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王炳榮:七旬老人的創業記

在涇縣榔橋鎮西陽村新屋組村道邊,兩排老舊又簡陋的瓦棚掩映在一片竹林中。棚裡放著幾臺機器,這是一家經營木筷加工的小作坊,也78歲的王炳榮和兒子王學祥的“工作間”。

  夏天清風從竹林間穿過,涼爽宜人。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王炳榮一家火熱又艱辛的生活。

  在“工作間”,王炳榮負責操作竹筷加工所需要的各種機器,兒子王學祥則忙著幫他搬搬料子或整理生產好的筷子。小作坊經營了十多年,父子也這樣合作了十多年。工作狀態下,一切似乎並無異樣,但對於王炳榮來說,能帶著兒子從事一項正常人才能勝任的工作,以前想都不敢想。

  王學祥今年44歲,從小患智力障礙,被醫院診斷為二級智力殘疾。2000年的時候,王學祥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相繼成立自己的家庭,父母開始帶著他單獨生活。

  兒子精神殘疾,喪失勞動力,妻子年老體弱,一家人生活過得十分艱辛。“當時生活壓力很大,小兒子因為殘疾什麼事都幹不成,我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其他子女也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不能總在自己身邊。”王炳榮回憶道。

  西陽村屬於涇縣山區,當地及周邊毛竹比較多,王炳榮想能不能從這上面做點文章。於是他萌生了建一個竹筷加工作坊的想法。這對於王炳榮來說,屬於“重操舊業”。他年輕時曾在附近的昌橋鄉孤峰村的一家傘廠工作,後來傘廠倒閉,他便回家務農。

  “我從小對竹子很有感情,對木器加工這個行業也算是比較熟悉。”王炳榮說。但最終讓王炳榮下定決心的,卻不是這些。“我當時最主要的想法,是做一份可以帶著兒子一起的工作,讓他也能通過雙手創造自己的生活。”王炳榮回憶道。

  就這樣,王炳榮手把手教了兒子一年多,把他領進了“門”。一開始,竹筷加工全靠手工勞作,一天生產筷子的量大約200雙,都賣到涇縣縣城。如今,靠著機器加人工的方式,作坊每天生產量翻了兩番,除了涇縣城區,筷子還銷往旌德、績溪等地。“做竹筷的毛竹有從山裡撿來的,也有從別的貧困戶那裡收來的,每年能做近兩萬塊錢呢。”王炳榮一邊說著,一邊將竹筷紮起來晾曬,動作利落嫻熟。筷子的銷售工作,也全靠王炳榮的雙腿和雙肩。每次,他都肩挑4000多雙筷子乘坐客車出去送貨。

  在外人看來,王炳榮年紀很大了,有了低保、殘保、養老金等各種政策的幫扶,沒有必要過得這麼辛苦。自黨中央打響脫貧攻堅戰後,村裡將王炳榮一家納入首批精準扶貧對象戶,並順利實現脫貧。2016年,在危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王炳榮家的老房子實施了翻新,居住環境也大大改善。而在去年,政府出臺貧困戶特色種養(加工)業補助政策,村裡的扶貧幹部也幫王炳榮成功申請到該項補助3000元,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不能等不能靠,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減少國家對我們的支援,減輕國家的負擔。自己能掙就自己掙,這樣的人生才是更有意義的。”王炳榮說。

  西陽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鳳良成是王炳榮家的定點幫扶幹部,對於這一家的情況,他十分熟悉。每次走訪到王炳榮家,看到王學祥雖然心智如孩童一般,卻像個大人一樣忙忙碌碌地工作,他都感觸頗深:“有了各種政策的幫扶,他們的基本生活能保障了,但一家人堅持通過自己的雙手讓生活過得更好。王學祥雖智力殘疾,但也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這很勵志。”

  談及生活的艱辛和不幸,王炳榮從不抱怨,一直都懷著滿腔的熱忱和感恩。在他看來,現在的扶貧政策越來越好,針對他們這樣的困難家庭幫扶也越來越有力。“正是因為這樣,給了我們生活的信心,也有了繼續奮鬥的動力。”王炳榮感慨道,“通過自己的雙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讓生活變得更好,雖然辛苦一點,但內心很充實、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