷大戰的導火索之一,就是紐阿姆斯特丹變成了紐約——1664年一隻英國遠征的海軍艦隊佔領了新阿姆斯特丹,並以國王的弟弟約克公爵的名字命名為紐約(New York)。這時開始紐約就有了多元化移民結構的基因:除了留下的荷蘭人,新來的英國人以外,還有法國新教徒,猶太人,非洲人,德國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僕役。紐約為躲避歐洲天主教迫害的而來到美洲的移民提供了十分寬鬆的宗教環境,1744年,這裡已經有了八座不同教派的新教教堂以及猶太教堂。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打響。紐約作為英軍的總部經歷了七年戰爭,當1783年戰敗的英國殖民者乘船駛離紐約,留下的是戰後一片廢墟的城市,人口銳減,資金乾涸。擺脫殖民統治的紐約短暫的當了兩年首都,見證了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就職,並在商人和政治家持續的努力下,成為這個新國家的“帝國之城”(Empire City)。十美元面值上的頭像——漢密爾頓,是這個年輕國家的第一任財長,他牽頭成立了紐約第一家銀行,為商人提供貸款;他的振興計劃,還包括了成立中央銀行,制定保護本土製造業的關稅,以及一個強有力的集權中央政府來確保一切運轉。(看到這一切有麼有覺得很熟悉?面對百廢待興的土地,想靠自己力量站起來的國家,都做了相似的選擇。)1825年,華爾街上林立了11家銀行,29家保險公司和不計其數的經紀人辦公室。我們看到了

紐約成為金融中心的起點。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Tontine Coffee House,1797。

Tontine Coffee House,1797。

位於“牆街”和“水街” (Wall Street and Water Street)轉角的咖啡館,由經紀人集資創立,作為交易和通信聯絡的市場。1792年,漢密爾頓帶領24個證券經紀人一起簽下了《梧桐協議》,約定了股票交易的規則,後來發展成為了今天的紐交所。

-

紐約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移民。1810年,今天的Houston Sreet以南的區域,容納了當時96,000的紐約人口;給水系統薄弱,疾病橫行,紐約人急切的想找到一個解決方案,避免遭受歐洲大城市經歷的問題。1811年,網格規劃橫空出世,這可能是城市規劃歷史上最偉大的網格:橫平豎直,確定尺寸,無限延展和生長,漠視一切自然地形,冷酷而雄心勃勃。網格背後沒有任何高深的意義,一切都從實用出發。當時的規劃委員會如此解釋它——“一個核心是為了讓人居住的城市。而直邊和直角的房子是最便宜的,也是居住起來最便利的。” 這個完全從實用出發,易於推行理解的規劃,帶來了隨後紐約房地產的崛起。而網格本身幾乎沒有特質——它中性、平等、理性——沒有任何暗示,後來也成為了承載紐約這個大都市擁塞奇觀的載體——城市的成千上萬種生活緊湊拼成了一副巨型馬賽克,證明了它的包容性和無限潛力。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811年紐約規劃

南北向12條大道(Avenue)貫通了狹長的曼哈頓島,寬度是100英尺(約30米寬)以便讓車(馬車)雙向通行,相距500-900英尺(約152-274米),接近兩邊的間隔會小一些,因為規劃者認為靠近水岸的地皮更值錢。東西向是數字標號的街,60英尺寬度(約18米),每隔一段距離會有一條更寬的街作為東西向的主幹道,達到100英尺(約30米)寬。今天這些主要的街也是地鐵站設立的地方。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從42街向北看第二大道,1861

當時與筆筆直的網格線共存的,是小山丘和農莊。今天這個位置往東一個街區就是聯合國大樓,往西則是克萊斯勒大廈,中央車站,時代廣場。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811年的網格規劃線上展覽

幾年前紐約市博物館辦過一個關於1811年的網格規劃的展覽,現在網站上還有線上展覽,有興趣的旁友可以去看看,傳送門:
https://www.mcny.org/exhibition/greatest-grid-0

