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首先還是因為黃金產量低,物以稀為貴。《天工開物·五金》中說:“千百中間有獲狗頭金一塊者,名曰金母。”狗頭金絕大多數產於沖積型砂金礦中,有些產於近地表的次生富集帶中。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早在商代早期,就有黃金飾品問世。在河南鄭州的商代早期墓葬裡,就出土有珥形金飾。在河南輝縣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陽小屯殷墟,更是出土的金塊、金葉、金箔等物。

說明早在三千餘年前的時候,古人就開始發現黃金這樣金屬,並用之做一些飾品。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段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2013年,全世界黃金總產量約2,770噸。

從世界歷史進程來看,古人開採金礦,都是從採淘砂金開始的。一般採用重力選礦法,其中包括重砂淘洗選礦法、溜槽選礦法.重砂淘洗選礦法中,又可按使用工具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淘洗盤法、淘洗篩法、淘洗船法.由於砂礦是由碎屑物質組成的,選礦時往往無需經過破碎、磨細,這樣可以減少選礦工作量和降低成本.砂金的淘選也是如此。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金這種金屬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有砂金這種形式存在,其實就是含金的礦層,在河流的自然篩選下,在特定的地形中形成一些富集,古稱“河金”或“麩金”。

確實如此,黃金一開始出現並不是貨幣,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都認可黃金作為貨幣儲備的重要作用,這一切都要得益於黃金的全球產量限制和黃金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加工方面的優異性能,人類利用的金屬有不少,比如金銀銅,加工銀子吧,過一陣子就會發黑,加工銅器吧,時間久了就會生綠鏽,只有金子,不管怎麼加工,放置多久,永遠都是黃澄澄,閃閃發光的。再一個金子很軟,易於切割打薄。而且黃金特別重,拿在手裡特別有分量有質感。就這樣,大家越來越發現了金子的好處。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就是金子漂亮。可能人類因為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對閃閃發光的東西總是抱有極大的興趣和好感。這金子就是閃閃發光的,而且與火一樣是黃色,自然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金的化學穩定性很高,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必擔心會氧化變色。即使是在熔融狀態下也不會氧化變色,冷卻後照樣金光閃閃。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豔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在對待黃金的態度上,全世界人是驚人的一致啊。比如說古埃及有個特別出名的黃金面具,是在法老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特別的精美漂亮,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國對黃金有一致的認識

金礦的意思是,可以直接開挖,而且黃金比較容易提煉,更重要的是黃金不是那麼硬,也不是那麼軟,剛剛好。於是可以製造各種形狀的首飾、器皿,這些首飾都是有價值可以賣的,買來的首飾不喜歡還可以重新融化打造自己喜歡的樣式。

後來人類就發現了金的優越性,容易保存,還可以打造成各種形狀等等。被當做貨幣的貴金屬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個是比較少。二是容易保存,不會腐蝕變質。久而久之,人們就拿黃金來買東西,於是黃金就變成了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