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 長臺古渡變通衢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每當聽到郭蘭英老師演唱的《我的祖國》這首歌曲時,思鄉之情就油然而生。於是,正值仲夏時節,我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關鄉。這裡位於淮河北岸,是生我養我的故鄉,也是我讀書成長的地方。

踏上家鄉的故土,就急切來到了自己的母校原信陽縣長臺關中學,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親切,那麼的熟悉,上學時的一幕幕記憶猶新,彷彿就在眼前。母校大門在淮河北岸,離河堤僅有五米左右,沿河堤上行五百米,便是“信陽老八景”的長臺古渡。站在古渡堤壩上眺望,彷彿聽到了當年艄公們的號子聲。長臺古渡,也稱“長臺渡”,是明清時代重要的淮河渡口,是鹽、糧及其他物資的集散地,因而兩岸炊煙裊裊,湖光山色,翠柏成蔭,以自己秀水林蔭成為信陽八景之一,名揚四方。

歷史上淮河窄而深,湍湍河水長年不斷。由於歷年洪水成災,河床被濤濤河水逐年擴寬,現在老渡口遺址已蕩然無存。如今,在這空曠的淮河岸邊,駐足觀望,我不知道自己是來追尋古渡當年的繁忙景象,還是來品讀今日古韻猶存的孤獨,落寞、冷清、空蕩、傷悲、淒涼,一齊湧上心頭,可如今再也見不到激浪拍岸、航船飛渡的壯麗景色。你可曾忘記,長臺古渡鼎盛時期當始於國亂之時延續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那時,船隻交錯,市井繁華,一到傍晚時分,進出渡口船隻數十艘,上貨卸船人,人聲鼎沸,還有部分以捕魚為生的漁民,也在這個時候滿載碩果而歸,人笑鷹鳴,好一派繁忙景象。成交生意的討價還價聲、賣小吃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夜幕降臨時燈火通明,映照在淮水中五光十色,當時素有“小漢口”之稱。

當時人們站在河堤上憑河眺望進入船隻魚貫而行,鼓風揚帆出進渡口。天高風靜時,上行船隻靠拉縴緩緩而行,深沉、低婉的拉縴號子演奏著鏗鏘的旋律逶迤而至,縴夫們雖說汗流浹背,依然流露出勝利的喜悅。

此情此景好一幅百舸爭流的壯麗畫面,古渡埠口乃是沿淮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難怪清代信陽知州、詩人張鉞《長臺古渡》這樣贊曰:“臨淮呼野渡,桐柏發源長;漲急篙能沒,波平葦可航;煙光通夾岸,雲影泛中央;四牡津常問,溯洄意不忘。” 真是名不虛傳。

據當地村民回憶介紹說,近年來,上級文物部門在長臺關鄉古渡口處的河道中發現了古文化遺址。在遺址內採集有陶鼎腿、瓷碗、瓷罐、陶缸、青銅器殘片、古井磚、石權及建築構件等十多種,時代從新石器延續至明清。同時,又發現了冶鐵作坊、古橋、碼頭、渡口和老街。由於淮河河道的改道,遺址被淹埋在河下,直至近年上游河道治理水位下降,才使在河道中沉睡了千年的古遺址重見天日。

昔日“臨涯呼野渡”,如今“古渡變通衢”。而今,為發展淮河兩岸經濟,帶領淮河兒女致富奔小康,黨和政府在古渡下游一公里處修建了一座淮河公路大橋,現已竣工通車,兩岸兒女歡欣鼓舞,當地群眾稱之為“民心橋”。

站在新建的淮河大橋上,向北遠眺,一馬平川,天地合璧。特別是城陽城猶如大海中的一艘戰艦,翹首起錨,虎視中原。站在豫風楚韻的故土上,感受著楚文化的厚重與燦爛。在長臺關鄉境內有保存完好的城陽城遺址,屬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亡羊補牢”的典故即出自於此。1957年在楚墓出土的一套青銅編鐘演奏的悠揚悅耳《東方紅》樂曲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周遊世界、響徹太空。同時出土的還有兩組套裝青銅器“金碧輝煌、一比不鏽”,堪稱稀世珍品。另有太子城、曬金場、跑馬嶺等古文化遺址。時至今日,城陽城址及墓葬群在楚文化研究中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現有六座“楚國城”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

“楚關申戍憂茫茫,野草春沙更斷腸。山頭僧住何年寨,山下人耕古戰場。”一座城陽城,多少歷史興衰事,盡在豫風楚韻之中,似乎將文化的底蘊悉數凝結其中,承載著那段神秘而引人入勝的歷史。昔日曆史文化的輝煌,今天現代文化的浸潤,城陽城遺址以其巨大的歷史文化影響力,已成為展現信陽曆史文化的一張名片,這張名片綻放著這顆歷史文化明珠所應有的光彩。

古人已遠,韻事流轉。在這個夏季,將自己生活的壓力和心裡的惆悵統統忘掉,沿著淮河的老軌跡路線,去體驗先者筆端下的視覺盛宴,也許就是這個仲夏我最好的旅行,豫風楚韻的古城,曲徑通幽的古道,可以讓你忘記心中所有的憂愁和不快,去感受家鄉的自然之美,還有淮河兒女的生活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