-

如果說在城市尺度上有打破矩形網格的,一是是從西北角到最南端,斜向貫通曼哈頓島的百老匯街(Broadway),這一條斜線跟主街相交的位置,成為了一系列的地標——時代廣場、先驅廣場、聯合廣場、哥倫布圈等等。第二則是中央公園。沿著新規劃城市擴張了幾十年,紐約人突然發現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城市卻沒有開放空間了沒有陽光綠地,而富有的居民也需要一個公共的地方來炫耀自己的新馬車。巨無霸的中央公園應運而生,設計師最大程度模擬了自然的風光,而不是講究軸線和造型法式宮廷園林。中央公園成為了又一個城市規劃的範例,兼顧了公眾利益以及資本收益:無論貧窮富貴每一個紐約市民都可以來散步野餐;而圍繞著中央公園的地產價值則一漲再漲。150年以後,高線公園則以更創新的方式再現了這一奇蹟。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中央公園的春天,Adolf Dehn

19世紀四五十年代,紐約迎來了以愛爾蘭人和德國人為主的移民潮。當時愛爾蘭人為了躲避饑荒,擠上他們稱之為“棺材船”的貨船來到新大陸,船上擁擠缺少空氣食物水源,充滿病菌,一不小心就死在追求新生活的路上。到達紐約的愛爾蘭人蜂擁而入東下區的貧民區(大概是現在曼哈頓中國城的一帶),他們信仰天主教,跟住在中城信仰新教的中產階級格格不入;曼哈頓原來的居民把愛爾蘭移民和酗酒、不守安息日、不守規矩、欠管教的孩子這些形象聯繫在一起。(每次看到痛批國民“劣根性”的文章,我都覺得這種想法過於簡單了。看多了就知道,世上不存在天生低賤的民族,這背後都是苦難的經歷。而看起來高貴“文明”的民族或階級,追溯起來又有多少血腥的原罪呢?)同時期,德國政治和經濟的動亂也促使大批的德國移民踏上紐約的土地,包括許多德國猶太人。移民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原來以貿易為生的港口城市紐約,也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

1863年南北戰爭時期,紐約爆發了徵兵暴動(Draft Riots)。起因是林肯代表的北方聯邦政府徵兵規定,能出300元美金就可以免除兵役(大概是今天的三萬美金),也就是有錢人就可以免上前線。暴動群眾衝擊包括徵兵總部在內的一切政府設施,打砸搶燒。許多愛爾蘭青年移民剛踏上土地拿到居留證,就強制簽了“自願服兵役”書被送去前線;而白人勞工不滿被解放的黑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搶飯碗,在暴動中衝擊破壞黑人家庭與商店,許多無辜黑人被亂棍打死。最後一萬多人的軍隊進駐紐約,使用了重型武器最後平定了暴亂的局面。說到這裡,博物館的講解老太太突然問我們吃瓜群眾:“你們猜南北戰爭中,紐約支持哪一方?” “答案是南方,因為奴隸制還是省成本。”(這個我都懷疑我聽錯了,知道的旁友可以講講怎麼一回事。)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紐約暴亂 “The Riots of New York” from Harper‘s Weekly,1863

南北戰爭結束後,紐約迎來了它的鍍金年代(1865-1900年)。鍍金年代(The Gilded Age),這個名詞來自於馬克吐溫187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原意是諷刺南北戰爭後資本主義的貪汙腐朽和投機熱潮;後來人們用這個詞,代表這段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年代。靠著南北戰爭時期為聯邦政府提供的鉅額貸款,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徹底鞏固了在國家經濟中的主宰地位。紐約新興富裕家族,開始在第五大道旁建公館,把女兒嫁給英國貴族(當然也有反過來的,比如泰坦尼克號上來自英國落魄貴族家庭的女兒Rose,跨越大西洋遠嫁美利堅新錢,是金錢和高貴血統的聯姻沒錯了);他們在紐約資助興建博物館和歌劇院,為了讓紐約躋身於世界級都市的行列。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都會博物館便是籌建於這個時代。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證券行情自動記錄收報機 (Stock Ticker)

由布魯克林的發明家E.A.Calahan於1987年發明。每臺Ticker從紐交所獲得最新的股票價格並打在紙條上,遠距離的經紀人可以把買賣操作通過通過電報傳回給紐交所。而鋪設在大西洋海底的電報纜,則允許遠在歐洲的投資者實時參與到紐交所的交易裡來。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第六大道上Siegel-Cooper百貨商場的入口

當時紐約已經有了跟今天十分相似的百貨公司:好幾層的商業空間,廣告、櫥窗、固定價格,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列。它們匯聚在百老匯街和第六大道,14街和24街之間。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通向Siegel-Cooper百貨商場的高架鐵路出口

