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哲思光伏中國路 | 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聞雞起舞於卒伍,星夜兼程於滿月,擊美驅越,十五年軍崖苦旅,壯魄襟懷;

一窮二白志從商,闖南越北風雨日,橫跨溝壑,三十二載英利奮起,耀我中華。

——領能君

一、青年老卒,棄長槍而橫槊

如果說靳保芳展現著河北人沉默隱忍剋制的一面,那麼苗連生則噴薄出河北人的豪爽衝勁激情。苗連生1956年出生於河北保定,父母是普通的鐵路工人。13歲即參軍,28歲才退伍,有長達15年的軍旅生涯,兩赴越南參加援越抗美、對越自衛反擊戰。

退伍後的苗連生回到了保定,雖然常年的軍旅生活已使他和現實生活失聯多年,但同樣造就了他力爭上游的火爆性格。此時改革開放已實行好幾年,他敏銳的覺察到了時代的變化,女性愛美的天性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正被解放出來。於是,1987年1月15日苗連生將化妝品專營模式首次植入保定,創立“英利化妝品經銷部”,做起了化妝品生意。

在英利新翻修的展覽館內放著一張苗連生當年站櫃檯的照片:瘦高的小夥留著和那個時代著名詩人海子一樣蓬鬆的頭髮、不算茂密的絡腮鬍,雙手環抱在兩臂間,背後櫃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在不甚刺目的燈光下有一種略顯青澀的成熟感。僅靠賣化妝品,英利就已經達到了2個億的年銷售額,對於此時的苗連生來說目標的快速達成、挑戰性的缺失、日漸乏味的生活成了一大困擾。、

哲思光伏中國路 | 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當時的苗連生(圖源:商業暴風眼)

二、苦悶中,得新能源霓虹燈

在做化妝品後,苗連生嘗試代理羽西,賣綠色蔬菜、弱鹼性電解水。1993年,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太陽能產業未來前景的文章,就放棄了前面所有的生意,開始查找一切關於太陽能的資料,但他在進入光伏行業之前也從未有過任何此類經驗。這樣的舉措難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驚奇。但細心回溯下苗連生在以往看似低端的商業嘗試中,不難發現常年的軍旅生涯養成了他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使他能以充沛的精力遊刃有餘地達到目的;而近十年在最底層社會的摸爬滾打又練就了他敢於嘗試也勇於放棄的魄力。

苗連生毅然決然地從日本引進了一條太陽能霓虹燈生產線,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新能源概念。“那時全國做太陽能相關產業的一共沒幾個人,參加國際會議,同行業一共才來100來人。”苗連生向《中國企業家》回憶,此後他將多年積累的全部身家逐漸轉移到光伏發電領域。

哲思光伏中國路 | 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日本街道上的霓虹燈

1996年苗連生看準了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太陽能項目。中國光伏電池項目有專項撥款,但只能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發放,作為民營企業英利當時根本沒有獲得貸款的機會。

無奈之下,苗連生將公司重組,1998年成立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向保定高新區管委會下的一個投資公司出讓60%股份。

1999年,英利新能源中標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四川阿壩太陽能送電到鄉的承建權,其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一期工程生產線也通過初步設計,投資約1.5億。僅靠高新區支持難以為繼,苗連生去銀行“化緣”,國家開發銀行嫌項目太小,轉給了建行。苗給建行做了大量光伏發電掃盲工作,項目仍然被斃掉了,對方理由很簡單:“這個東西挺好,但你現在一年能搞兩三個億的銷售嗎?不能吧。”

三、英利的嬗變之路

就在英利備感空氣稀薄時,保定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天威集團出現了。2001年,天威集團旗下的天威保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資金充沛,投向並不明確,這時集團董事長丁強發現了困窘中的英利。始建於1958年的天威集團,其時已成為中國變壓器行業的新領袖,由於產量最高、品種最齊全、電壓等級覆蓋面最寬,其在國際上亦有一定知名度。

哲思光伏中國路 | 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天威保變大樓(圖源:東昇科技)

與英利最初的合資,天威集團內部只有丁強一人力挺,其他人默不作聲,他們顧忌兩點:一英利是民企,二英利“搞得是什麼別人也看不懂”。

2002年2月,天威保變、英利集團、北京中新立業科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三方對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資擴股,股權比例為49%、45%、6%,高新區原來的股權變為債權。此時因為按照天威保變與英利集團的“君子協定”,保變不干涉經營,以類似財務投資人身份參與。

保變助陣,天威英利一期工程順利完工,產能3兆瓦。自阿壩工程起,苗連生就嘗試打造完整產業鏈,英利的產品和服務從多晶硅錠、硅片、光伏電池片、光伏電池組件,逐漸覆蓋到最終端的光伏應用系統到光伏系統集成。

