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都說三年級是小學第一個分水嶺,但因為疫情,學校遲遲無法開學,這個超長假期,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呢?


不報吧,看著身邊大部分的媽媽們大多從一二年級就給孩子報輔導班,都說真正的“起跑線焦慮”是三年級,擔心再不報班孩子成績掉下來就追不上了;


報吧,又擔心孩子牴觸,破壞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造成反作用。媽媽圈裡還有一種說法是,過早上輔導班的孩子學習沒有後勁兒,到高年級時容易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盧梭的教育論著《愛彌爾》中提出,在兒童的早期學習上,“不僅不應當爭取時間,而且還必須把時間白白地放過去”。就是在強調讓兒童盡情地遊戲玩耍,反對用課程學習擠佔兒童的遊戲時間。


那麼這個輔導班,究竟是報還是不報為好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下面3個案例:


● 第1個:輔導班當救星


小玲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小玲媽媽像大多數媽媽一樣,給小玲報了奧數、編程、英語、鋼琴、跳舞等等課外班,最多的時候,小玲一個週末要上十多個課外班,學習、藝術、特長一樣都沒落下。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一開始確實有效果,小玲在成績上也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隨著升入三年級,小玲在學校上課開始不專心,東張西望,問她就是“我已經學過了”。這種學習狀態逐漸被帶入課外班,四年級的時候,

成績開始明顯下滑。


小玲媽媽認為可能是輔導班不適合孩子,開始一個又一個的給小玲換輔導班,雖沒有太大起色,但也不敢停了課外班,畢竟報了輔導班都這樣,如果不報,學習豈不是更差?


致家長:


盲目選擇輔導班,不可取。


過多的輔導班對孩子的精力是一種消耗,很多校外輔導班都是在帶孩子超前學習,孩子回到學校時發現老師教的都是自己差不多已經會的,就失去了對學習新知識的好奇和興趣。而這一時期,孩子的成績很可能看上去還不錯,孩子會有種“看來我不認真學習,成績也挺好”的錯覺,久而久之,

學習的惰性會越來越強。


● 第2個:平時都會,一考就跪


小源現在四年級,小源媽媽當年是個學霸,從小源上了幼兒園,就開始在家全職帶娃。幼升小的暑假開始,小源媽媽就給他報了奧數班,每次上完奧數課的課後作業,小源媽媽都陪著小源一起做,如果做錯了,就及時指出,並給他講解。


漸漸的,小源養成了做一道題看一看媽媽的習慣,遇到不會的,就停下來等著媽媽的講解。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升入三年級之後,雖然小源的作業在媽媽的輔導下還可以很好的完成,但一到考試,原來會的題,也不會做了。小源媽媽嘗試找了很多題目給小源練習,成績卻還是上不去。尤其到了四年級,這樣有心無力的狀況就更多了。


致家長:


依賴性學習,不可取。


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大部分是直給,直接輸出個孩子,起到的作用只是當時的“每題交付”,看上去每道題都能做對,但時間長了,形成依賴性,缺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與其一味追求數量和難度,不如從培養孩子獨立的思考習慣開始。


● 第3個:野蠻生長


魚兒今年五年級。從魚兒小時候,魚兒的爸媽都認為孩子能學成什麼樣就學成什麼樣,沒必要報什麼輔導班,是那塊料兒怎麼都能學得好,不是那塊料兒再怎麼費勁也沒用,所以對魚兒的學習基本沒操過心。


魚兒二年級以前成績都能跟著走,在班裡能保持中上水平,然而,等到三、四年級的時候,魚兒的成績就掉了下來,現在到了五年級,看見別的同學都是各種輔導班報著,更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甚至對父母開始有抱怨,

對學習的牴觸情緒越來越高。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致家長:


野蠻生長,不可取。


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很大欺騙性,小時候學的好並不能代表後邊也可以很順利。


三年級本身是小學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特別在數學學習上,一、二年級主要考察的是孩子對算式的記憶,解決數學問題時大多隻要一兩步,但三年級開始用到三步,有時還會用到括號,不再是對孩子單純記憶的考核,而是思維了。


一、二年級單純靠記憶能夠取得好成績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思維的弱勢就會凸顯出來。


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不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沒錯,但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孩子幫助和引導,也必不可少。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以上是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上輔導班情況都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絆倒在了“三年級滑坡”這個坎兒上。


報不報輔導班,並不是幫助孩子跨過“三年級滑坡”這道坎兒的關鍵,重點是:

有沒有抓住三年級這個從記憶到思維轉型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成績之所以在三年級出現滑坡,就是沒有轉過思維這道彎兒。


為什麼說三年級

是養成數學思維的關鍵?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的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著急,等以後出現問題了再補也來得及。


殊不知,這就像起高樓打地基,兒童時期的地基越深越牢,未來能起的樓就越高越雄偉。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表明,7-11歲的孩子正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錯過這個時間,不是說就無法形成數學思維,而是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因為思維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經過長時間無意或刻意的練習,一點一滴形成的。


而這些,在校內的學習,因為課時和教學任務緊張,老師只能帶領孩子完成課內單個知識點的學習,而忽視了從整體出發的思維方法才是數學的學科核心。


如果未能在三、四年級完成必要的能力培養,後續的數學學習將越來越被動,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


第四季《最強大腦》裡的數獨天才胡宇軒,從6歲開始練習數獨,在小學時考上了育才學校中科院實驗班,只上了4年就跳級,初中上了2年,現在在北京第八中學少年班,12歲就讀高一,還被清華大學錄取。13歲就撂倒了日本名將。


幫助胡宇軒年少成名的並不是非凡的智力,而是他從小就注重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


那麼,怎麼培養數學思維呢?


可是數學思維說起來看不見也摸不著,到底該怎麼培養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數學書《玩吧,數學世界》,跟別的數學書不同。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這是一套用歷史來講數學的,一共分為七本,分別從數數,平面圖形,立體圖形、測量、概率等七個方面講解這些數學概念的歷史,從埃及人的測量到現代的測量術,所有的數學概念都是引用的實例。

像裡面就講了西方雕像的黃金分割法,這道題是去年的高考數學題,但這個書是小學生看的,從小學就給孩子培養這種從生活中思考數學的習慣,同時還介紹了,西方是黃金分割點,東方則是金剛分割,兩者有差異,但都能產生美。西方的是穩健,東方的是舒展。這套書的內容非常稀缺,把數學史、數學概念、數學思維聯繫起來,能夠讓孩子把複雜的數學還原成簡單的內容。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這套書特別合適他,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中學,

則強烈推薦你購買《喚醒思維的數學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張鶴。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可能你沒聽過這個名字,但在北京,他特別有名。他是北京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正高級教師,第八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海淀區基礎教育名家稱號,他還曾經在北京四中教過八年書。
北京四中有多牛大家應該聽過的。


他特別推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是提高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只做題型講解。
因為對數學來說,只有思維是最本質的,思維強才是力量,不是題做得多、方法多了,數學就能學好了。思維只有往上發展,想提升思維就要不斷思考問題,複習知識時一定要知道知識背後的東西。
訓練思維也是提高理解能力,題能看懂,看懂就會做。
他的這本書就是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的。他還推薦給大家一個方法,就是裡面的每一個例題,孩子在看了書,做了之後,一定要講給家長聽,當然也可以組成學習對子,相互講題,一定要讓對方聽懂,然後這個題才算過了。大家可能也知道,這就是費曼學習法,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法。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幼兒園,

則有一套《玩出來的數學思維》則更合適他。這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優質幼兒數學書。

三年級“滑坡危機”,聰明家長用這招預防


幼兒《玩出來的數學思維四冊》:
小學生《玩吧!數學世界七冊》
中學生《喚醒思維的數學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