1878年代,沿著第六大道的高架鐵路(Sixth Avenue El)通車了 。Siegel-Cooper百貨商場甚至有一個從站臺直接通往百貨大樓的入口,顧客根本用不著下到塵土飛揚的砂石地面層。

-

當時紐約彙集了這個國家42%的百萬富翁,同時也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南北戰爭後的經濟發展誕生了許多“白領工作”——銀行、保險、法律、出版等各行各業的辦公室工作和管理崗位。這些中產階級群體住進了上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的聯排別墅裡。而同時,一位丹麥移民的記者Jacob A. Riis, 記錄了曼哈頓“另一半如何生存”(How the Other Half Lives)——位於下城貧民區的窮人們的生活,並呼籲紐約市新房屋需要更多采光通風的立法。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紐約下城在街上睡覺的孩子,1888

源源不斷的移民湧入紐約,這次的成分更為多元:意大利人、講意第緒語的東歐猶太人、波蘭人、希臘人、敘利亞人、黑人,當然還有中國人。他們紛紛湧入上一批愛爾蘭和德國移民聚集的東下城。到19世紀末,面向這些一百多萬的各地而來的新移民,紐約有至少13種不同語言的報紙發行。多元的移民帶來了迥異的文化。1884年紐約時宣稱:“一種新的熱潮從倫敦來到了紐約!貧民窟派對點燃這個冬天!”(原諒我的五毛錢文案,我盡力了)什麼意思呢,就是紐約有錢的白人想出了新的樂子:探訪東下城窮人的社區們——黑人、中國人、希伯來人、意大利人等等,不打招呼直接敲開窮移民家的門,裝作慈善工作者走進去參觀居住空間;當然還包括去各個文化的小沙龍、舞廳、一角錢博物館、紋身店獵奇作樂等等。(讓我想起了法國王公貴族喜歡在皇宮裡搭個小破茅草屋——Hermitage,皇后穿著粗布衣服住在裡面裝成牧羊女。有錢人的快樂真是出乎意料呢~)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09年,剛參加完中國城餐廳的貧民窟派對的人們

1909年,剛參加完中國城餐廳的貧民窟派對的人們——一個以“炒雜燴”和“炒麵”為主題的午夜舞會

(有一秒我居然有點心疼這些人,半夜去了中國菜館而沒有吃到小龍蝦燒烤擼串火鍋)

-

鍍金時代,金錢和移民湧入紐約;大西洋畔的奇幻都市,一切都在蓬勃生長與實驗,百無禁忌。1987年,英國記者Steevens如此形容紐約:“粗魯、無形、駁雜、混亂。。。”但仍然承認它是“直戳到你眼前,最壯觀的巨大能量與力量的化身”。

1898年1月1日,大紐約形成了——行政上合併了Bronx、Brooklyn、Manhattan、Queens以及Staten Island五個區域,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紐約市的範圍。這一波操作,也讓紐約人口從180萬人增至340萬,一躍超過巴黎成為世界第二大城市,緊隨倫敦(670萬人口)之後,進入20世紀。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Bedloe島上的自由女神像,1875年由法國贈與,全名是“自由照亮世界”

彼時四分之三的歐洲移民都從紐約登陸,自由女神像成為了到達美國的象徵,開啟遍地機遇勤勞致富的新大陸副本,又名“美國夢”。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建造中的布魯克林大橋,1881

1869開始1883年建成的布魯克林大橋,橋身長1834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也是第一座鋼結構的大橋。百年前大洋彼岸的基建狂魔。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康尼的巨人”(Coney's Colossus) 大象酒店,1884。

布魯克林大橋的建成,促使布魯克林南端大西洋沿岸的康尼島(Coney Island)成為了最大的度假勝地,遍佈奇幻的主題樂園。這座錫和木頭製造的大象酒店高約45米,有34個房間。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歡樂筒”(Barrel of Fun)康尼島樂園裡的經典項目,不斷旋轉的筒可以最快的製造出都市人之間的親密。