四、光伏市場火熱的肉搏戰

2004年8月,德國政府更新《可再生能源法》,成為《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對光伏電池的市場需求首先膨脹的國家。2004年10月份,天威英利準備啟動二期工程,計劃投資4億。

天威英利二期工程靠寅吃卯糧,短期滾動融資方式進行。2005年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充分暴露,主因是光伏電池企業一湧而上,大筆資金都要給上游硅原料廠家做預付或參與建設才能拿到原料。天威英利負債率一度甚至曾達到90%—100%,大部分都是預付硅料款。天威英利希望獲得天威保變的融資擔保支持,保變的條件十分明確,必須獲得絕對控股權,為了二期工程,天威英利忍痛向天威保變出售其所持2%股權,天威保變持股增至51%。儘管雙方仍約定保變不參與管理,但苗連生由此喪失了對天威保變在法律意義上的絕對控制權。嫁接上市公司天威保變,為天威英利帶來了寶貴的發展資金,使得天威英利能夠抓住光伏產業發展的最好時機,迅速成長為中國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但是與天威保變的合作為其後期的發展設置了巨大的障礙,特別是出讓2%的公司股權給天威保變,使得天威保變成為天威英利的控股股東。為了重新獲取控股權,苗連生付出了不可想象的資金成本才得以贖回控股權。

營銷起家的苗連生賦予了英利鮮明的市場風格。中國光伏企業90%以上產品輸往海外,多數企業並不具備營銷能力,大多將產品交給外商代理,或者乾脆為國際大廠做代工,但英利不同,它很早就在海外聘請擁有金融界和政界關係網的當地人成立分公司,並在歐洲太陽能工程主流市場與BP、夏普等國際對手多次對決。

英利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得益於縱向一體化概念,靠近上游,天威英利與全球主供應商和二級市場很早就建立了穩固的供應關係。硅料庫存原來能保證45天,目前延長到了80天左右。而尚德上市時招股章程顯示,公司僅有一天半的庫存量,停工待料的風險迫在眉睫。

但天威英利錯過了上一輪太陽能企業海外上市潮,錯過了最寶貴的上市時機,國內光伏企業在海外“扎堆上市”的日子,蘇州CSI阿特斯、常州天合光能和江蘇林洋新能源等都先後成功上市,使他們在採購原料和擴張生產能力方面實現跨越,而此時天威英利陷入了與天威保變的股權之爭。

五、艱難上市

從2005年年底開始,保定市國資委和天威集團就奔走於證監會、發改委、國資委、商務部等部門,希望能在天威控股情況下實現天威英利上市。後來成為天威英利主承銷商的高盛當時就預言這種努力可能是徒勞的,他們希望英利去做天威集團的工作,認為如果對方能放棄控股權,以高盛的經驗和實力可以在半年內幫助英利實現上市。

2006年8月8日,國家六部委頒佈“10號文”,新規意味著企業赴海外上市進一步受阻。“10號文”將於9月8日生效,如果不趕在9月8日之前將公司重組出去,天威英利的海外上市將更加艱難。

眼看競爭對手都在上市後一路大幅擴張,而政策風向也在發生改變,“要麼大家固守二期,一起慢慢死掉;要麼利益暫時分開,天威保變再讓出2%的股權”。保變讓路了,就在“10號文”頒佈後第二天,英利集團單方增資2500萬元,持股天威英利由49%增長至51%。為了獲得當年以156萬元賣出的2%股權,苗連生支付了2500萬元,比當年價格高出了16倍。增資當天,苗連生就在開曼群島成立了未來的海外上市主體——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英利綠色能源經過兩輪私募後,終於坎坷上市。但天威英利浪費了寶貴的6個月時間已板上釘釘,資本市場對遲到者天威英利的估值在觀望中縮水。

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6月8日上午9時30分,苗連生敲響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開市鍾,一向率性而為的他因為不習慣沒有系領,紐交所尊重了他的意志,這無意中創造了一個可以彰顯紐交所風度的紀錄:他是紐交所200多年曆史中第一個不繫領帶的敲鐘人。

哲思光伏中國路 | 光伏紀之河北保定——苗連生(上篇)

略顯尷尬的事在上市當天,英利綠色能源開盤10.80美元,收於10.50美元,跌破11美元的發行價,而2005年12月14日尚德在同一地點上市時,股價大漲40%,收於21.20美元 。

屋漏偏逢連夜雨,上市後的天威英利在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下有什麼新的突破?盡心辦好事的初衷卻引來一片吐槽。且看下篇——陷“低價”泥潭下的英利。

1.商業暴風眼《再見苗連生:這個殺手不太冷》

2.中國企業家雜誌《英利困局難解 苗連生退而不休 》

3.紅煒《2018年夏日的苗連生》

4.中國企業家網《見大佬記:苗連生的情商》

5.鳳凰網財經《苗連生從退伍軍人到百億富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