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佈國內首個《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技術規範》標準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於立霄)為推動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規範化發展和產業化推廣,中關村管委會16日正式發佈中關村標準《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技術規範》。該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一定的國際領先性。

該標準是在已研發的紅外成像非接觸式體溫篩查設備、系統以及相關非接觸式體溫篩查產品基礎上,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術,在當前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應運而生的中關村標準。

該標準具有四個特點:

—是標準具有先進性。此次發佈的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一定的國際領先性。對於系統的部分功能、性能與現有國標或行標存在對照關係的,本標準的關鍵指標高於現有標準,如測量誤差、測溫速度等優於相關國家標準。

二是標準具有前瞻指導性。本標準充分考慮國內各類應用場景的真實需求,在系統功能上進行了創新擴展,增加了如人臉識別、身份識別、口罩檢測、手持高溫異物檢測等特色功能要求,對未來系統的規範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給出了指引。

三是制定流程高效創新。在疫情特殊時期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視頻會議立項、專家審議等環節,從標準提案評估、立項到標準發佈,用時僅29天,在保證標準質量和程序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縮短了標準的創制週期。

四是以應用為導向。標準制定以防疫抗疫測溫需求為驅動,以曠視、百度、格靈深瞳、深瞐等中關村企業新研發的紅外AI測溫產品為基礎,標準從市場需求中來、到企業產品中去,制定出來即能得到充分應用,標準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本標準的發佈有力推動了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的規範化發展和產業化應用。

據中關村標準化協會執行副理事長王鈞介紹,自3月13日起,中關村標準化協會組織曠視等中關村智能測溫領域重點企業組織開展了標準制定工作,經過提案評估立項、工作組組建、標準起草、公開徵求意見、技術審查、理事會審批等環節,歷時29天,完成標準制定工作任務。

4月10日,中關村標準《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技術規範》已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正式發佈。

此次標準牽頭起草單位、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介紹說,標準提出了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系統的基本架構,包括視頻圖像採集、溫度分析、目標檢測、智能告警等11大模塊。針對佩戴口罩的受篩查目標,明確了測溫誤差不大於±0.3℃、平均測溫時間不大於1s、多目標篩查系統不小於6人、佩戴口罩檢測準確度不低於90%等性能要求,以及手持高溫異物不觸發告警等智能功能要求。

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陳文奇表示,該標準能有效提高非接觸式智能溫度篩查的精度與速度,提高精準識別、篩查速度和區分度,進一步規範非接觸式智能體溫篩查產品,統一相關技術要求和測試試驗要求,規範行業應用模式和效果,對推動紅外AI測溫技術的規範化發展和產業化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