20世紀的頭三十年,見證了紐約成為一個現代時期都市的範本。紐約是一個繁忙的港口,吞吐了全國一半的進出口貨物;服裝、化學溶劑、、傢俱、油氈布——成千上萬的工廠生產出各種工業產品;企業總部提供了充裕的白領工作,從總經理到郵件收發員,在拔地而起的高樓裡忙碌。華爾街的銀行家們保障了經濟的活力:他們合併了從未有過的巨型鐵路和鋼鐵公司,紐交所每日交易著幾百萬美金的數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成為了分水嶺。紐約人向協約國提供了武器、物資和貸款(一戰的頭幾年,美國都秉持中立看著老牌歐洲帝國消耗彼此,並向英法放出了百億美元貸款,百億美元物資。協約國和同盟國僵持不下來到了第四年,美國終於加入了協約國,畢竟,債權人不能讓債務人破產)。一戰結束時,紐約超越了倫敦成為了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同時憑藉戰爭貸款,美國成為了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紐約逐漸取代倫敦成為了全球金融中心。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紐約港的碼頭工人卸下香蕉,1906

二十世紀初每一座工業城市裡都有無產階級與資本家鬥爭的故事。1909年,紐約兩萬服裝廠工人罷工為了縮短工作時間和提高薪水(查了下當時的美國統計數據,普通工人每週工作56小時,0.16美金時薪。看看今天的996,只能說時代的車輪滾滾後退)。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三角內衣工廠(Triangle Waist Factory)火災的送葬隊伍,1911

1911年,位於格林威治村的三角內衣廠大火,由於管理人員為了防止工人溜出去偷懶或偷盜工廠產品而鎖了所有的出口和樓梯間的門,146名工人死於火災。

-

當紐約其他區域往外造的時候,曼哈頓則往上造。19世紀末,新型鋼結構和電梯技術逐漸成熟。1909年,已經能夠達到50層的高度。到了20年代,紐約從摩天樓的數量和高度兩方面均超越了芝加哥,成為新的摩天大樓之城。建築師Cass Gilbert一語道出摩天樓的本質——是“榨出土地價值的機器”。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853年,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在紐約水晶宮展示他發明的世界第一臺電梯

1853年,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在紐約水晶宮展示他發明的世界第一臺電梯,在原有的升降機上加入了緊急制動裝置。 後來創辦了電梯公司奧的斯。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描繪摩天樓的一組漫畫,1909

1909年描繪摩天樓的一組漫畫:每一層樓都是一塊複製的基地,他們毫不相關,各自承載著迥異風格的鄉村別墅和田園景緻。驢子走出馬廄,會遇到雲層和飛機。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04年10月27日,紐約第一條地鐵通車

曼哈頓也往下造了。1904年10月27日,紐約第一條地鐵通車了。以42街時代廣場為界,以南是今天的綠線(4/5/6號線)到市政廳(City Hall),以北是今天的紅線(1/2/3號線)直到145街。這兩段在42街以東西向的軌道相連。

-

不斷複製和壘高基地的操作帶來了新的問題——怪異的比例,和巨大的陰影。1915年落成的巨無霸恆生大樓(Equitable Building),造成了2.6公頃的陰影(6倍於自身面積),直接造成了周邊的租金下跌。1916年紐約出臺了新的區劃法,規定大樓建至某一高度後,必須向後退臺,來保證街上的陽光與空氣。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紐約效果圖大師休·費里斯遵循區劃法繪製的系列效果圖

1916年,紐約效果圖大師休·費里斯遵循區劃法繪製的系列效果圖,為後來建築師們 解出了這個算術題的答案——在法律允許下,為金主爸爸獲取最大利潤的摩天樓形態。某種程度來說,決定紐約建築面貌的是資本的慾望和規劃法的鉗制(背後是公民城市的契約),最不重要的也許才是建築師。

-

上世紀20年代又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 Twenties)。一戰結束以後經濟持續的繁榮,技術革新層出不窮,藝術文化空前繁盛,紐約人的生活跟上一代人比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前所未有的工業化浪潮讓人們感受到新的時代的到來,反傳統的精神和民眾膨脹的消費慾望塑造了這個“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20年代風格”到今天仍然是時尚的標杆,其背後是對維多利亞時期著裝規範的反叛——露出更多的手臂和腿,不強調S型線條,穿得寬鬆休閒。被稱為Flapper(摩登女郎)的女性穿著短裙,剪著波波頭,喝酒,開車,抽菸,輕視社會和性別的習俗,公開參加社會活動,經營自己的連鎖店或追求享樂。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位於142街的棉花俱樂部

