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少年派》迎來大結局,”中國式媽媽“王勝男(閆妮飾演),引起了網友廣泛的討論。

從女兒林妙妙的儀容儀表到學習成績,王媽媽可謂是“抓大不放小”,事無鉅細,永遠在“提醒”永遠在“教育”,被網友戲稱為“親媽的暴擊式嘮叨。”

坐姿不對,必須糾正。

“小姑娘,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個坐姿。”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洗手的步驟,要一一交代。

“打肥皂兩次,搓手一分鐘,沖洗一分鐘。”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高中報道第一天,就開始為高考倒計時。

“今天是2014年8月31號,距離2017年高考,僅剩一千零十天。”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之後,又要求住校的女兒每天彙報,要求喜歡文科的女兒選擇理科(因為“理科的就業機會多”)......

按林妙妙爸爸(張嘉譯飾演)的形容:

“十八了成年人了,我們還老把她當孩子一樣對待。”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式媽媽”的現狀:圈養式的教育下,永遠停不下來的操心。


在劇中,王勝男的“嘔心瀝血”換來的,是女兒的叛逆和痛苦,是丈夫的無奈和嘆息。

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

多少媽媽被一句“我都是為了孩子好,他們怎麼都不領情。”傷得體無完膚。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裡說過:

母愛可能是一座宮殿,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一句“為了孩子好”的背後,可能是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認知黑洞。

一、控制慾過強

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過:

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曾經,一篇《北大留美學生萬字數落父母、12年不歸拉黑父母6年》刷爆網絡。

新聞的主角王猛(化名)就是傳說家“別人家孩子”。他頭頂無數光環:

從小就名列前茅,本科北大,畢業後前往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進修讀研……然而,在他成年後,他選擇“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與父母徹底決裂。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他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他們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控制。

當我們希望孩子未來上名校、當醫生、當老師時,停下來想一想:

這是孩子的夢想,還是我們自己的?

二、缺乏安全感。

在知乎,曾有一個問題是“你爸媽說過讓你最煩的話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就是:

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們自己也是從孩童時代一路長大的,而我們今天,卻變成了曾經自己最煩的那種“爸媽”。

有人說,我很愛我的孩子,我從沒想過去控制他,但是我既然生了他,就要負責,如果我沒有做到位,萬一孩子遇上個什麼事怎麼辦?

這個“萬一”像一把劍,始終懸在他們頭上。

教育學者尹建莉老師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裡一針見血地指出:

持有這樣思維方式的父母,他們習慣於把自己的功能擴大化,不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行為界限......表現出對孩子的極度關心,事無鉅細地關心,其實他眼裡沒有孩子,他總是變相地表達了對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三、缺失自我。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普遍喜歡干涉孩子?這和缺失自我有關。

我們的價值觀對媽媽的要求很高,要求媽媽一切以孩子為主,很多媽媽也已經將這種價值觀主動內化了。

當我們習慣了大事小事都以孩子為中心,我們對孩子的依賴感,有時甚至會勝過他們對我們的依賴。

正如《少年派》劇中的那句臺詞:

住校,是鍛鍊子女和父母的獨立能力,注意,並非只是子女。

可是,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不獨立,如何期盼培養出獨立的孩子?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圈養式教育下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不會選擇。

很多有“選擇恐懼症”的人,往往經歷過被事事包辦的童年。

他們缺少為自己做決定的經驗,從沒成功做過決定,也沒失敗過。

這種空白,可能會導致三種極端的結果:

(1)缺乏選擇的勇氣。

年紀越大,越害怕自己做決定,逐漸進入負面的自我否定模式:總覺得自己會做錯決定,於是寧願放棄機會,也不願做出決定。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2)不瞭解自己。

從沒選擇過“喜歡的東西”,總是在餓了之前就吃到食物,起床之前就看到要穿的衣服的孩子,無法判斷自己的喜好。

從衣食住行,到工作擇偶,他們的整個人生規劃,都處在模糊混沌的狀態中。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顏色”也許影響不大,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人”“不知道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問題就嚴重了。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3)為了選擇而選擇。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例子“孩子從小就乖,什麼都聽我的,可是到了找對象的時候,非認準了我不喜歡的那個,他從來沒有這樣叛逆過。”

很多孩子,失去了“選擇權”,在多年的“乖巧“遇到爆發口之後,反而常常在關鍵的人生節點上,做出讓父母大跌眼鏡的選擇。

我們該說這是“叛逆”嗎?還是他們內心渴望已久的“權利”意識終於衝破了層層阻礙?