20年代也叫“爵士時代”,因為爵士樂從黑人走向大眾,徹底的流行開來。位於曼哈頓北部哈林黑人社區142街的棉花俱樂部,是當時最流行的爵士樂演奏場所。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爵士時代的註腳

一夜暴富的美國夢,紙醉金迷的派對,爵士時代的裝束,藝術裝飾風格(Art-Deco)的建築。《了不起的蓋茨比》展開一幅紐約“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圖卷。

-

盛極而傾頽,二十年代的終點是大蕭條。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紐交所開盤幾分鐘內就下跌11個百分點,銀行破產、企業裁員,大蕭條的危機從紐約輻射向整個美國。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West Houston和Mercer Street的胡佛村。

美國人把這次經濟危機的原因歸咎於當時的總統胡佛,民主黨派利用此命名了一系列大蕭條時期的產物:比如“胡佛村”(無家可歸者修建的棚戶區),"胡佛毯"(保暖用的舊報紙),"胡佛旗"(把空口袋內外翻轉),"胡佛革"(鞋底爛穿時用於修復的紙板),"胡佛馬車"則是由馬拉動的汽車,因為車主已經買不起燃料了。(怎麼覺得利用民不聊生的特徵搞黨派攻擊也是挺low的。)

-

1933年羅斯福當選,實行“羅斯福新政”幫助穩定和復興經濟。與胡佛信奉完全的自由經濟不同,羅斯福實行了國家干預,包括由政府主導投資開展的基建項目。為了走出大蕭條,紐約市長La Guadia利用救助金、稅收和貸款,在紐約範圍內主導進行了許多政府工程,包括公共住宅、公園、大橋、診所、泳池、音樂廳以及公立紐約大學。這些項目不僅為紐約人帶來了寶貴的工作機會,同時也富有遠見的將紐約打造為一個健康、文化教育設施齊全的大都市。

緊接而來的二戰創造出巨大的需求,將美國經濟從大蕭條中拉了出來。傳統歐洲強國的大都市都遭受了炮火,百廢待興。而歐洲各行業的專家人才,都紛紛跑來美國避難。此消彼長,重新繁榮的紐約取代了歐洲傳統的大都市,成為了“世界的首都”。不僅領跑在金融、廣告、傳媒、時尚、藝術領域,隨著聯合國總部建立在曼哈頓的東側,紐約也成為了新時代國際關係的引領者。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51年的VOGUE雜誌,模特在Jackson Pollock的畫作前擺pose

二戰期間大量藝術家從歐洲來到紐約,將前衛的藝術觀念帶至沉浸在布扎藝術體系中的美國。戰後,包括Jackson Pollock 和 Mark Rothko在內的“紐約畫派”(NEW YORK SCHOOL)興起了“抽象表現主義”風格(Abstract Expressionism),該運動也被視作國際藝術中心從巴黎轉移至紐約的標誌性。

-

60和70年代,工業和航運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和更大的空間而逐漸離開紐約,同時也帶走了工作崗位和稅收。1950年紐約提供了91萬製造業的工作崗位,到了1980年只剩下50萬。紐約的工業區逐漸荒廢,下城19世紀的工商業建築也被推倒,新的辦公高樓取而代之。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62年出版的“紐約的荒廢之地”

60年代初的SoHo區也被稱為商業貧民區,到處都是荒廢的服裝廠,見證了紐約去工業化的歷程。寬敞而挑高的空間,充足的自然光線,低廉的租金吸引了一批藝術家搬進來做工作室。藝術家不斷爭取合法居住權利,1982年紐約通過了閣樓法案(Loft Law)。不光是地產商嗅到了商機,開發出一種“Loft”的新型住宅形式(賣點是高層高,無分隔,工業風、與藝術家為鄰的新型都市中產階級生活方式);區域藝術空間也逐漸搬到切爾西區,奢侈品精品店、餐廳、酒吧、夜店取代畫廊成為新的租戶。Soho區成為了城市更新(Regeneration)和士紳化(Gentrification)的典型故事:舊工業區煥發了新的生命,而藝術家則被資本驅離。

-

去工業化的城市何去何從?紐約選擇了從新定義港口。60年代,紐約港務管理區拆除了一片電子原件商店區,興建起新的辦公綜合體——佔地16公頃,可容納五萬人辦公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大樓最初的定位是新的世界航運貿易中心,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和金融公司入駐,世貿雙塔也成為了紐約白領經濟的象徵。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72年,建設中的世貿雙塔