遺憾的是,這樣的權利意識,加上我們剛才提到的“不瞭解自己”,兩個因素疊加,往往會使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出錯誤的決定。讓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為自己做決定”成為難以扭轉的悲劇。

從深愛孩子的角度來看,我們難道不應該讓孩子的“第一次為自己做決定”來得早一些,再早一些嗎?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讓孩子早一些“試錯吧”,讓他們在選擇中積累自信和勇氣、充分了解自己、得到公平對待。

寧願讓孩子“選錯衣服”“選錯興趣班”,也不要讓孩子長大以後“選錯伴侶”、“選錯人生目標”。

二、不敢負責。

最近《千與千尋》在國內上映,湯婆婆的獨子坊寶寶引起了不少討論,這個穿著“坊”字肚兜的胖寶寶,依仗著湯婆婆的庇佑,總是待在堆滿了玩具和枕頭的房間裡無所事事,每當遇到挫折,就用哭鬧來威脅。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當千尋要離開時,坊寶寶挽留不住,卻又因為害怕外界的細菌而不敢追隨,只好拿湯婆婆當殺手鐧:

那我就哭,我一哭,湯婆婆就會來殺了你......

真是天真又可悲的“巨嬰”形象。

在我們身邊,“巨嬰”也不是個新鮮詞。

我們總可以聽見,在不同的場合,他們總使用固定句式來開場,那就是“我媽說......”

聽老媽的,有錯老媽扛,是“巨嬰”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他們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做“為自己負責”。

三、不快樂

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熱播時,朱雨辰和他的媽媽就多次登上熱搜榜。

朱媽媽在節目中,描述自己是:

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完全沒有自我。

70多歲高齡的她,不僅生活上事無鉅細、樣樣插手,就連兒子的戀愛,也從不放手。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的,但是我都是會干擾的。

而朱雨辰,只能躲在房間裡咆哮、大哭,然後繼續著這一切。

他的痛苦,要如何形容?

2015年,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學者曾在《積極心理學期刊》中發表一項研究成果:

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而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被父母管束過多的孩子並不快樂。

換句話說,過度的控制下,孩子內心的痛苦,相當於失去了父母的痛苦。

用盡全力,費盡心思,把孩子變成了不會選擇,不敢承擔,又不快樂的“三不”孩子,一定不是我們希望的結果。


有些父母會問:我也想放手,可是,我該在什麼時候放手呢?

網絡上有一個流傳甚廣的《退出計劃》,寫著:

3歲退出餐桌,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5歲退出臥室,讓孩子獨立休息,減少孩子依賴性......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這可以是一種引導,讓我們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意識:我們應該在合適的時候退出餐桌、退出臥室、退出私人空間。

但是,這並不應該被當做“時間表”。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時間表”。

正如尹建莉所說:

“沒有哪個母親會明確地知道應該從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開始和孩子‘分離’,就像她不會發現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長得還高一樣。成長變化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天,分離也伴隨始終......”

有種更加合適的退出方式,《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的作者方莉提出:

少說“為你好”,多說“我愛你”。少用“我以為”,多問“孩子會是什麼感受”。

因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無條件的愛,和真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的“好”。


我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話題是這樣的:

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會按下按鈕嗎?

黃執中持反對觀點,他說:

完美人生是充分擁有選擇權。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再為孩子做選擇。

孩子的人生,需要由他們自己定製。

而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培養起:

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能力,和勇氣。


專注研究底層規律、開發孩子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既成功又快樂的自己。

歡迎關注,討論分享(每日一位公益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