世貿雙塔1973年竣工,411.5米的高度讓其取代帝國大廈成為紐約第一高樓;28年後,也作為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和西方價值觀的象徵,毀於恐怖襲擊。

-

70年代的紐約市曾瀕臨崩潰。財政吃緊,一面是高企的支出——越戰時期的通脹和城市服務成本的上升。另一面是流失的收入——戰後持續“郊區化”的進程,讓紐約人口有史以來第一次減少;而企業離開紐約,國家經濟衰退,聯邦和州政府的發展重心移出城市也意味著紐約減少了財政收入。內城逐漸空心衰敗,遍地犯罪、垃圾和空置的房屋,宣告著紐約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削減的財政支出又減少了公共服務,一切進入了惡性循環。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2785號火災報警器

位於Crotona Park和Charlotte Street的2785號火災報警器。該區域的消防員已經疲於奔命於頻發的火災,而為了阻止假火災報警,報警器被關上了並且塗上了狗糞。

當時縱火遍佈紐約各地,包括布魯克林區中部、皇后區南部和布朗克斯區南部。一些暴徒在廢棄房屋裡縱火,房東縱火試圖騙取保險金;甚至有時候租戶也縱火,燒了自己家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居住地。光是1975年一年,紐約消防局就記錄了40萬起火災。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歡迎來到恐懼之城——紐約遊客生存指南》

1975年6月,到達紐約機場的旅客會收到一份封面印著骷髏的小冊子《歡迎來到恐懼之城——紐約遊客生存指南》。裡面的警告包括: 1 不要探索曼哈頓中城;2任何情況下不要乘坐地鐵;3晚上六點以後不要出門。

70年代的紐約因為財政吃緊,削減了三分之一的警力。隨之而來的是罪案飆升——1960年殺人罪435起,1970年有1201起,到了1980年是1812起。紐約市的形象跟毒品交易、搶劫和縱火聯繫在一起,向全球傳播,更讓政吸引投資和遊客的紐約市政府頭疼不已。

-

當時的紐約如此危險而躁動,有錢的中產階級選擇搬到郊區,而頹敗城市裡的年輕人仍然自由和勃發,孕育出一批影響深遠的街頭流行文化——嘻哈(Hip-pop),饒舌(Rap),放克(Funk),迪斯科——70年代也被稱作是紐約夜生活的黃金年代。飽受爭議的是塗鴉藝術(graffiti art)——有人盛讚這是真正鮮活和民主的藝術形式,而有人視其為城市無法維護好公共領域的象徵。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1982,嘻哈團體Cold Crush Brothers 正在演出

1982,Cold Crush Brothers 正在演出,最右邊是嘻哈音樂的先鋒Grandmaster Caz。據說他使用的混音設備,是從1977年6月那次紐約大停電中搶劫來的。

80年代開始隨著美國的經濟復甦,紐約迎來了“新鍍金時代”。金融、保險和地產行業蓬勃發展。1995年,金融公司和相關服務行業佔了紐約15%的勞動人口,創造出30%的經濟產值。復興的金融之都裡,銀行巨頭創造出一系列充滿誘惑的新金融產品——垃圾債、槓桿收購、抵押擔保證券等等,吸引了全球的資金和交易。同時新一波的移民潮為紐約帶來了人口增長,佔比最大的是來自多米尼加共和國、前蘇聯、中國和牙買加的移民。20年間,紐約人口從700萬增至800多萬。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彭博終端機(Bloomberg Terminal),1989。

金融公司通過彭博終端設備,可以實時查看和分析金融市場數據並進行交易。創始人布隆伯格(Michael R.Bloomberg)在2001-2013年三次當選成為紐約市長,將紐約帶入了千禧年後高速發展和繁榮的新階段。

最後的最後我們回顧主題,是什麼組成了這座人類歷史上最奇異魔幻的大都市?是“金錢、多樣、密度、創造力” (Money / Diversity / Density / Creativity),而這四個主題仍然將紐約的故事書寫下去。

紐約,癲狂的前世今生

---

1 “NY At Its Core” in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2 “Delirious New York” by Rem Koolhaas

3. blogs.nytimes.com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